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史话
典籍史话
《书志》|刘畅《翠屏集》

翠屏集

中國國家圖書館 劉暢

中國國家圖書館11217

國家珍貴古籍名録09032

《翠屏集》四卷。(明)張以寧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張淮刻本。《張氏至寶集挽詩》一卷。(明)张瑄辑。明弘治元年(1488)刻本。四册。綫装。

【題著説明】《翠屏集》卷端未題著者[1]。書名據卷一前總目錄,著者據書首宋濂序。《張氏至寶集挽詩》卷端題“張氏至寶集挽詩卷之一”,其下題“古田縣儒學訓導餘干張瑄編次,古田縣知縣曲江侯㫤[2]校正。”

【著者簡介】

1.張以寧(1301-1370),字志道,號翠屏山人,古田(今屬福建寧德)人。元泰定四年(1327)登進士第。初授台州路黃岩州判官,升真州路六合縣尹,後坐事免官,流連江淮十餘年,以授館爲生。至正中,復起爲國子助教,累官至翰林侍講學士、知制誥。元朝覆亡後,張以寧與部分元朝舊臣同赴明都南京,因奏對称旨,深受明太祖寵遇,授翰林院侍讀学士,成爲明初主要詞臣之一。洪武二年(1369)奉命出使安南,次年卒於返程途中。張以寧爲元明之際著名經學家,早年師從元末名儒韓信同,專精於《春秋》經學研究,著有《春秋胡傳辯疑》《春秋春王正月考》等。此外更以文才優異著稱於世,有詩文集《翠屏集》,曾獲“兩朝翰苑”[3]之美譽,其詩文以“高雅俊逸”“神鋒雋利”[4]的風格深得时人推崇,被認爲是明初詩壇開宗立派的重要人物。张以宁诗文著述还曾遠播安南、日本和朝鮮等東亞各國,是當時頗有影響力的文人和學者。

2.張瑄(生卒年不詳),字大璧,江西餘干(今屬江西上饒)人。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岁贡,弘治間任古田縣儒學訓導。

【内容】本書由《翠屏集》和《張氏至寶集挽詩》兩書集合而成。

《翠屏集》共四卷,三冊。第一冊第一卷,第二冊第二卷,第三冊第三、四卷。全書選錄張以寧詩三百八十餘首,詞二首,文九十餘篇,依照詩文體裁編排內容。卷一、卷二名爲《翠屏詩集》,卷一收錄四言古詩、五言古詩、七言古詩,卷二收錄五言律詩、五言長律、七言律詩[6]、七言長律、五言絕句、七言絕句和詞;卷三、卷四名爲《翠屏文集》,卷三收錄“序”,卷四收錄“說”“贊”“銘”“跋”“記”和“墓志銘”等各體文章。這些內容涵蓋了張以寧平生各個階段的創作,可以展示其詩詞文章的整體風貌。

張以寧詩文自元末以來多次結集出版,《翠屏集》屬於其中較晚問世者,但內容比早出者更完備。其初刻於明宣德三年(1428),再版於成化十六年(1480),此本即屬於這一版次。在《翠屏集》前刊行的各種張以寧別集幾乎均已失傳,宣德三年(1428)本《翠屏集》亦僅存殘卷一種[7],此本及其他成化《翠屏集》傳本可謂是現存刻印最早、內容也最完整的張以寧別集。

《張氏至寶集挽詩》,也稱《張氏至寶集》一卷,一冊。依次收錄明福建按察司僉事楊澤序文一篇、明太祖賜張以寧使安南誥命及序文各一篇、御製詩十首、楊澤題詩二首,以及張以寧歿後,近百名明廷官員如使安南副使牛諒、尚書陳山等給張以寧題寫的挽詩百首左右。此書由時任古田縣儒學訓導的張瑄編輯,古田縣官府於弘治元年(1488)刊行。此本爲該書的最早版本。《張氏至寶集》一直單獨流傳,而此本附於《翠屏集》後,可使讀者詳細了解張以寧生平,尤其是出使安南事件的背景和影響。

【刊印者】張淮(生卒年不詳),張以寧曾孫。約活動於明弘治、正德年間。曾任廣東肇慶府德慶州儒學訓導。

【行款版式】

《翠屏集》半葉十一行,行二十二字。黑口,四周雙邊,三魚尾。上中兩魚尾間鐫“翠屏集卷某”(序作“翠屏文集序”,目錄作“翠屏集目錄”),中下兩魚尾間鐫有葉數。每卷葉數獨立排列。版框19.9厘米×14.3厘米,開本27.3厘米×15.9厘米。

《張氏至寶集》半葉九行,行十八字。黑口,四周雙邊,三鱼尾(第十五葉及第二十一葉至書末爲单鱼尾)。版心下鐫葉數。版框17.8厘米×12.8厘米,開本27.3厘米×16.0厘米。

【題名頁牌記】第一冊陳南賓序末葉乙面有刊印牌記:“詩文一依監本愽士石仲/濂先生批點中間漏板不/復刊行今將家本增于[5]後/成化十六年庚子歲孟冬/吉旦嗣孫張淮捐俸重刊”。

