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跋整理
题跋整理
题跋集萃│《古三坟书》三卷

题跋整理:國家圖書館 蘇曉君
提要撰寫:國家圖書館 李致忠
編輯改寫:趙洪雅

  小编有话说

  “三坟五典”相传是我国最早的古籍。《尚书》中称:“伏牺(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喾)、唐(尧)、虞(舜)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那么,这些上古时期的历史典籍是否留传至今呢?这里所说的“三坟”又与我们今天见到的这部《古三坟书》有什么渊源呢?今天的“题跋集萃”栏目为您详细解答~

  

00219 古三墳書三卷
  宋紹興十七年(1147)婺州州學刻本
  袁克文、佚名跋;陸元通、陶日發、寶康題款
  國家圖書館藏

  01千年后“重现”人间

  先秦典籍中不乏关于《三坟》的记载,如《左传·昭公十二年》谓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此为关于《三坟书》的最早记载。《尚书·孔序》谓:“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但是,在后世的目录,如《七略》、《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中却均未著录此书。至唐代孔颖达受命领衔注疏《五经》,因《书》用古文《尚书》,在遇到《三坟》、《五典》之说时不得不作训解,因而引证汉代经学家贾逵、马融、郑玄之说,始知《三坟》、《五典》在东汉时亦不过训解而已,并未实见其书。

  就这样过了千把来年,大家谁都没有见过这部传说中的《三坟》到底是个啥样......

  直到北宋年间,有一个叫做毛渐的人,偶然间得到了一部失传上千年的《三坟书》,欣喜若狂的他在为书作序时写道:

  元丰七年(1084),余奉使京西,巡按属邑,历唐州之比阳,道无邮亭,因寓食于民舍,有题于户曰“《三坟书》某人借去。”亟呼主人而问之。曰:“古之《三坟》也,某家实有是书。”因命取而阅之。《三坟》各有传。《坟》乃古文,而传乃隶书。观其言简而礼畅,疑非后世之所能为也。就借而归録,间出以示。

  这就是说,湮没无闻几千年,或者根本就是传说中的书,忽然间由毛渐在民间找到,并由此流布于世了。

  那么这位毛渐又是何人呢?他字正仲,又作进仲,衢州江山(今属浙江)人,北宋治平四年(1067)进士,累官吏部右侍郎,进直龙图阁,卒赠龙图阁侍制。

  02不信!这书肯定是伪造的!

  先秦时期的失传典籍几千年后又失而复得,如此具有传奇色彩的事情,在毛渐找到这部书当时,就有好多人跳出来表示不信,就连毛渐自己也在序中说“好事往往指为伪书”。到了南宋陈振孙撰写《直斋书录解题》的时候,则迳称“其辞诡诞不经,盖伪书也。”

  其他书目,如《馆阁书目》、《通志·艺文略》、《黄氏日抄》、《玉海》、《宋史·艺文志》等,都说此书乃毛渐所得,唯南宋晁公武在《郡斋读书志》中说“皇朝张商英天觉得之于比阳民家”。待到宋末元初,金履祥撰《尚书表注·尚书序注》时,谓“近世又有《三坟书》,云得于青城山,其书始出于张天觉家,有《山坟》、《气坟》、《形坟》之名。”

  可见,此书由谁得自何地,到宋元时已是众说纷纭了。但这部书出于伪托,大概是确凿无疑的。

  03伪书为何还珍贵?因为它是宋本啊!

  此书卷尾镌有绍兴十七年(1147)沈斐跋:“余家藏此《古三坟书》,而时人罕有识者,恐遂湮没,不传于世,乃命刻于婺州学中,以与天下共之。绍兴十七年岁次丁卯五月重五日,三衢沈斐书。”此为本书刻于绍兴十七年的确证。

  考三衢,即今浙江衢州,以境内有三衢山而得名。考明嘉靖《衢州府志》卷十《人物纪》西安县栏内建炎二年(1128)李易榜有沈斐名,康熙《西安县志》卷十《选举志》中亦记载沈斐为建炎二年李易榜进士。

  

今日的浙江省衢州市三衢山景区

  前面提到过,此书的最初“发现者”毛渐为江山人,江山亦属衢州,与西安县为临县。当年毛渐说“借而归録,间出以示”,大概因为“出示”,而使身为同乡的沈斐家也有了藏本,故而沈斐能在63年后主持将其刻印于婺州州学。

