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保护修复项目结项会在陕西省图书馆召开
时间:2023-07-31 来源: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

  结项会现场

  7月26日上午,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保护修复项目结项会在陕西省图书馆长安路馆区五楼会议室召开。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公共服务处四级调研员张利锋,陕西历史博物馆保护修复部主任、研究员路智勇,陕西省社会科学院古籍整理所所长、研究员党斌,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长、副研究员曹彩霞,陕西省图书馆副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强颖,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薛继民,以及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等相关人员共15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陕西省图书馆馆长助理、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窦鹏主持。

  

  强颖介绍项目开展情况

  

  薛继民作汇报发言

  会上,强颖介绍了近年来陕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整体情况及本项目开展情况。薛继民分别从项目概况、项目的筹备与启动、修复过程、项目成果等方面作汇报发言,介绍了项目实施的过程以及取得的成绩。

  

  专家组倾听修复工作汇报

  

  专家组现场检验修复成果

  专家组听取了项目承担单位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工作汇报,现场查看修复后的古籍,经质询讨论后认为:该项目前期调查充分,技术路线合理,保护修复良好,成果达到预期,同意通过结项验收。

  “陕西中医药大学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保护修复项目”于2021年11月正式启动,修复文献包括该馆出现不同程度的虫蛀、撕裂、缺损、破皮、开口、褶皱、酸化等病害现象的馆藏古籍《证治要诀》 《口齿类要》 《痘疹正宗》 《新刻陈养晦先生伤寒五法》等9种26册。陕西省图书馆承接该项目后,按照项目实施方案和技术路线对古籍展开修复保护处理。项目执行期间,严格遵循对古籍文献“最少干预、整旧如旧”的修复原则,切实做到保护修复工作的安全性、真实性、可逆性和可识别性,最大限度保存古籍的历史信息,并于2023年7月顺利完成修复任务。

  古医书对于中医药研究和发展影响深远,对中医药文化传承、研究、发展意义匪浅。该项目的选题具有前瞻性,可行性方案论证详细,体现出陕西省图书馆对古籍工作的科学预判。该项目的结项对于促成专业性的合作交流、提升中医药古籍保护及利用能力、加大珍贵古籍保护修复力度具有重要意义。

  (来源:陕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