【刊寫題記】無。

【刻(寫)工】無。

【避諱】無。

【序跋附録】《翠屏集》書首依次有明宋濂、劉三吾、陳南賓、陳璉序文,卷二、四後均有張以寧弟子石光霽[8]後序。《張氏至寶集》書首有明楊澤[9]《題張氏至寶集》,朱元璋御賜詩後有楊澤題記。以上序跋錄文如下[10]:

1. 《張先生翠屏集序》

嗚呼!濂尚忍序先生之文耶?先生長濂凡九嵗,濂初濡毫學文,先生已擢進士第,列官州邑。及其教成均、入詞垣,先生之文益散落四方。濂得觀之,未嘗不斂袵,而以未能識面爲慊。去年春,始獲與先生會于京師,各出所爲舊藳,相與劇論,至夜分弗之倦,且曰:“吾生平甚不服人,觀子之文,殆將心醉也。”濂竊以謂先生素長者,特假夫褒美之辭以相激昂爾,誠然也。曽未幾何,先生使安南,道次大江之西,特造序文一首相寄,其稱奬則尤甚於前日者。濂讀而疑之,酸鹹之嗜,偶與先生同,故先生云然,非濂之文果有過於他人也。方將與先生細論,而九原不可作矣。嗚呼!濂尚忍序先生之文耶?文之難言久矣。周秦以前固無庸議,下此唯漢爲近古。至於東都,則漸趍於綺靡,而晉宋齊梁之間,俳諧骩骳,嵗益月増,其弊也爲滋甚。至唐韓愈氏,始斥而返之。韓氏之文非唐之文也,周秦西漢之文也。韓氏之文固佳,獨不能行於當時。逮宋歐陽脩氏始效之。歐陽氏之文非宋之文也,周秦西漢之文也。歐陽氏同時而作者有曽鞏氏,有王安石氏,皆以古文辭倡明斯道,蓋不下歐陽氏者也。歐氏之文,如澄湖萬頃,波濤不興,魚龍潛伏而不動,淵然之色,自不可犯。曽氏之文,如姬孔之徒復生於今世,信口所談,無非三代禮樂。王氏之文,如海外奇香,風水齧蝕已千餘祀,樹質將盡,獨真液凝結,嶄然而猶存。是三家者,天下咸宗之。有元號稱多士,或出入其範圍而檃括其規模者,輒取文名以去。故章甫逢掖之徒,每驕人曰:“我之文,學歐陽氏也,學曽、王氏也。”殊不知三君子者,上取法于周、于秦、于漢也。所以學歐陽氏而不至者,其失也纎以弱。學曽氏而不至者,其失也緩而弛。學王氏而不至者,其失也枯以瘠。此非三君子之過也,不善學之,其流弊遂至於斯也。文之信難言者,一至如是乎!濓與先生劇論時,未嘗不撫卷而三嘆。奈何狂瀾既倒,滔滔從之,而無有如先生之所慮者也。不亦悲夫!今觀先生之文,非漢、非秦、周之書不讀,用力之久,超然有所悟入。豐腴而不流於叢宂,雄峭而不失於粗厲,清圓而不涉於浮巧,委蛇而不病於細碎,誠可謂一代之竒作矣!先生雖亡,其絢爛若星斗,流峙如河嶽者,固未始亡也。信諸今而垂於後者,豈不有在乎!如濂不敏,童而習之,顛毛種種,猶不得其門而入。凡先生之稱奬者,皆濂之所甚愧者也。先生之子孟晦乃持《翠屏藳》來,徵爲之序。嗚呼!濂尚忍序先生之文耶?舉先生相與論文者,書之於篇端。庶幾流俗知所自警,而讀先生之文者,亦將知其用意之所在也。夫詩若干卷,文若干卷,《春秋經説》若干卷,不在集中。先生諱㠯寕,字志道,姓張氏,福之古田人。泰定丁卯進士,仕至翰林侍講學士云。洪武三年秋七月一日,友弟翰林學士金華宋濂謹序。

2.《翠屏張先生文集序》

自予習舉子業,則聞古田張志道翠屏先生有古文聲,未之見也。後乃于其令六合時所贈吾里彭彥貞文,讀之,金石鏘鳴,作而嘆曰:“時文舉子顧有此作也耶!”又三十餘年,再得其文二,三通于先輩胡古愚之子季誠所。其時所地在禁林,文名埓潞公,筆力則霜余水涸,涯涘洞見矣。然每恨不得其文集之完而觀之。文集之完,治世之音之完以不所繇見也。今年春,其子炬以嵗貢上庠,攜其詩若文全集過乃翁高第弟子春秋愽士石仲濂所。仲濂一見,悲喜交集。先生生光嶽渾全之時,文得大音完全之體,雖製作當瓜分幅裂之際,而其正氣渾涵,有不與時俱磔裂,而節制以栁,宏放以韓與蘇,醺經飫史,吞吐百氏,治世之音完然也。仲濂以予知先生之素,俾其子獻請序其首,而壽諸棗。予嘉仲濂之能不私其所有,眎世之秘不以示人者,其爲人賢不肖何如也。元至治辛酉進士蜀楊舟梓人、寓鼎宋本誠夫相頡頏,以古文鳴未科第之先。宋有《至治集》盛行前代,而梓人孫宣靳其傳,人無得見之者。宣既死,其祖之文亦因以泯沒無傳。予嘗忽遽中一借觀,楊之文古而該愽,先生之文古而精粹,皆能脫去時文窠臼,而自成一家者。然則仲濂以其徒而情之親不讓李漢,炬以其子而不靳其父之文,賢于楊宣逺矣,咸可書也。因不辭而爲之序。

