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组至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考察“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申报事宜
时间:2023-06-12 来源:福建师大图书馆

  为进一步推进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拓展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体系,2023年6月2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专家组赴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就申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事宜进行实地考察。

  考察伊始,双方先就申报情况进行了座谈。出席座谈会的嘉宾有国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研究馆员庄秀芬。福建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业务主办刘繁、福建省图书馆古籍修复组组长林凤等陪同参加。会议由图书馆党委书记杨守辉主持,福建师范大学副校长杨玉盛致辞,馆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中心负责人陈旭东作业务汇报,馆办公室及古籍修复组成员一起列席了会议。

  

专家组与诸位同仁合影留念

  王红蕾主任介绍了本次考察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安排,强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对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我校充分发挥高校具备的人才优势、资源优势,通过举办古籍修复体验、典籍活化等方式,加强古籍保护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学生参与,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把古籍修复办出特色,办出品牌,办出效益。

  副校长杨玉盛对莅临我校开展考察工作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向专家组介绍了我校办学历史,表示学校组织“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申报工作,即希望借助这一国家级平台,打造一支高水平古籍修复人才队伍,整体提升全校古籍保护能力,为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做出应有的贡献。

  杨守辉书记向各位专家介绍图书馆近年来在馆舍改造、修复室建设、人才引进等方面开展的一系列积极举措及福建师范大学古籍保护中心概况。

  陈旭东主任向专家组汇报馆藏古籍、字画、碑帖、西文善本等整体概况,古籍字画修复历史,工作保障条件和古籍修复队伍,近三年重点工作及未来工作计划。着重介绍了全馆多库房全品类藏品破损定级工作的开展情况,指出在学校各级领导的重视下,图书馆古籍保护经费得到较为充分的保障,但馆藏珍贵文献品类众多,迫切需要培养复合型古籍修复人才,切实提升古籍等珍贵文献的修复保护能力。

  副校长杨玉盛畅谈今后古籍修复建设方向

  随后,副校长杨玉盛、图书馆相关负责人与专家组就打破学科壁垒、推进学科交叉融合,通过人才交流、实验室共建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共同推进古籍修复工作,进行了热烈讨论,取得了诸多共识。

  座谈会后,专家组就古籍存藏条件、古籍修复等相关重要场所和设施设备进行实地考察,详细询问了古籍修复室、纸库、善本古籍书库、普通古籍书库等系列情况,相关负责人一一予以解答,并借此机会就古籍修复中遇到的难题向杜伟生先生虚心请教。专家组对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古籍数字化建设、古籍修复用纸纸库建设、古籍保护学术研究、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等提出了具体建议。

  

杜伟生先生现场向修复组同志作业务指导一

  

杜伟生先生现场向修复组同志作业务指导二

  对各位专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我馆致以由衷的感谢。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与指导下,我馆将以申请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为起点,建立复合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积极推进馆藏珍贵文献的原生性保护和再生性保护,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供稿:文/福建师范大学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中心,图/陈梦薇)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