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题跋整理
题跋整理
题跋集萃│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二十卷图谱一卷

小知识

  又到了进行名词解释的时间啦~“监本”这个词相信大家并不陌生,但是“监本”涵盖的范围你真的清楚吗?“纂图”指的是什么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又分别是哪种注疏形式呢?将这些定语一股脑地全部冠于书名之前,又体现了出版者的何种意图?今天介绍的这部宋刻本毛诗将为您详细解答~

  

00236 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二十卷圖譜一卷 (漢)毛萇傳 (漢)鄭玄箋 (唐)陸德明釋文
  宋刻本
  黄丕烈、勞健、周叔弢跋
  國家圖書館藏

01“监本”并非真“监本”

  “监本”是指历代国子监所刻的版本;在此,则指南宋国子监刻本。但是,所谓的南宋“监本”却并非都是国子监所刻,有的是国子监校勘后下发到地方开雕,有的是地方乃至私人开雕之后因各种原因而版归国子监——这两种情况的版本再印时都可以称为“监本”。在监本颁行或发卖后,还准许各地依监本重刊,以便士子课读。因此,书名中带有“监本”字样并不能说明它就是国子监刻本,反而更表明它可能是各地的重刊本。“监本”可能并非真是“监本”,千万不要被书名所骗啦~

02“纂图”纂的是哪些图?

  “纂图”是在书前附有图像、图解或地图等作为该书辅助内容的一种形式。此部《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中的“纂图”,具体则指的是书前所附的《毛诗举要图》和《毛诗图谱》,现今仅有《毛诗图谱》留存下来。其中“图”和“谱”分指不同的两样事物:“图”指的是《四诗传授之图》,即以图的形式将《鲁诗》、《齐诗》、《韩诗》、《毛诗》各自的师承授受关系表示出来,使人一目了然。“谱”则指《诗谱》,即以文字形式讲授《诗》的渊源流派及演变关系。如此一来,“图”和“谱”相对照,《诗》的流变就清晰可见了。

书前所附《四诗传授之图》(图片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库”)

03别具一格的内容编纂形式

  在内容撰写形式上,本书的书名用了长长的定语做前缀,可谓是一个不落,全部概括了。那么,让出版者如此强调的“重言”、“重意”、“互注”、“点校”分别是什么意思呢?与一般的经部书籍相比,这种独特的编纂形式又是如何产生的?

  重
  言

  “重言”指《诗》中各章重出的诗句,均以“重言”标出。如“窈窕淑女”,就在圈有墨色规识的“重言”二字下标注“窈窕淑女,四,并本诗”。意思是说,“窈窕淑女”这句诗一共出现了四次,并见于《关雎》本诗。

  

(图片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库”)

  重
  意

  “重意”指《诗》中各章凡诗意相同的句子,均以“重意”标出。如“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亦在圈有椭圆墨色规识中“重意”二字下标注“寤寐思服,辗转反侧,泽陂寤寐,无为辗转,伏枕。”这就是说,“寤寐思服,辗转反侧”一句与《关雎》中的同样诗句意思是完全相重的,故而以“重意”来标示。

  (图片来自国家图书馆“中华再造善本库”)

  互
  注

  “互注”指东汉末年的经学大师郑玄在笺《诗》时,常以《左传》、《礼记》发明其意。因郑玄博通古今,遍注群经,在笺《诗》时能融会贯通,互相印证,故而称之为“互注”。

  点
  校

  “点校”通常是指圈点和雠校。此书带有句读,当属圈点。至于雠校,那是刻书前所下的功夫,在印好的版面上是看不出痕迹的。此书祖于监本,而监本通常要由政府组织校勘而后才能付梓。有圈点有校勘,故称“点校”。

  那么,像《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这样的经部或子部著作,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独特的编纂方式呢?这还要从宋代的科举制度和雕版印刷两方面进行分析。