洪武甲戌六月戊寅,翰林學士劉三吾書。

3.《翠屏張先生文集序》

閩中近代諸儒多以文章知名,惟國子監丞陳公衆仲、翰林直學士林公清源與國子祭酒張先生志道其尤著者。先生,福之古田人,少有志操,邃於經史。登泰定丁卯進士第。釋褐,列官郡邑,有循良風。後丁時多艱,留淮南者久之,復力學不倦,鋭志古文辭,自先秦兩漢唐宋以來諸大家文章,靡弗周覽詳。矧所友皆一時鴻儒碩士,論辨淬礪者有年,積之既久,淵渟涌溢,沛乎其莫能禦。每操觚立言,引物連喻,貫穿經史、百氏,而一本於理。其氣深厚而雄渾,其辭嚴密而典雅,不務險怪艱深以求古,不爲綺靡繢麗以狥時。其五、七言古詩及近體諸詩沈鬱雄健者,可追漢魏;清婉俊逸者,足配盛唐。盖可謂善學古人者也。在至正中,嘗傳經璧水,視草玉堂,尋拜太司成之命。所歷皆宜其官,聲名赫然,與陳、林二公相埓。不惟中朝重之,四方舉重之矣。聖朝初定天下,例徙南京,復爲學士,奉使安南以卒。實洪武三年庚戌也。先生平昔著述甚富,後多散佚,文則其子孟晦彚次,太史宋公景濂序之;詩則其門人國子愽士石仲濂編次,學士劉公三吾、長史陳公南賔序之。今諸孫南雄教官隆復以使安南藳續板行世。先生著述至是始克全見,文采爛然,足以垂後著世,與陳之《安雅堂集》、林之《覺是集》並傳無疑矣。隆愽學有文,克世其家,間徵言爲序,顧余淺陋,奚足以知之?然不虛辱其意,因書此以致景仰之私云。

宣徳三年戊申五月朔,掌國子監事、嘉議大夫、通政使司通政使羊城陳璉書。

4.《翠屏張先生詩集序》

福之張公學士,號翠屏。先生登丁卯進士第,以詩文鳴天下。予少年讀書時聞其名籍甚,心竊慕之。洪武己酉夏六月,蒙朝廷以賢士舉,赴京,獲一見先生面。先生許可之。七月,予有山東行,不得侍教左右,以償其夙願,未幾而先生逝矣。越十有六年,予助教太學,與同寅石仲濂交。仲濂舊從先生游,每論及此,未嘗不慨然也。今年春,仲濂遣其子詣維揚,購先生遺藳,得詩百餘篇,遂以示予。予伏而讀之,其長篇浩汗雄豪似李;其五七言律渾厚老成似杜;其五言選優柔和緩似韋,兼眾體而具之,信乎名下無虛士也。讀畢,仲濂謂予曰:“吾沐先生之教多矣。先生之詩文雖未獲其全,今姑以其存者鋟諸棗,而其未得者,續當求而傳之。吾兄嘗見知於吾先生,曷一言以弁其首。”予觀昌黎韓公詩有云:“李杜文章在,光燄萬丈長。流落人間者,泰山一毫[芒]。”[11]則昔人之詩遺逸者多矣。先生平日所爲詩,不知其若干首,兵燹以來,其全藳不可復見。而百篇之詩,讀者莫不擊節稱歎,況求而有得乎!予也重先生之學,嘉仲濂之義,若掛名其文字間,以識其高山景行之意,豈非夙昔之所願哉?於是執筆謹書,以序其顛末云。

洪武己巳二月望日,後學長沙陳南賔序。

5.卷二末石光霽後序:

先師張先生,三山之古田人。幼而聰慧,長而愽學,未壯,登李黼榜進士第,與其同年黃子肅、江學庭諸老俱有聲當代,而先生之名尤著。宦途中厄,留滯江淮。光霽獲從之遊,昕夕聆誨,爲益不少,素欲壽其遺藁,以報萬一。近惟多故,散逸罕存,僅得其雜詩百篇,姑鋟諸棗,餘俟求之,次弟刊行,非止是而已也。時洪武庚午二月初吉,國子監愽士淮南石光霽再拜謹書。

6.卷四末石光霽後序:

