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等工作的通知》,文化和旅游部第七抽查工作组一行5人赴上海市开展为期两天的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工作。工作组由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陈力,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研究馆员倪俊明,浙江大学副教授鲍永军,国家图书馆副研究馆员刘建明,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庄秀芬组成。
3月31日上午,工作组赴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抽查与“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评审工作。上海市文旅局公共服务处处长吴琼,副处长杨国珩,上海图书馆历史文献中心主任张奇,馆员史桢英协同检查。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胡晓明,副馆长周健,魏明扬以及古籍特藏部相关工作人员陪同并参加了工作会。
胡晓明馆长热情接待了工作组一行,首先邀请工作组查验了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近10年的古籍整理成果,包括《宋拓多宝塔碑》《明清稀见别集丛刊》《吴翌凤<字学九辨>稿钞本》《华东师范大学馆藏严复批校本》《华东师范图书馆馆藏珍本图录》等。

“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座谈会
会上,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对照《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复核评分表》的相应内容做了详细汇报,主要从藏书规模、保管条件、专项保护经费、机构及人员、保护计划这5个基础项和标牌标识、古籍藏品与档案、古籍定级和分级分类存藏等11个增项进行了阐述。随后,阎琳老师做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的申请汇报,分别从场地、设施与设备、专职人员、经费保障、管理制度、工作计划这5个方面进行了介绍。工作组听取汇报并翻阅佐证材料后,就库房安全和传习中心的申请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询问与讨论,并提出了指导意见。
根据复核要求,工作组一行先后对古籍阅览室、古籍特藏库、善本库、传统文化体验区、古籍修复室等进行了实地核查。在善本书库,工作组询问了库房温湿度控制、安保及消防措施等情况,查看了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精品古籍十余种,尤其对清乾隆内府写南三阁《四库全书》本《诗瀋》、翁方纲誊清稿本《石鼓考》和俞樾《群经平议》《楹联录存》《春在堂尺牍》手稿等珍稀稿抄本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工作组检查古籍库房
在传统文化体验区,工作组查看了传拓、雕版印刷、铅活字印刷、手工造纸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并对体验区的设立表示了肯定,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优势,通过体验式活动促进传统文化的普及。

工作组检查传统文化体验区
在古籍修复室,工作组一行查验了购置的古籍修复工具、材料与设备,并查看了部分修复成果,刘建明老师就金镶玉的装帧技巧进行了详细指导。

工作组查验修复成果
工作组对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保护的各项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同时也对库房安全与加强传统文化的素质教育做出了具体指导。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将继续深入推进古籍保护工作,做好传统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加强大学生中华传统文化素养教育,提升文化自信。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