首页 > 动态
动态
四川公共图书馆:赓续传统守正创新 在阅读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时间:2024-03-07 来源:四川日报

“诗意四川 致敬经典——2024新春交响诗话”演出现场

春风激荡于时行,弦歌不辍书香浓。

随着全民阅读的推进,四川各市(州)图书馆、书店、阅读空间等在优化服务的基础上,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坚持推陈出新,让读者在阅读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阅读热”成为一道靓丽的文化风景线。

摸清家底,梳理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返本开新,发掘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蕴价值;触手可及,促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日常生活……多措并举,我省文化传承发展弦歌不辍、历久弥新,人们在阅好书、享文化中实现人与书的“双向奔赴”,将文化自信不断转化为砥砺前行的动力和改革创新的活力,让书香满溢巴蜀大地。

推动文化传承 在追本溯源中探寻文化脉络

古往今来,自然与人文辉映,诗意与安逸并存,千里沃野书香激荡,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孕育出丰富的文化典籍,沉淀出历史华彩。

近年来,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通过持续实施“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和全省古籍保护利用工程三年行动方案,推动全省古籍保护工作高质量发展。

要做好古籍保护和活化利用,既要追本溯源探寻文化脉络,更要完善保护体系。在过往古籍普查基础上,四川坚持“应普尽普、全面覆盖”原则,全面启动实施汉文古籍资源普查“三年行动”。数据显示,我省古籍普查项目实施单位有96家,目前已加强基础信息采集并完善普查数据13.78万部76.88万册。在古籍修复上,我省精准制定古籍修复方案,分类实施古籍修复项目,截至目前,全省完成古籍修复1514册12.47万叶。

古籍保护体系日趋完善,为赓续传统、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我省已完成第一至第五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和第二批国家古籍修复中心申报工作、第二批省级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省级古籍保护单位复核工作、第二批省级古籍保护站申报评审工作,形成国家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省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省古籍保护单位、省古籍保护站四级古籍保护体系。积极推动四川省古籍保护利用立法工作,探讨出台地方性法规,对古籍本体、古籍工作机构、古籍工作人员等给予政策支持保障,使古籍工作开展可持续、更有效。

巴风蜀韵文脉深厚,丰富的古籍里蕴藏着巴蜀华彩。我省充分挖掘古籍资源中的蜀学蜀刻蜀藏,构建以四川文化特色为主的古籍整理研究体系,正在实施的《洪武南藏》《李一氓旧藏词集丛刊》整理研究项目入选2021—2035年国家古籍工作规划重点出版项目。2023年,《李一氓旧藏词集丛刊》前四辑共222册已完成出版,并荣获2022年度全国古籍出版社百佳图书二等奖。珍稀古籍文献再造(一期)、《四川省图书馆藏戏曲唱本目录》正在进行出版前最后的审校。

流传千年的古籍与传统走入大众日常生活,推动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让文化典籍焕发新光彩。

开展碑帖拓片的编目培训

担负文化使命 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传统文化

“自古诗人皆入蜀。”古往今来,诗人、词人与四川联系紧密,李白、杜甫、苏东坡、陆游等知名诗人曾在巴山蜀水中徜徉。大自然的秀丽风光,滋润着诗意,更让诗词的触角遍及巴蜀大地。

党中央对推动全民阅读、建设书香中国高度重视,为深入推进新时代全民阅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沿着历史的诗意,四川省图书馆在传承创新中赓续传统文化,展现巴蜀万千气象。今年1月29日,“诗意四川 致敬经典——2024新春交响诗话”演出在四川省图书馆启幕,以音乐、诗歌为媒,邀请国内诵读大咖、热爱朗读的爱好者等联袂登台,诵读从古至今的四川籍或旅居四川的文学名家作品,让千古诗词流淌进烟火四川。在四川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王龙看来,诗词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本次演出创新形式,通过“音乐+诗歌诵读”,赋予传统诗词更具时尚感的表达方式和更加酣畅的沉浸体验。