先生上世,汝寧之固始人。逮宋南渡,徙閩古田翠屏山下居之,因號翠屏山人。先生以穎悟之資,愽洽之學,故其爲文超卓而雄渾,追古作者。人或推其豐腴而不流於叢冗,雄峭而不失於粗厲,清圓而不涉於浮巧,委蛇而不病於細碎,信非溢美者矣。先生蚤登科第,晚名翰苑,爲文日益工,而求文者日益衆。然篇什浩繁,不無錯簡,姑以校其無訛者,彙而成編,題曰《翠屏張先生文集》。校或未完,嗣爲之集焉。藁之遺者,又有望於後之君子也。洪武甲戌冬十月望日,門人石光霽拜手謹書。原刊後序

7.楊澤《題張氏至寶集》:

今聖天子嗣大歷服,改元弘治。夏五月甲申,余以菲才奉督屯,蒞福之古田。有張氏子訴其祖翠屏學士祭田爲人所奪者,敬詢其故而復之。越三日,诣學,其裔孫玉玉奉《翠屏集》二本以進。讀之,則先學士宋公濂、劉公三吾二大筆序之,心切敬慕。翌日,德慶州儒學分教曾孫淮,賚捧我太祖高皇帝賜其祖學士公奉使安南文一通,詩十首,中書省治喪咨文一道,與當時挽詩一卷。余拜稽焚香,伏讀再三,不勝雀躍。謹按,公諱㠯寧,字志道,號翠屏。以《春秋》登泰定丁卯進士,授黃岩州判官,後改六合尹。元曆告終,隱迹維揚。至我聖祖龍飛淮甸,蕩滌腥羶,混一區宇,寤寐賢才。洪武初,詔起公爲翰林學士,親製詔命錫之,遣使安南。時國王先逝,國人請以詔印封其子,公守禮不可,實封奏聞。聖祖大悅,以其有用夏變夷之智,舍生取義之節,嘉其忠貞,遂降璽書褒之。一則曰我㠯寧,二則曰我㠯寧,其愛之之意可見矣。繼以十律勉之,一則曰卿,二則曰卿,其禮之之意可知矣。若夫山川之險,景物之殊,眷念之厚,勸誡之切,溢於言表,委曲詳□[12],雖父母有不能過。及公卒於安南驛,易箦自挽,以見其斃之正。副使典簿牛諒以訃聞,上切嗟悼,命中書省差驛丞張祿賚文赴安南護柩至廣東省,轉送福建省,命有司擇地修墳以塟。家小之在京者,禮送還鄉,仍賜俸祿,優給三年。一時名士咸惜其未獲大用而哀輓之,于以發明聖祖恩禮之隆,與公抱負之蘊,皆極精緻,如陳琬琰弘璧,參之以和弓埀矢,皆可觀而可愛者也。嗚呼!若公者可謂遭不世之遇,極始終之榮者矣。余乃進淮而語之曰:“今世之故家大族,得李杜之詩、羲獻之書,通行於世者,片紙隻字尚以爲寶而珎藏之,況我聖祖德竝堯舜,功過湯武,視李杜輩相去霄壤,其文與典謨一體,其詩與雅頌同什,固非四子之詩與書可比,褒崇懿祖又非通世所傳者可倫,其爲寶也,豈不至重哉!子毋秘於一家,當以玉音在前,挽詩在後,裒成一集,名曰“至寶”,鋟梓以傳,使天下後世皆得以拜觀乃祖至寶之餘光也。顧不韙歟?”淮載拜曰:“諾,謹受命,請志之。”竊惟以萬乘之尊,使匹夫之賤,粉身碎骨分所當爲,何聖祖之於我公寵愛之深,優禮之至?言之不足而歌咏之,哀之不足而榮塟之。其幸當何如哉!余知聖祖之心,非憂公之有二心與有所私而爲之也,以爲不如是則無以表忠貞,勵賢勞,爲天下勸耳。是編一出,將見天下後世之爲人臣者,莫不爭先快覩,興起感發,而以聖祖之心爲心,以公之行爲行,事功未有不立,天下未有不治者也。豈非萬世臣民之至寶哉!張氏子孫亦有光於無窮矣!

弘治元年歲次戊申七月壬戌朔,賜進士出身福建按察司僉事前刑部員外郎天台楊澤拜書。(文末摹刻“商/霖”朱文方印、“壬辰/進士”白文方印、“□…□”[13]朱文方印)

8.朱元璋御賜詩後楊澤題記:

嗚呼休哉!此我太祖高皇帝賜先臣學士張㠯寧奉使安南文一通、詩十首。懷念之情、戒勉之意溢於言表。雖父之於子,亦有所不能盡也。皇華四牡之什,是孰尚哉。臣伏讀再三,不覺肅然而敬,泫然而悲。竊見君臣之相遇,誠不偶然也。嗚呼休哉!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三代而下,臣於是什見之。因載拜稽首,敬書二絕於後。詩曰:

安南一去世間希,義膽忠肝聖主知。玉振金聲真感激,孰云刪後更無詩?

孰云刪後更無詩?天地元音字字宜,聖主愛臣如愛子,拜觀寧不淚交頥?

