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推动文化的传承发展,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公益共同策划举办的探秘《永乐大典》系列活动陆续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拉开帷幕。活动由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提供支持。

2023年7月13日、2023年7月14日,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寻觅古籍《永乐大典》活动”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功举办。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成立于1925年,是专门负责收集、管理明清两朝及以前各朝代中央机构形成档案的中央级国家档案馆,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的专业档案机构,也是世界了解、研究中国历史的重要场所。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明清档案共有77个全宗,总数量1000多万件,居世界同期历史档案馆藏量前列,与殷墟甲骨、敦煌遗书、居延汉简一起被誉为近代古文献的“四大发现”。
观众跟随讲解员的寻访一起穿越历史长河,从卷帙浩繁的明清档案中寻找《永乐大典》记忆。
《永乐大典》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珍品,它保存了大量的我国古代语言、文学、艺术、历史、哲学、宗教、地理以及科学技术等方面的丰富资料,在世界文化史上享有极高的地位。此次活动中,我们邀请了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刘鹏和馆员贾大伟为观众深入阐释这部传奇著作的历史文化内涵和曲折的流散经历。

为了让读者更为直观地了解到古籍装帧,专题讲座之后,国家图书馆古籍修复专家向读者讲解国家图书馆收藏的珍贵文献,以及简策、卷轴装、经折装、旋风装、梵夹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毛装等不同装帧形式,并进行线装书装帧演示。读者跟随图书馆古籍修复师在一针一线的穿梭之间,近距离地接触装帧技艺,亲身体验装帧技艺的无限魅力!

活动结束后收到众多留言,有观众表示,通过了解《永乐大典》的前世今生,发现这部巨作历经磨难。本次活动激发了参与者对古籍文化传承的强烈兴趣,对于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和推广这部旷世宏编起到积极作用。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我们要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坚定文化自信自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