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国家图书馆举办“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 ,“新春典籍文化展”同时开展
时间:2023-01-18 来源:国家图书馆

  2023年1月17日,“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在国家图书馆总馆北区举行,“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同时开展。国家图书馆馆长熊远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书法文化研究院副院长王亚辉在活动上致辞。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主持活动。国家图书馆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及馆员代表出席活动。

  

△熊远明馆长致辞

  

  △张志清常务副馆长主持活动

  熊远明表示,国家图书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回信以及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发挥“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作用,在春节前夕,举办书写春联、年俗文化展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主题活动,对中华典籍中关于年节习俗的传承与变化、春节等传统佳节背后深藏的历史底蕴进行挖掘和展示,并结合楹联、年画、剪纸等春节标识性符号,生动呈现我国多彩的春节民俗文化,已经成为广大群众体味传统年俗文化、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公共文化场所。国图发布的春联突出传统性和知识性,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措施。

  

  △王亚辉副院长致辞

  王亚辉表示,国家图书馆举办2023年“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暨春联书写活动,为传统民俗活动增加了历史厚重感,提高了春联书写的文化含量,增强了群众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国家图书馆是书法工作者心目中追求知识、滋养灵魂的神圣殿堂,馆藏古籍善本、金石文献、手稿书札、敦煌写经、吐鲁番文书、家谱地方志等等,是书法研究、书法学习和书法创作不可或缺的珍贵资料。

  活动现场,熊远明、王亚辉共同为活动开笔。随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兼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图书馆馆长史睿、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所研究员赵际芳、中国书协书法培训中心教师董倚桥等嘉宾,及国图擅长书法的馆员代表现场挥毫泼墨,书写春联,为广大读者送上新春祝福。国家图书馆馆员代表古籍馆副馆长刘波、中文采编部孟修宣读了22副春联,展览部主任顾恒介绍新春典籍文化展的亮点、特色等情况。

  

  △春联书写活动现场

  写春联、贴春联是最鲜明的春节习俗之一,是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重要年节符号,表达了中国百姓辟邪除灾、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去年,国家图书馆首次举办“古籍里的春联”发布活动,社会反响热烈。今年,国家图书馆古籍专家从14种古籍文献中撷取文辞典雅、寓意美好的春联22副,在今天面向公众发布。22副春联中有出自敦煌文献的“福庆初新,寿禄延长”,有突出中华耕读传统的“鸡声催晓读,鸟语唤春耕”,还有与“癸卯”相关的“癸鼎镌铭,百世宝用;卯门启运,万物孳生”。

  ”日出新卯 春暖兆福——二〇二三年新春典籍文化展”也同时开展。本次展览以典籍中的“兔”文化为主题,在介绍小年、除夕、初一、元宵节等节日年俗的基础上,通过“兔”字的演变、文学作品中的兔形象、与兔子有关的典故等内容,带领观众在品读相关典籍、了解兔子寓意象征的同时,感悟中华民族内涵丰富的春节习俗和质朴深沉的家国情怀,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该展览将向全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及有关单位进行免费推广,让全国人民共享文化盛宴,共贺新春。

  春节期间,国家图书馆还将整合馆内优势资源,策划推出“寻年俗、读好书、享年趣”春节主题系列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让广大读者在重拾传统新年民俗民趣的同时,感受浓浓的年味。

  (转自“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

  古籍里的春联

  福庆初新;

  寿禄延长。

  说明:选自英国国家图书馆藏敦煌遗书S.0610号。

  江山千古秀;

  花木四时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集唐对联》。

  鸡声催晓读;

  鸟语唤春耕。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集唐对联》。

  心无一事累;

  物有十分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明吕坤《去伪斋文集》卷八。吕坤(1536—1618),字叔简,河南宁陵人。明代文学家。万历二年(1574)进士,官至刑部侍郎,为政清廉,刚正不阿。

  春风苏草木;

  淑气满山川。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明郭正域《合并黄离草》卷五。郭正域(1554—1612),字美命,湖北江夏(今武汉)人。明代文学家。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官至礼部侍郎。

  岁岁平安节;

  年年如意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刻本《养吉斋余录》。

  风来花自舞;

  春入鸟能言。

  说明:选自日本东洋文库藏民国间铅印本《新旧集粹对联大观》。该书全文数字影像收录于“中华古籍资源库”。

  天增岁月人增寿;

  春满乾坤福满堂。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明刻本《状元图考》。该书全文数字影像收录于“中华古籍资源库”。

  岁月迁流人易老;

  阳和绵亘世常新。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孙奇逢《孙征君日谱录存》卷十二。孙奇逢(1584—1675),清初著名理学家。此联写于顺治十六年十二月二十八日,时年七十六岁。

  斗杓霞影知时序;

  柏叶椒花献岁新。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梁熙《皙次斋稿》卷十一。梁熙(1622—1692),河南鄢陵人。清顺治十二年(1655)进士,官至云南道监察御史,为官清廉。

  斗柄建寅推岁首;

  梅花送腊占春魁。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对联汇海》。

  时雨翠添三径草;

  春风香动一帘花。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同治七年(1868)刻本《对联汇海》。

  瑞日祥云弥宇宙;

  春风和气满乾坤。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精选对联备要》。

  五风十雨唐虞世;

  万紫千红富贵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十七年(1891)刻本《精选对联备要》。

  家祥世衍无疆庆;

  国泰天开不老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对联大观》。

  四时和气春常在;

  一室安居庆有余。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刻本《对联大观》。

  当门旭日呈金紫;

  入市春风应管弦。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蔡衍鎤《操斋集》卷八。蔡衍鎤,字宫闻,号操斋,福建漳浦人。秀才。

  千门共贴宜春字;

  万户同悬换岁符。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古今楹联类纂》。

  人逢治世居栖稳;

  时际阳春气运新。

  说明:选自日本东洋文库藏民国间铅印本《新旧集粹对联大观》。该书全文数字影像收录于“中华古籍资源库”。

  几点梅花添逸兴;

  数声鸟语助吟怀。

  说明:选自日本东洋文库藏民国间铅印本《新旧集粹对联大观》。该书全文数字影像收录于“中华古籍资源库”。

  癸鼎镌铭,百世宝用;

  卯门启运,万物孳生。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民国十一年(1922)石印本《古今楹联类纂》。

  北斗初回,天上五云呈瑞;

  东风乍暖,人间万物争春。

  说明:选自国家图书馆藏清抄本《集唐对联》。

  中国古籍保护网:http://www.nlc.cn/pcab/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