弘治元年歲次戊申夏六月癸巳朔十有九日辛亥,賜進士出身福建按察司僉事臣楊澤稽首頓首謹識。(其下摹刻“商/霖”朱文方印)

【批校題跋】無。

【鈐印】宋濂《張先生翠屏集序》首葉鈐有“蘭/揮”白文方印、“宋/筠”朱文方印、“北京/圖書/館藏”朱文方印。陳琏《張翠屏先生文集序》首葉鈐“無悔齋藏”朱文長方印。目錄首葉鈐有“趙氏/元方”朱文方印。卷二、卷三及《張氏至寶集》首葉鈐有“蘭/揮”白文方印、“宋/筠”朱文方印。書末鈐“曾在趙元方家”朱文長方印、“北京/圖書/館藏”朱文方印。

【書目著録】

1.《商丘宋氏西陂藏書目》集部著錄“《張翠屏集》四本”。當爲此書[14]。

2.《中國古籍善本書目》集部上卷二十六明別集類著録,編號6378。

3.《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集部明別集類著錄。

【遞藏】

1.宋筠(1681-1760),字蘭揮,號晉齋,河南商丘人。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進士,官翰林院檢討、奉天府尹等。著有《青綸館藏書錄》《綠波園詩集》《使黔錄》等。清代著名文人及藏書家宋犖之子。宋氏父子均爲清代前期著名藏書家,所藏多宋元舊椠及各種精抄本,其藏書處號爲“青綸館”“魚麥堂”“綠波園”“藏真精舍”等。

2.趙鈁(1905-1984),字元方,蒙古正黃旗人。趙鈁畢生供職於金融和银行界,業餘愛好收藏古籍,所藏颇多善本,尤其以活字本多見長。

【其他】

1.此本有若干葉面版面模糊不清。如第一卷第十四葉、第二十五葉、第二卷第三十七葉、第五十三葉、第三卷第四十四葉、第四卷第五葉等,都在乙面下方大致相同的位置上存在不同程度的模糊或缺損。

2.此本目錄常省略人名、地名或職銜等以求簡略。正文則保持完整。如卷一目錄《分題蕪煙雨》正文題作《分題蕪煙雨送吳原皙教谕》、卷二目錄《題聽鶴亭》正文作《題江仲暹聽鶴亭》等。

3.成化十六年(1480)刻本《翠屏集》除此本外,還有多個印本保存至今。它們在書末都刻有明人趙瑤[15]所作後序一篇。此本獨不見此序,疑已脫落。本文據國家圖書館藏另一成化十六年刻本(索書號09090)轉錄於此,以供參考[16]:

《序翠屏張先生文集後》

德慶州學訓導張淮氏以其高大父翠屏先生文集一袠,介州判官吾友莊世範蕲序之。予閱其集,見學士景濂宋先生、三吾劉先生、侍郎琴軒陳先生皆序諸首簡矣,而其壙誌又撰於子欽劉先生之手,是皆以文章名世者,予小子何人,敢以秋蟬而鳴於韻鈞之側,以寸缬而炫於錦綺之前?人誰不駭且笑哉!莊曰:翠屏先生生吾邦,守吾郡,其英聲茂實固在,幸勿以孫淮隸也,而鄭重其言。請之再四,辭不容。固惟人以時顯,文以人重,匪其人文,雖工且麗,無益也。故立言不如立功,立功不如立德。德也者,功之本,文之實也。欲其言之文,行之遠,在立德始。予生也後,不及聞先生行實之詳。今觀壙誌所載,先生孝友著於閨門,惠愛著於郡邑,非立德歟?禦災捍患,民賴安全,出使交南,化服夷人,非立功歟?其作爲文章,清純奇古,若入周廟,而夏商之器畢陳,不可名狀。其言不亦文哉!故曰:有德者必有言,先生以之。或曰先生既食元祿而改志我朝,於臣道微矣。奚其德?予曰:噫!是亦諒者之論也。自開闢以來,華夷之界限凜乎不可逾越。天下者,華夏之天下,夷狄焉得而有之。當宋之季,不幸宇宙大變,胡元入主中國,易衣裳之制爲氊裘之屬,腥羶我疆宇,淪斁我綱常,華風滅而禮教蕩矣。其禍甚於洪水猛獸之災。譬之天地晦冥,霧霜昏塞,蛟螭魍魎互出迭沒,不知孰爲天,孰爲地。人望曦娥之麗,盖翕如也。當是時,中國有崛起而驅逐之者,遂得稱爲豪傑。其食厥祿而死厥事者,未爲不是;能舉國以授中華真主者,亦未可非之。此《春秋》之大義也,況先生生乎其時,已無心祿仕,逼於母夫人之命,不得已舉進士,然初官郡邑,迹踈且遠,召爲侍從,壅於邪佞,未爲遇也。逮事我高皇,寘之禁近之地,委以文章之司,朝夕論思,心膂是寄。既賜誥褒之,比善使事,復旌之以敕,勞之以詩,慰之教之,懇切諄至,君臣之際,恩意交孚,不爲顯且遇哉?以若所論,則管仲不以仁稱於孔子,而豫讓不以忠書于史氏矣。翠屏之文,德以實之,功以翊之,其見重於天下後世也固宜。或曰,子之言然。遂書於卷末。

