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荐书|《书志》(第三辑)
时间:2022-12-26 来源:国家古籍保护中心

  《书志》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集刊,受“中华古籍保护计划”重点资助,主要刊载海内外各收藏单位、研究机构和个人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所撰写的书志,兼及其他揭示珍贵古籍或专题文献的书目、提要、访书记等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以及书志学学术史回顾、书目提要编纂经验总结等相关内容。集刊旨在揭示古籍细节、完善古籍著录、彰显古籍价值,从而深入梳理传统文化典籍、系统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向海内外各界宣传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亲近社会大众、服务学术研究。

  

  《书志》(第三辑)

  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编

  中华书局2022年5月出版

  ISBN 978-7-101-15906-6

  《书志》第一辑2017年由中华书局出版,自2022年起固定每年出版两辑。在第三辑中,我们将为读者介绍来自海内外收藏单位的多种善本古籍,既有宋元旧刻,亦多明人文集,涉及稀见稿抄本,以及名家精校,并涵盖印谱、历书、俗文学、海外汉籍等多种特殊文献类型。

  自第二辑起,《书志》的主体内容固定为“国家珍贵古籍书志”,该栏目每一篇稿件揭示一部《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的古籍,体例以《国家珍贵古籍书志体例》为准。该体例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制定,于《书志》第二辑刊载公布。它以国家标准《古籍著录规则》(GB/T 3792.7-2008)为原则,以撰写古籍善本书志的实践经验为基础,同时参考《书志》第一辑发表的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汉文古籍书志样稿》,加以修订,附以释例,适用于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汉文四部典籍。《书志》第三辑包括31篇“国家珍贵古籍书志”,对入选《名录》的31部珍贵古籍进行精细的客观著录,详核其书名、责任者、册数、装帧、刊印者、行款、版式、牌记、刻工、写工、刊写题记、避讳情况、序跋附录,对其版本系统、篇章分合、主要内容与历史影响等文化信息进行梳理,对批校、题跋、钤印、前人书目著录、递藏源流等书籍流通史与阅读史的信息加以挖掘,力求使古籍携带的信息得到如实而丰富的展现。

  经部古籍如国家图书馆藏清初席氏釀华草堂影宋抄本《五经文字》与《新加九经字样》,二书据毛氏汲古阁藏宋刻影抄,迭经汪士钟艺芸书舍、杨氏海源阁及周叔弢自庄严堪收藏。书志作者以影刊开成石经与项絪刻本、马氏丛书楼刻本、孔氏微波榭丛书本三种清刻本相比对,揭示影宋抄本的版本特征。史部的国家图书馆藏宋刻递修本《东家杂记》与蒙古刻本《孔氏祖庭广记》,是后人了解和研究孔子世家的重要资料,书中保存的孔氏庙林碑刻与版画插图亦有特殊的地位。作者辑录书中钱大昕、孙星衍、黄丕烈等诸名家题跋,梳理了它们转相传抄的情况。《长安志》是宋代名臣宋敏求纂修的地方志,附以元人《长安志图》,书志串连起先后递藏有相关的两个明成化四年郃阳书堂刻本,梳理自黄虞稷、朱錫庚、黄丕烈等明清藏书家对此二本的传抄、收藏与校勘。宁波地区在宋元两朝多次修志,今天仅《宝庆四明志》与《开庆四明续志》有宋刻流传,书志详述两部宋刻方志,并总结清代徐时栋烟屿楼刻六种四明方志的前后经过与版本选择。

  子部书志可见清初钱曾家影宋抄本《韩非子》,从它为收藏家关注开始,黄丕烈、顾广圻、戈襄、王渭等人围绕这部书,开始了长达19年的校勘过程,其间伴随着顾广圻《韩子识误》的成书、传播与接受,顾、黄二人也从亲密无间到分道扬镳,书志串连起影宋抄本与三种相关校本,简单梳理了这段历程。天津图书馆收藏的明末毛氏汲古阁影宋抄本《五代名画补遗》,同样是精美的影宋名抄,对存世宋刻亦有补正。天津图书馆藏明万历汉魏丛书本《穆天子传》,亦经黄丕烈校勘题跋,从海源阁散出,历经学者王献唐、周叔弢收藏,最终捐献天津图书馆,书志辑录其中多处校记,可见古人校书之苦心。

