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迎兔年春节 建设书香云南
云南省图书馆与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易地搬迁社区开展古籍修复与传拓技艺观摩体验活动

为喜迎新春佳节,让广大群众沉浸式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增强广大群众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和认同感,更好地传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2023年1月17日,云南省图书馆与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联合开展“妙手修古籍,墨纸留书香——古籍修复与传拓技艺观摩体验活动”。活动在东川区舍块乡易地搬迁安置点龙润社区隆康园举行,近500名社区群众参加活动。


仿古线装书制作体验
活动以云南省图书馆2023年春节特制雕版、党建雕版、仿古线装书等为题材,由云南省图书馆馆员现场演示并教授古籍装帧与传拓技艺,讲授古籍基本知识,展示拓片创作成品。活动中大家动手进行传拓技艺体验与仿古线装书的缝制。社区群众根据自己的喜好,对拓片加以装饰,或剪下来装裱后落上款,粘于仿古线装书的内页,以多种方式表达对新年的祝福。活动现场气氛热烈,备受观众喜爱。

部分体验创作成果
本次活动让易地搬迁的群众接触、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村民感受古籍修复与传拓技艺的新奇与快乐,感受到传拓艺术之美和古籍装帧之美,感受到文化就在百姓身边,广大群众可以作为主人翁,亲身参与到文化活动中,亲手创作与传统文化有关的“作品”。
传拓技艺体验

活动结束后,在东川区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的带领下,云南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计思诚及省古籍保护中心相关工作人员对东川区图书馆的古籍保护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东川区图书馆藏有800余册历史文献,但都未经整理录入古籍普查平台,其中收藏有东川师范学堂据清乾隆二十六(1761)年刻版,于清光绪三十四(1908)年重印的《东川府志》。《东川府志》记载了东川改土归流、修建文庙、开设学校、建筑石城、大地震、设置铸钱局以及开铜矿、兴铜业、整治金沙江航道等诸多重大事件,是云南古代地方志中不可多得的精品力作,其文献价值不可小觑。计思诚表示下一步将安排工作人员帮助东川区图书馆对这一批历史文献进行整理、普查和登记。

云南省图书馆工作人员实地查看东川区图书馆古籍保护情况
近年来,云南省图书馆已建成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和云南典籍博物馆,以“弘扬中华文化,传承民族经典”为宗旨,通过公益活动、党建团建、学校研学等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公众在古籍修复技艺和传拓技艺体验中了解古籍保护相关知识。2022年云南省图书馆古籍修复保护传拓研习馆和云南典籍博物馆共举办各类古籍修复与传拓活动122场次,接待传拓体验者43510人。其中“拓印红色记忆,传承革命精神”已成为云南省图书馆的品牌活动之一。
党中央专题部署新时代古籍工作,更加坚定了古籍工作者“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的信念。“十四五”期间,云南省图书馆将与各古籍存藏单位通力合作,借助多种推广形式,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宣传普及和传播,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进一步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云南省古籍保护中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