成化十六年庚子正月望日,賜進士奉政大夫奉敕提督學校廣東等處提刑按察司僉事清源趙瑤識。

4.此外,國家圖書館藏明悠然齋抄本《翠屏後詩集》[17]卷末還存有另一則石光霽後序,可補充說明《翠屏集》編刊情況,故一併列出,以供參考:

曩得先生之诗百篇,板行于世。其全集则求之四方,久而未获。洪武辛未春,先生之孙坦寄至遗稿一编,但所书或失其真,不敢妄意填补。若俟校正具完,恐稽岁月。姑取校然无疑者,刊为《翠屏后集》,余图以为《别集》云。是年冬十月既望,门人石光霁再拜谨书。

【按語】

1.本書爲元明之際著名文人學者張以寧的詩文集。張以寧素有才名,在元時便與危素等人同被視爲文壇領袖。入明後因受朱元璋恩寵,聲名更高,其詩文風格對宋濂、楊榮等明初台閣文學的代表人物均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實爲元末明初文學領域承前啟後的關鍵人物。張以寧同時又是元明之際的著名經學家,早年曾“以《春秋》致高第”[18],此後畢生研治《春秋》經學,著有《<春秋>春王正月考》等。此外,張以寧還曾在洪武二年(1369)作爲最早的冊封使出使安南。這標誌著明朝與亞洲周邊各國宗藩秩序的正式建立,是當時東亞世界一件廣有影響的重大事件。張以寧亦因此成爲明代重要政治人物,其詩文著述也隨之遠播東亞各國[19]。本書作爲張以寧唯一存世的詩文集,具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2. 張以寧才高名重,平生創作甚豐,所作詩文曾多次結集出版。這些別集的版本源流亦頗爲複雜。明代以來公私書目及相關史料著錄的張以寧別集至少有《南歸紀行集》[20]《淮南稿(集)》[21]《安南紀行集》[22]和《翠屏稿》《翠屏集》《翠屏詩集》《翠屏後集》《翠屏文集》等多種。前三種包含哪些內容,由何人於何時刊行,都已難詳考,而且自清代以來,這幾種別集便很少見於著錄,今各大圖書館也未見收藏。

以“翠屏”爲名的各種張以寧詩文集,其編刊應始於洪武時期。張以寧詩文經元末喪亂,散失極多,根據前文所錄成化本《翠屏集》序跋可知,其子張炬[23]和弟子石光霽皆有志於搜求其遺存者。洪武三年(1370),張炬輯成一部詩文合集,名爲《翠屏稿》[24]。這應是明代最早編成的張以寧別集。不過目前尚未發現國內外圖書館藏有此書。

石光霽所編的張以寧詩文今亦未見,但可通過國家圖書館收藏的一部明悠然齋藍格抄本“《翠屏詩集》一卷《詩後集》一卷《文集》三卷”(索書號 08552)間接了解其大致情況。該書共五卷,全一冊,半叶八行二十字,每葉魚尾上鐫有“悠然齋”字样。《詩集》卷首有陳南賓洪武二十二年(1389)序,正文首葉題“門人石光霽編次”,卷末有石光霽洪武年二十三年(1390)後序;《後集》首葉亦題有“門人石光霽編次”,卷末有石光霽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後序;《文集》卷首有劉三吾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序,每卷首頁題“門人國子博士淮南石光霽編次,國子學正鄱陽甘復校正”[25],卷末有石光霽同年後序。全書其他文本也都不晚於洪武時期。除《後集》卷末後序外,各篇序跋也都見於成化本,內容與前文所錄一致。

根據上述序跋,石光霽首先於洪武二十三年(1390)將多年來搜集的張以寧詩歌刊行爲《翠屏詩集》[26],隨後又於次年(1391)春收到張以寧之孫張坦寄送的詩歌若干篇,整理後刻印爲《翠屏詩後集》[27]。洪武二十七年(1394),張炬攜帶一部“詩文全集”來訪。[28]石光霽遴選其中部分文章,經核對校勘後刊行爲《翠屏文集》[29]。 石光霽所編三種翠屏詩文集在明清書目中未見有明確著錄,國內外各大圖書館也未見收藏[30] ,僅能從悠然齋抄本和繼承其內容的成化本《翠屏集》了解大概,但其篇目、次序和文本內容等仍難確考。 

宣德三年(1428),張以寧族孫張隆對此前刊行的張以寧詩文集進行匯總和補充,刻印《翠屏集》。根據陳璉所題序文,該本《翠屏集》“文則其子孟晦彚次,太史宋公景濂序之[31],詩則其門人國子博士石仲濂編次”,同時還收錄有張隆家藏的一部“使安南稿” [32]。全書共四卷。是爲宣德三年本《翠屏集》。這應是明代出現的第一部各體詩文兼備的張以寧別集,具有重要價值。惜宣德本今僅餘殘卷,無法了解其全貌。

此後張以寧曾孫張淮又於成化十六年(1480)重新刻印《翠屏集》,亦有四卷。此本即屬於這一版本。依前文所錄牌記可知成化本《翠屏集》同樣以石光霽編刊的三種張以寧別集爲基礎,又增加了張淮所藏的一部“家本”,刪減了因原刻板缺漏而遺失的部分內容。不過,因洪武諸本已佚,宣德三年本已殘,張淮此次增刪的具體內容已難知其詳[33]。 成化十六年後,《翠屏集》未再出現重編本,從內容和文本而言,成化本可謂是《翠屏集》的定本。

