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巧手匠心 纸上流年”——古籍装帧艺术进校园
时间:2023-04-25 来源:新疆日报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新疆图书馆(新疆古籍保护中心)走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二中学第十二师校区,开展“巧手匠心 纸上流年”——古籍装帧艺术手工坊活动。

  “巧手匠心 纸上流年”——古籍装帧艺术手工坊活动现场。新疆图书馆提供

  “我国古籍装帧艺术样式丰富,历史悠久,从‘著于竹帛谓之书’开始,就伴随着装潢与设计,随后逐渐演变出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等,最后以线装作为我国古籍的主流装帧形态,完成了我国书籍装帧形式的传承流变。”活动现场,同学们聆听新疆图书馆古籍部馆员苗慧的讲解,了解我国书籍装帧形式的传承流变,以及“韦编三绝”“不刊之论”“鱼传尺素”等与古籍装帧形式有关的成语典故的来历。

  

  新疆图书馆工作人员给学生发放体验工具。新疆图书馆提供

  “老师,能教我印《永乐大典》其中的一页吗?”“老师,我想印一首诗歌。”在雕版印刷体验环节,不少学生争相举手想体验雕版印刷。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学生们体验亲手刷印《永乐大典》卷之二千二百六十四“湖字册”半页,以及西域边塞诗中极具代表性的洪亮吉《天山歌》筒子页。

  先挤油墨在盘子里,拿立刷蘸油墨到雕版上,再把纸张轻轻放在雕版上,用手按一按,拿横刷从上到下、从左往右轻刷,一张雕版印刷作品就完成了。

  “听古籍修复师张淑平、米娜娃尔·阿不都老师说,雕版印刷起源于唐朝,兴盛于宋朝,古人就是通过雕版印刷来印书的。老师还分享了很多古籍装帧知识,很有意思。”虽然沾了一手油墨,但高一(1)班学生王颢添认为这种学习方式生动鲜活,叫人印象深刻。

  

  学生们正在认真聆听古籍知识。新疆图书馆提供

  “学生们在柔软细腻的中国传统手工纸上、竖版阔朗的古墨文字中、考究的界行栏线间,可以体验台阁体书法之严谨,学习古籍版式知识,真正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美。”苗慧说,新疆图书馆还将举办古籍专题展览、互动体验等活动,吸引中小学生、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关注传统文化,积极加强古籍活化利用。

  (转自“新疆日报”)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