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古籍修复技艺传承工作,拓展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体系,2023年6月1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专家赴江西省图书馆就申报“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事宜进行实地考察。专家组由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杜伟生、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研究馆员庄秀芬组成。江西省图书馆党委书记、馆长涂安宁,办公室、历史文献部(省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负责人以及古籍修复师代表参加。

王红蕾主任介绍了本次考察的相关情况和具体安排,强调“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对于培养古籍修复人才,传承古籍修复技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涂安宁馆长向专家组汇报了江西省图书馆古籍基本情况和古籍修复历史,工作保障条件和古籍修复队伍,当前工作进展和未来工作计划。他提到,新中国成立后,江西省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开始于1960年代,1982年,北京图书馆与江西省图书馆联合举办古籍装订修补培训班,聘请张士达先生来江西省图书馆授课。目前,在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江西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专项经费较充足,古籍修复设施设备条件尚好,古籍修复人员队伍也不断壮大。

专家组实地检查古籍修复室、装裱室、实验室、纸库,古籍书库等场所及相关设施设备,就有关情况提出问询,并进行复核评估。专家组对省图书馆古籍保护修复等方面的成绩表示充分肯定,并对古籍修复室空间布局、古籍保护修复学术研究,古籍修复专业人才培养等提出具体建议。

专家组考察期间,正值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举办2023年全省古籍修复人员培训班第二期,杜伟生老师不辞辛劳,对学员进行现场指导与教学,学员们珍惜难得的学习机会,围在老师旁边,认真聆听,细致观摩。


今后,江西省图书馆(江西省古籍保护中心)将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支持与指导下,以申请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为起点,建立古籍修复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提升全省古籍修复整体水平,加强江西地方特色文献抢救性修复,大力推广古籍修复与保护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