明代文獻著錄的《翠屏集》卷數每每參差不齊。如《國史經籍志》著錄爲三卷、《世善堂藏書目録》著錄爲“前後共十卷”、《內閣藏書目》著錄《翠屏集》爲“兩冊全”(卷數不詳)、《萬卷堂書目》則云有“《翠屏集》三卷”、《千頃堂書目》曰有“四卷”(且不包含《淮南集》和《南歸紀行》各一卷)等。至於文人筆記、方志等間接傳抄性質的記錄,著錄的卷數就更不一致,如陳鳴鶴《東越文苑》卷六稱《翠屏集》有“二十卷”、焦竑《玉堂叢語》卷五則曰此集有“數十卷”等[34]。說明當時曾有各種規模的《翠屏集》行世。它們的具體情況及其與洪武、宣德和成化間幾次刊行的《翠屏集》的關係都難以確定。而清代文獻著錄的《翠屏集》則比較整齊,幾乎均爲四卷,如《八千卷樓書目》《傳是樓書目》《善本書室藏書志》《皕宋樓藏書志》等皆是。其中宣德本、成化本、明清抄本和版本不明者皆有之[35]。這或可說明宣德、成化本等四卷本《翠屏集》在清代成爲流通較廣的張以寧別集,此前規模不等的各種版本則逐漸失傳。目前宣德本也僅剩殘卷,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已是唯一完整流傳至今的張以寧別集。

不過,考慮到張以寧詩文集的編刊過程和版本種類相當複雜,如需利用《翠屏集》研究張以寧其人其文及相關歷史問題,應以成化本《翠屏集》跟宣德三年本殘卷互相對照,同時適當參考明悠然齋抄本。此外還應關注《雅頌正音》等較早刊行的明代詩歌總集所收錄的張以寧詩與成化本《翠屏集》的差異,探究文本變異的可能因素,如此方能對張以寧其人其文有更準確的認識。

3.與其他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相比,此本的一個顯著特點是它附有《張氏至寶集挽詩》。《張氏至寶集挽詩》刊刻於弘治元年,一直單獨流傳。天一閣曾收藏該書[36],今上海圖書館也有藏本(索書號802214)。《翠屏集》與《張氏至寶集挽詩》何時合爲一書無法確定,但據《翠屏集》和《張氏至寶集》均鈐有宋筠藏印來看,最晚在宋氏收藏時,它們已被合而爲一了。

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和弘治元年本《張氏至寶集》刊行後,兩書原刻木版一直保存在一起,基本完整地流傳到清代。乾隆三十九年(1774),時任古田知縣的萬友正[37]對這兩種刻版的缺漏破損處加以修補,重新刊印了一版《翠屏集》[38],名之爲《翠屏全集》。該書包括成化本《翠屏集》和《張氏至寶集》的全部內容,又增加了萬友正《補刊翠屏張先生文序》和《明史·張以寧傳》,石光霽事跡也附於傳中,但刪去了《張氏至寶集》書首的楊澤序文。萬友正補刊本《翠屏全集》是史上內容最全的一版《翠屏集》。該本的補刻葉面在魚尾下鐫有“補”字標記,數量不多,且行款、版式都跟原版極爲相似,因此《翠屏全集》亦可謂是成化十六年(1480)版的一種再印本。這一補刊本在國內外圖書館如天一閣博物院(索書號:善3655)和日本內閣文庫(請求番號:316-0069)等均有收藏。

参考文献

[1]各卷卷端題作“前國子博士門人淮南石光霽編次,德慶州儒學訓導嗣孫張淮續編,德慶州儒學學正後學莆田黃紀訂定,德慶州判官後學閩泉莊楷校正”

[2]《張氏至寶集》校正者侯㫤(生卒年不詳),字允高,明代廣東曲江人。弘治間任古田縣知縣。

[3]明藍智《藍澗集》卷五《聞張志道學士旅櫬自安南回》,《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229冊,第874頁,台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版。

[4]見《四庫全書總目》上冊,中華書局,2003年,第1466頁。

[5]原書即作“于”。

[6]按,本書目錄中“七言律詩”部分的最後數首,在該卷正文中被獨立列爲“七言律詩拗體”類。

[7]宣德本殘卷現藏於南京圖書館,索書號GJ/KB1394。該本目錄及卷一、三、四均爲清抄本配補,僅卷二仍爲宣德刊本。

[8]石光霽,字仲濂,生卒年不詳,元末明初江淮省泰州人(今江蘇泰州)。張以寧弟子。洪武十三年以明經授國子學正,十七年進博士。著有《春秋鉤玄》。

[9]楊澤(1438-?),字商霖,浙江天台人。明成化八年(1472)進士。初授南刑部主事,後升福建屯田僉事,繼而擢升河南按察使,未到任而卒。

[10]按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於書末實應有明人趙瑤跋文,現存該版各《翠屏集》傳本均有此跋,獨此本未見,疑此本脫落該跋,其內容請參見“其他”部分第二條。

