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动态
动态
古籍新发现|海上古书寻踪之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
时间:2022-11-23 来源:乐游上海

  蓝天之下,一座颇具现代气息又兼具古典韵味的建筑,散发着浓郁的书卷气息,这就是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闵行馆)

  图书馆古籍特藏部藏书量丰富,精品众多,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就是珍品之一。这部书历经数百年,至今仍墨色如新。令人称奇的是,它有着不同寻常的来历——清宫天禄琳琅。

  

  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

  出身高贵,源自大内

  该书出自南宋著名学者吕祖谦之手。吕祖谦(1137—1181),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十七史详节》便是他的史学著作。

  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属于《十七史详节》中之一种,但标题与全本之《参附群书三刘互注西汉详节》有异,行款版式与全本也不相同,可见其为单行本。彭元瑞《天禄琳琅书目后编》曾指出这个问题:“此书标题与前十七史全本不同,并无图系,而前有参校古今诸家两汉书本之目凡十四家。其正文内字句亦有参差,刻版尺寸行字迥殊,较全本锓手纸墨皆工,原各成书,无妨两美耳。”

  

  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卷端

  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部分卷末钤有“天禄琳琅”印玺。众所周知,“天禄琳琅”为清朝皇室藏书处,所藏皆为宋元明时期珍稀古籍。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藏该书即曾珍藏于此处。

  “天禄琳琅”印玺

  据《天禄琳琅排架图》,该书置于前层第五架中下部,与《宋版十七史详节》相邻,书名为《宋版诸儒校正两汉详节》。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藏《诸儒校正西汉详节》即其中之西汉部分,东汉部分去向不明。

  乾隆五玺,色泽如新

  该书卷首钤有“乾隆御览之宝”、“五福五代堂宝”、“八征耄念之宝”、“太上皇帝之宝”、“天禄继鉴”五方朱红印玺,史称“乾隆五玺”。其用印情况,与王永波《“乾隆五玺”与乾隆藏书》所总结的几方玺印大小及钤印位置完全吻合 。二百多年过去,朱红印章仍然色泽如新,神采奕奕。

  “乾隆五玺”

  流出清宫,归于刘鹗

  该书卷尾还钤有“铁云所藏”朱文印章一枚。铁云为清末著名谴责小说《老残游记》作者刘鹗。刘鹗(1857—1909),名鹗,字铁云,清末小说家。

  “铁云所藏”

  刘鹗喜欢收藏,书画碑帖,金石甲骨,是其所好。那么,内府所藏《诸儒校正西汉详节》是如何为刘鹗所有的呢?

  罗振常与刘鹗之子刘大缙在上海汉口路三十号开设蟫隐庐书肆,翻印买卖古籍,二人自然相熟。他在跋文中指出:“庚子之乱,自内廷流出,为润州刘氏抱残守缺斋所得。但只《西汉》,所谓《东汉详节》,不知又归何处。” 润州刘氏,指的就是刘鹗。刘鹗世居润州,抱残守缺斋是他的书斋名。

  罗振常跋

  刘鹗之孙刘蕙荪《铁云先生年谱长编》光绪二十七年(1901)有载:“因大兵之后,清内府所藏及王侯邸第、世家大族的长物时被洋兵劫掠,散在市肆,人家自己卖出的也很多,因而购得一些宋元善本书籍及其他古器物。” 刘鹗这一年共计所得宋版书七种,宋版《诸儒校正西汉详节》赫然在列。

  终有所属,完美归宿

  后来此书又辗转入藏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每卷首下方皆钤有“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珍藏”藏书章。五十年代院系调整时,暨南大学图书馆藏书调拨至华东师范大学,此书遂归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所有。历经数百年岁月洗礼,《诸儒校正西汉详节》终于停止漂泊,有了一个完美的归宿。

  “国立暨南大学图书馆珍藏”藏书章

  2008年,该书入选第一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华再造善本之《诸儒校正西汉详节》即以此为底本。

  资料: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        

  (转自“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  

联系我们
电话:010-88544649
传真:010-68476406
扫描关注我们
保护计划
简介
工作机构
政策法规
规划
标准规范
工作简报
相关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中国国家图书馆
国家典籍博物馆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北京大学图书馆
中国社会科学院图书馆
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
各省保护中心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