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研组在玉溪市图书馆查阅古籍,了解保护情况。
7月11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云南省图书馆(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调研组到玉溪市图书馆调研古籍工作,进一步推动古籍的抢救与保护。
调研组一行在听取玉溪市图书馆馆内设施、日常工作情况的同时,参观玉溪方志馆,并对玉溪市部分县(市、区)公共图书馆馆藏的各时期聂耳文献、汉文古籍、彝文古籍等进行查阅,了解玉溪市公共图书馆馆藏古籍现状和保护情况。
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玉溪珍藏了部分珍贵的文献、古籍,应进一步加强对现存文献、古籍的修复和保护工作。
据了解,目前玉溪市各公共图书馆共有古籍1万5千多册。在这些馆藏古籍中,新平县图书馆的彝文古籍《医药书》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有很高的研究价值。
此外,通海县图书馆的《泰律》、华宁县图书馆明朝时期王元翰的《凝翠集》、红塔区图书馆的杨继盛及其行书《韩碑》,以及玉溪市图书馆的聂耳民国文献等,均记述了玉溪各时期的地域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玉溪市图书馆副馆长雷蕾说:“古籍是文化工作者传承的重要载体,为进一步推进玉溪市古籍工作,提高文化工作者的古籍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加快玉溪市古籍工作队伍建设,推动古籍的抢救保护,我们不但需要举办古籍知识培训,还需要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下一步我们将面向全市做好古籍征集工作,并考虑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唤起全社会的古籍保护意识,形成全民共同参与的局面,促进古籍保护事业得到进一步发展。”
“在古籍工作中,玉溪市图书馆还将依托现有古籍,开展相关讲座,让人们进一步了解典籍里的玉溪。”玉溪市图书馆副馆长罗启元表示。(玉溪日报全媒体记者 顾世丹)
(来源:玉溪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