  在集部古籍中,首先我们来关注广东博物馆收藏的一系列文集。明嘉靖十五年湛若水刊刻的《唐丞相曲江张先生文集》,作为广东名儒刊刻广东最早的进士、唐代名臣张九龄之集,无疑体现了湛若水对广东文脉的认同,以及他文艺观与政治观的融合。宋刻残帙《重校添注音辨唐柳先生文集》,可与国家图书馆、南京博物院及台北藏本互相比勘。明弘治十一年李瀚刻本《遗山先生文集》,是金代中原文宗元好问文集现存最早的刻本。这些经典作品的重要版本,其细节信息通过书志,得以向广大读者绍介,实属可贵。而广东博物馆所藏的另一部明嘉靖二十八年张言刻本《一峰先生文集》,则与本辑中多种明人别集一起,勾勒出明代士人文化风貌之一斑。明洪武三年王举直刻本《雅颂正音》与明天顺五年怀悦自刻本《士林诗选》,又是两种相当稀见,又值得注意的明代诗歌总集。前者为现存最早的明诗总集,后者展现江南商人与地方官员、文人群体的交游状况,各有助于保存作者生活时代的诗人群体的作品及其早期面貌,有助于深入诗人群体的认识。最后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组流传有序、楮墨灿然的宋刻。天津图书馆藏宋临安府陈宅书籍铺刻本《棠湖诗稿》,是岳珂咏北宋宫词的结集,其诗追思北宋宫廷文章之繁盛与君臣之懿范,由于作者特殊的身份,格外引人感慨。书志作者辑录书中题跋,还原其书两度失而复得的故事,指出藏之于公,实乃此书之幸事。国家图书馆藏宋刻《东山词》《详注周美成词片玉集》《中兴以来绝妙词选》及《花间集》两种,可见宋代词的风行与传播,也可体现词集作为一种风雅的收藏,在明清至近代藏书家与学者中逐渐受到关注的过程。

  在“国家珍贵古籍书志”之外,《书志》另设有“书林论衡”栏目,探讨书志的发展历程、体例要义、编纂经验等理论思考与实践总结;又设有“书目书志选刊”栏目,刊载特殊类型的古籍书志,如甲骨简帛、敦煌写卷、碑帖拓本、少数民族文字古籍等,以及体例与《国家珍贵古籍书志体例》不同的书目、提要、访书记。这一辑的“书目书志选刊”,便带来几组颇具特色的古籍收藏:

  《松荫轩藏黄牧甫印谱八种书志》出自香港印谱大家林章松的收藏。松荫轩藏印以包罗万象和开放交流而知名,近年来又以数字藏品的形式入藏复旦大学图书馆,本文是其中一组印谱提要的摘录,经复旦大学吴格教授整理刊发。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的稿抄本馆藏十分丰富,书志中披露两组经部与史部文献,其中稿本可见汪璲《读易质疑》、姚燮《胡氏禹贡锥指勘补》,抄本可见彩绘精抄本《禹贡谱》、六一山房抄本《雪交亭集》,其他特殊文献如曾任京师图书馆馆长的江瀚《江叔海日记》、清唐炯所辑《云南矿务案牍类编》、曹寅《楝亭书目》、明程有亮等纂修的两种《程氏庆源家乘》,可谓各具特色。《剑桥访书记》则是作者对剑桥大学11家学院图书馆及植物园图书馆的走访,穷尽式地经眼剑桥大学所藏汉籍,所录明刻本19部,涉及小说、蒙学,不少来自17世纪初的中欧贸易,其中南明永历《大统历》四部,来自造访台湾的英国东印度公司商人;清代典籍17部,包括康熙时刊刻的茶叶广告、新学书籍、及疑出镇江文宗阁《四库全书》的《万首唐人绝句》。这既是外来视角下中国古老的出版印刷业的一瞥,也是四百年殖民史与文化交流史的见证。

  古籍的流传是时代的缩影,串联起从古至今的读书人,它蕴含着时代的信息,为我们展开知识的网络。《书志》集刊始终试图作出一种尝试,联结起传统的目录学,与今天的图书馆工作,以及新时代的数字人文研究。当各种类型的书志将古籍所涵盖的信息完整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时候,古籍不仅仅是尘封的历史遗迹,它在书志的绍介之中变得复杂、鲜活而立体。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促进对古籍实行“量身定做”的保护,也为古籍的研究利用与古籍文化的推广宣传,提供信息的初步整合,并且为古籍收藏单位和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古籍保护工作经验的更多机会。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