  宋代的科举取士虽屡经演变,但以经义取士的倾向占主导地位,南宋时,这样的倾向则更加明显。而经义考试的主要内容就是儒家经典和诸子之书,因此要求士人对经书、诸子书的本文和注释都要精熟。但这些书的内容往往都艰涩难懂,因此以坊肆为主的雕版者为了迎合学子的需求,便大量雕印带有“纂图”、“互注”、“重言”、“重意”和名家注释的经书和诸子书,目的是便于学子翻检、阅读。而着重表明“监本”、“点校”者,应是为了增加该版本的权威性,以吸引学子购买,颇具有广告宣传性质。从另一方面也说明此书是书坊所刻的帖括之书。

  虽然此类书在宋代印刷量较大,但能够较完整保存至今的却为数不多。这部《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刻画工整、纸墨精良,据此本还可以寻见监本的影子,实在不可多得的佳品,成为可贵。

04从避讳字推断雕版年代

  此本风格类似闽刻,但无确凿证据证明其为闽刻。此本是宋本,但亦无明显证据证明它究竟刻于何时何地。

  此本避北宋讳比较随意。宋代刻书,尤其是官刻书,避讳通常是严谨规范的。遇到北宋的殷、敬、筐、贞、桓等字,一般都作缺笔。此本则不然,如《关雎》“敬厚人伦”、“尊敬师传”,《桃夭三章》“肃,肃敬也”中的“敬”字,均不避讳。《羔羊》“殷其雷在南山之侧”,《夕王七章》“殷商之旅,其会如林”、“殷鉴”等句中的“殷”字,也都不作回避。《七月》“有鸣仓庚,如执懿筐”中的“筐”字,则缺末笔以避;“玄”字则有避有不避;《广汉三章》“赪,敕贞反”、“赪,赤也”中的“赪”、“贞”,《甘棠》“男子不能侵陵贞女也”、“衰乱之俗,微贞信之”中的“贞”字,《鹑之奔奔》“齐桓公”、“宋桓公”,《无将大车》“嗟尔君子,无恒安处”、“嗟尔君子,无恒安息”中的“桓”、“恒”字,都缺末笔,以示回避;《鸱鸮》“言其完也”中的“完”字则不缺笔。

  总之,于北宋帝名讳或嫌名讳,避之而不规则,足见此书绝非官刻本。若是官刻,讳字不应如此失范。

  尽管如此,此书在讳字上也有严谨之处,即对“慎”、“敦”二字的避与不避相当严格。如《樛木三章》“蝑,粟居反。扬雄、许慎皆云”、“许慎、吕忱并先吕反”,《何人斯》“慎尔言也”、“笺云慎,诚也”,《卷阿十章》“敬慎威仪,以近有德”等句,其中的“慎”字均缺末笔,显然对南宋孝宗赵眘的嫌名严格回避;《泉水》“王事敦我”、注文“敦厚遗加也”、笺云“敦,犹投掷也”、“《韩诗》云敦迫郑”等句,其中的“敦”字全不缺笔,表示对于南宋光宗赵惇的嫌名讳尚不回避。

  这种现象说明,此书之刻必在南宋孝宗一朝。孝宗龙飞于隆兴元年(1163),谢帝位于淳熙十六年(1189),在位凡26年,故而此书之刻当在此26年之间。

05名家传藏,题跋可鉴

  《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现存两部,其中一部曾是陈鳣旧物,后归天津自在严堪主人周暹。另一部原是黄丕烈旧物,有黄丕烈跋及藏书印,后亦归自在严堪主人周暹——即今天向大家介绍的这部。最后,这两部《监本纂图重言重意互注点校毛诗》均入藏国家图书馆,得到妥善的保管。其中的流传原委,从此书的序跋中也可窥见一二:

 

  卷二末衬页·黄丕烈跋

  宋刻《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毛詩》,余於向年得之郡故家。内原闕第五至第七,計三卷。其時適有别本宋刻小版者,亦屬殘本,而此三卷可配入,故并購之,擬重裝焉。因循未果。今歲夏初,五柳主人從都中歸,攜有全部宋刻,行款正同,謂可借以影鈔補全。無如已許售海寧陳仲魚,遂轉向仲魚借之,以了此願。鈔畢,復手校其誤,三卷中止誤一字,七卷六葉三行“淫”誤爲“浮”,竟改之,墨痕可驗也。