  另外,从书中的避讳字看,亦可为此书的版本进行佐证。此书于北宋帝讳有避有不避,不甚严谨;而对于南宋首位皇帝高宗赵构(趙構)的嫌名,如毛渐序中“當漢初重購而莫得”中的購字,卷一《山坟》中“男女搆精”中的搆字,均缺末三笔,显然是回避高宗嫌名。但如卷三《形坟》中“聖人以慎行”、“聖人以慎內政”、“聖人以慎群小”、“聖人以慎危覆”等句之慎字,均不缺笔,表明对于孝宗嫌名讳尚未回避,故其刊刻必在高宗之世。此亦可作为此书刻于绍兴十七年的佐证。

  04题款与跋文

  此本卷二末,有墨书“甫里陆氏家传珍玩陆德懋学”篆书一行;卷三末,有墨书“大德戊戌中秋後二日,處梅陸元通置”一行,其下又有墨书“至大庚戌人日,子德懋觀於侍旁”小字二行。所钤亦有“元通”、“處梅”、“用和陆德懋”、“陆氏文房”等印记,足见此本在元代曾是甫里陆家的插架之物。

  甫里即今江苏吴县东南五十里之甪直镇,唐代陆龟蒙晚年居此,故自号甫里先生。题款中所提到的元代陆元通、陆德懋均是陆龟蒙的后裔。

  

今日的江苏甪直古镇,是江南六个著名古镇(乌镇、南浔、西塘、同里、周庄、甪直)之一

  此外还有题款诸如“歲在庚辰孟秋月二十有四日,檇李雁湖陶日發字勝叔收藏,此記。”

  “光緒辛丑仲秋,申珠馬佳寶康購此册於留離廠市,其值五十金。”(後鈐“孝劼”等印)

  “《古三墳書》聞其名而未見其書,因得之於書肆中,後人觀覽,宜珍惜哉!□□戊申二月旦日書於進學齋。”(書末佚名跋,後鈐“葉氏進學齋藏書記”印)

  “乙卯十月既望,寒雲續收。”(書末袁克文跋,後鈐“異趣”印)

  民国四公子之一、号称“上第二子”的袁克文为此书题有跋文。除了对此书的版本、内容进行探讨外,就像他在跋文中所说,他就连游湖赏玩、吟诗作乐之时也不忘带着此书,时时展玩,可见对此书的喜爱之情。

  扉頁袁克文跋

  《古三墳書》三卷,舊本傳世絶渺,明季彙刻,往往有之。皆經改竄,并爲一卷,藏者多不重焉。《讀書敏求記》載有宋本,即此沈斐刻於婺州學中者也。他家書目俱不經見,《直齋書録》謂爲僞書而薄之。吾讀此書,其爲治之道,簡而彌要,洵濟世之良輔,正不必論書之僞不僞也。況刊刻峻疋,楮墨精潔,宋本中之尤罕見者。丙辰三月,寒雲。(後鈐“克文之璽”印)

  扉頁背面

  三月十八日,偕慕邢詞長、浥芬夫人及鳳孃、雲姬遊頤和園。步長廊得句云:“二百七十八椽廊,俯水仰山一帶長。低檻穿花檐接葉,春人都被緑陰藏。”泛舟昆明湖,出水關,又得句云:“乍來風皺一湖波,疾送輕舟轉曲河。夾岸新枝繁似錦,疏紅贏得夕陽多。”易籐輿,止至玉泉山下旅舍。燈下啔篋,出書展玩,爰紀斯遊焉。寒雲。(跋後有“寒雲主人”印)

  末袁克文跋

  《三墳書》三卷,天復中,人有隱於青城之西者,獲自石璧石匣中。竹簡古篆,釋而成此,復繫以《傳》而傳之。至元豐始有人傳録,南渡後乃刊行之。竊審此書《爻卦大象》第一、第四,《爻卦天象》第六,是三篇,古之“三墳”也。象辭後《傳》者,天復時人所作也。《神農氏政典》第五、《軒轅氏政典》第七,“五典”之二也。合《尚書》“堯典”“舜典”二篇,古“五典”已得其四矣。《太古河圖代姓紀》第二,上古之史也。《伏羲氏皇策辭》第三,亦古之政典,疑即“五典”之一。“五典”亡也久矣,不意附見於《三墳書》後,亦奇矣。

  此书在明嘉靖时归顾从德,有“武陵世家”、“顾汝修印”等印记可证。清初钱曾《读书敏求记》亦记有此本。民国五年(1916)为袁克文所得。后归藏中国国家图书。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