公共图书馆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阵地,我省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认识到自身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独特优势,不断提升文化服务效能。2023年5月,“成渝地·巴蜀情”文化品牌深化与推广项目——“方言诵经典”诵读活动在四川传媒学院举办,活动将地方方言与“经典诵读”推广相结合,赋予全民阅读新形式,展现地方文化内涵。历时半年时间,川渝地区140余家公共图书馆以方言诵读经典的形式,带来400余部参赛作品。同年8月,作为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四川分会场活动,“宝树繁花——巴蜀家谱文化展”在四川省图书馆开展,以家谱古籍展陈为主,以“家”为切入点,通过“谱牒生辉”“巴风蜀韵”“名人谱萃”“民族一家”等七个部分,对四川省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单位收藏的近90部古籍、6件挂图进行展出。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在展览现场表示,家谱是家风传承的物质载体与系统表达,收集、保护、研究、宣传家谱文化,有利于激活中华传统家风的生命力。

更多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底蕴的书香活动接续展开。“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四川省图书馆“巴蜀讲坛”联合眉山市图书馆“苏东坡传说”非遗讲堂开启系列讲座,共同追寻东坡文化足迹,带领读者探索“三苏”。此外,“古籍保护成果展示及互动体验活动”和“书香盈岁月 新桃换旧符”年画主题雕版印刷互动体验等活动的开展,吸引了不少读者前来打卡,在传统意趣里感受文化芬芳。

今年,由四川省图书馆发起并携手西部12个省(区、市)公共图书馆推出的“阅·见西部”全民阅读推广活动第一季“诗歌里的家乡”将全面展开,并将于2024年底在我省进行集中展演。作为一项提升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在优秀文化传承弘扬、文旅融合发展等方面效能的活动,“阅·见西部”着力让人们在充满地域特点、历史韵味的诗词里邂逅乡愁。

这些备受青睐的阅读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与当下生活之用相结合,让文化生命力奔涌不息。四川各级公共图书馆贡献的书香四溢的生产生活范式,为讲述文化中国提供了生动、真实、立体的地方样本,也展现了四川温情诗意、张弛有道的生活美学。

坚定文化自信 在书香暖意里回应人民期待

古往今来,书香发挥着凝聚民心、滋润心灵的重要作用。图书馆是充实人们日常生活的“场所”,又是人们精神栖居的“家园”。《四川省2022年全民阅读状况调查报告》显示,我省成年居民综合阅读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91本,平均每人每天阅读纸质图书为20.56分钟;75%的0—8周岁儿童家庭有陪伴孩子读书的习惯,平均每天阅读时间23.67分钟。

着眼于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定位和时代诉求,四川公共图书馆注重以文化人,脚踏实地营造书香暖意。

立足“双减”,我省启动“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活动,让优秀传统文化进入校园。2023年12月,南充市图书馆古籍部工作人员走进南充市莲池幼儿园,带领孩子们挖掘汉字内涵,了解汉字之美。截至2023年9月底,全省21个市(州)图书馆和89个县(区)图书馆参与“阅无限·向未来”馆校合作活动,累计开展活动近千场。

启动“触摸未来”助力盲童阅读推广绘本制作活动、“光明阅读”视障读者快闪赛四川赛区比赛等活动,让传统经典为爱“发声”。盲人朗诵者方炳勋说,在这些活动里,感受到川式阅读的温情与暖意。数据显示,全省各级公共图书馆设立盲文及有声读物阅览室77个,让每一个阅读爱好者都能无障碍地享受阅读之乐。

不仅大力吸引读者“走进来”,图书馆还主动“走出去”推广阅读。2023年7月,由四川省图书馆参与打造的“彝乡情 慢火车 悦读新空间”在5634次公益性“慢火车”上成立,让经典历史文化读物走入列车车厢,打造一座名副其实的“移动图书馆”。

巴蜀讲坛走出四川省图书馆,在德阳、眉山等地开展联动活动。“赓续三线精神·谱写时代华章——《复兴文库》专题系列讲座之三线建设川渝篇”,不仅开启市州巡讲,还来到国家图书馆开讲。

共鸣,来自传统文化与当代价值的相遇;共情,来自古典美学和当代审美的融合。王龙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四川省图书馆正将“书香天府”这一命题转变为与百姓美好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体验”,通过发掘巴蜀传统文化,让书香阅读“飞入寻常百姓家”,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不断提升读者的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坚定文化自信。

文:杜鹃 严毅

图:四川省图书馆(四川省古籍保护中心)

来源:四川日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