  嘉慶庚午秋八月朔日,復翁黄丕烈識。(後鈐“黄丕烈”印)

  卷二末衬页·黄丕烈跋

  此殘宋本《詩經傳箋》附《釋文》本,余得諸已巳年,鈔補於庚午年,猶未及裝潢也。頃又得一小字本,大同而小異。合諸延令季氏《書目》所云“鄭箋陸德明釋文《詩經》二十卷,八本”之説,正符其目。又載“《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六本”,乃得此本之名。是書雖非季氏舊物,而監本之名從此識矣。監本亦非一刻,余新得者,標題《監本重言重意互注毛詩》,較此少“纂圖”字、“點校”字,可知非一刻矣。昔人聚書,不妨兼收并蓄,故得成大藏書家。余力萬不逮季氏之一,而好實同之。兹藏二刻,居然相埒,後之得是書者,其殆將由百宋一廛之簿録,而沿流溯源乎?喜而書此,以志余言之非妄云。

  辛未初冬,復翁書於求古居。

  越月季冬望後一日裝成,原收及裝潢鈔補之費,共計百金。

  卷二末衬页·劳健跋

  癸酉四月,叔弢出示新得宋本《毛詩》二十卷,士禮居舊藏,堯圃跋尾久已佚去。據江劍霞所編黄氏《年譜》,原跋一紙,曾在趙静涵家,今更不知流落何所。叔弢因屬余依江氏輯本傳寫一通,以明此書流傳之原委。陳仲魚本後歸海源閣,僅存卷一至卷十一。近日楊氏遺書頗有散佚,叔弢儻收得以補此書原缺之卷,豈非快事耶!桐鄉勞健篤文識於自莊嚴堪。(前有勞健録“嘉慶庚午秋八月朔日”黄丕烈跋,後有“勞健”印)

  卷二末衬页·周叔弢跋

  宋刻《監本纂圖重言重意互注點校毛詩》,士禮居舊藏。原有黄蕘圃手跋,不知何時佚去。江劍霞氏曾見原跋於趙静涵家,并云此書已不可得。余初得此書時,見有“求古居”印,又七卷六葉三行“浮”字改“滛”字,遂定此爲士禮居故物。乃乞篤文道兄依《蕘圃藏書題識》補録黄氏跋語,以志其源流。今年春正月,北平書友王搢青忽郵寄黄氏《毛詩》手跋兩通,蠹痕宛然,正此書所佚者。其徒喬景熹新得之蘇州,當從趙氏散出。合浦珠還,爲之大喜過望,亟命工補綴,裝之首册。雖索值奇昂,亦不遑諧價矣。

  庚辰正月二十日,至德周暹記於自莊嚴堪。(後鈐“自莊嚴堪”印)

  卷二末衬页·周叔弢跋

  海源閣本,丁丑小除夕楊君敬夫曾擬歸我,當時卒歲之資尚籌措未足,焉有餘錢收書?乃婉詞謝之。越歲已卯二月,始得與金本《通鑑節要》同收之。細審楊本與余本,實非一刻:楊本《圖譜》,版心作《詩譜》,誤字(二卷一葉八行“匪席”誤“匪石”,三卷十七葉八行“市朱”誤“市宋”)余本皆改正。宋諱缺筆,楊本較謹嚴,余本或依楊本翻雕也。惜楊本四周餘紙短狹,比之余本寬闊,相差遠甚。黄氏既未以小字宋本配入而抄補之,余亦仍黄氏舊貫而不改裝。特附記得書之艱苦於此云。弢翁又記。(後鈐“叔弢”印)

  题跋整理│國家圖書館 王楊

  提要撰寫│國家圖書館 李致忠

  編輯改寫│趙洪雅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