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建设专家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来自国内公共图书馆、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十位专家学者,以及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司长陈彬斌,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参加会议。会议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院(业务管理处)院长申晓娟主持。
受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委托,国家图书馆组织召开本次专家研讨会,主要内容是听取各位与会专家学者对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功能及实现路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为下一步平台建设工作奠定基础。

陈彬斌介绍了文化和旅游部对全国智慧图书馆建设工作的一些考虑,指出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是古籍保护工作和广大社会公众对古籍资源活化利用的需要,同时也是文化和旅游部以古籍智慧化服务为突破口共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的要求。陈彬斌还指出做好中华古籍智慧化服务平台建设,一是要统筹推进,逐步完善;二是要开放共享,兼顾各方;三是要坚持定位,实事求是。
来自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座教授陈力、上海图书馆(上海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馆(所)长陈超、北京大学图书馆馆长陈建龙、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晓光、CADAL项目管理中心副主任兼秘书处秘书长黄晨等多位与会专家对国家图书馆近年联合全国图书馆界陆续发布古籍数字资源,提供互联网免费服务表示认可,并对文化和旅游部选择古籍资源智慧化服务作为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一期项目表示赞同。各位专家就用户需求分析、智慧化服务模式、平台功能设计、技术实现路径、合作参与机制、资源开放和数据安全、技术标准和数据规范、众包模式等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并发表了各自的意见和建议。
张志清指出,国家图书馆对于文明的传承和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承担着重要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指导下,国家图书馆联合各级各类图书馆在古籍数字化资源建设和服务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下一步国家图书馆将根据文化和旅游部的部署和要求,继续会同全国图书馆界共同推进古籍智慧化服务工作。
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监督管理处和事业发展处的相关负责同志,国家图书馆办公室、研究院(业务管理处)、法律事务处、数字资源部、信息技术部、古籍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的负责同志参加会议。
来源:国家图书馆通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