[11]按“芒”字此本缺佚,據國家圖書館藏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索書號09090)補。

[12]此字模糊不清,疑爲“盡”字。

[13]印文殘缺難辨,實際字數待考。

[14]見《國家圖書館藏稀見書目書志叢刊》第2冊,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7年版,第172頁。

[15]趙瑶(生卒年不詳),字德用,明代福建泉州府晉江縣人,成化十二年(1476)進士,曾任廣東提學僉事。

[16]按《皕宋樓藏書志》著錄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未云該書有趙瑤後序,但稱書末有“嗣孫張淮重刻跋”。而現在可見的各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都未見有張淮後序。不知該藏書志所云是否即爲趙瑤此序。見《皕宋樓藏書志》卷一一一別集類四五,《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九,清代卷第3冊, 第1252頁。另外,日本內閣文庫亦收藏有一部成化本十六年本《翠屏集》(請求番號:集016-0012),亦無趙瑤後序,且無書首宋濂序。疑因此兩序文恰爲成化本《翠屏集》首尾篇目而較易脫去所致。

[17]索書號08552。該本詳情請參見“按語”部分第二條。

[18]見《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傳第一百七十三文苑一,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24冊,第7316頁。

[19]張以寧通過出使安南的機會,將所作《<春秋>春王正月考》和若干詩文直接傳入安南;朝鮮王朝也曾有諸多研治經學者如成海應等,詳細研習過《<春秋>春王正月考》,見《研經齋全集》卷十三、卷二十一,而著名詩人黃胤錫、李學奎等,也都曾引用張以寧詩集句或次韻等,可見張以寧在文學上對朝鮮士人的影響。參見[朝鮮]成海應《研經堂全集·外集》卷十三《經解目》卷二十一《春王正月解》、[朝鮮]李學奎《洛下生集》第11冊《匏花屋集》《感事集句》,《韓國文集叢刊》第275、276、290冊,首爾,景仁出版社1992年版。而在日本,今靜嘉堂文庫和日本內閣文庫分別藏有一部明刊本《<春秋>春王正月考》和一部明成化本《翠屏集》,可謂是張以寧著作曾傳播至此的證明。此外日本、朝鮮對《通志堂經解》和《盛明百家詩》等的引入,則讓張以寧著作的傳播更加廣泛。此本陳璉序云“(張以寧著述)不惟中朝重之,四方舉重之矣”,說明張以寧著述的對外傳播在明初就已經廣爲人知了。

[20]明陳第《世善堂藏書目録》卷上著錄,注云:“張以寧使安南作。”《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四,明代卷第二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25頁。《千頃堂書目》第十七卷別集類,(清)黃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頁。”

[21]《千頃堂書目》第十七卷別集類,清黃虞稷撰,瞿鳳起、潘景鄭整理《千頃堂書目》,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年版,第449頁。

[22]明焦竑《玉堂叢語》卷一,中華書局《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6頁。

[23]张炬(生卒年不详),字孟晦.明洪武二十七年岁贡,官至刑部员外郎。

[24]參見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卷前《宋濂張先生翠屏集序》。

[25]卷三首葉題爲“門人國子博士淮南石光霽編次,國子學正甘復校正。”

[26]參見明悠然齋抄本《翠屏詩集》卷前陳南賓序,卷末石光霽後序。

[27]參見明悠然齋抄本《翠屏詩後集》卷末石光霽後序。

[28]張炬此次所攜的“詩文全集”跟洪武三年所輯本有何異同,目前無法確定。

[29]參見明悠然齋抄本《翠屏文集》卷前劉三吾序,卷末石光霽後序。

[30]目前國內外圖書館收藏的各種《翠屏詩集》或《翠屏張先生文集》等,據圖書館著錄及其內容幾乎均可確定爲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惟新加坡國立大學圖書館稱藏有一部“洪武間刻本《翠屏集》四卷”(索書號AC149 Zcl 1702),但據該館附注,各卷卷端均題有“德慶州儒學訓導嗣孫張淮續編,德慶州儒學學正後學莆田黃紀訂定,德慶州判官後學閩泉莊楷校正”,可知也應爲成化十六年刻本,或源自該版本。另外,該本在宋濂等人序文之後、目錄之前,還有“洪武三年太祖皇帝御賜詩序”“洪武三年御賜誥命”,此兩文本爲《張氏至寶集》內容。這是該本與其他現存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的顯著區別。

[31]按,陳璉此處所謂張孟晦匯次的文集,當即洪武二十七年石光霽從張炬所輯詩文集遴選部分文章而刊行的《翠屏文集》,但悠然齋抄本《翠屏文集》並無宋濂序文,與陳璉所言不合。因悠然齋抄本和宣德本《翠屏集》都已殘缺不全,暫時無法確定導致這一差異的具體原因。

[32]參見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所存宣德三年(1428)陳璉《翠屏張先生文集序》。

[33]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有部分詩文標題下以小字注有“新增”字樣,或即張淮此次補充的所謂“家本”。而刪除的篇目則較難考察。因前述明悠然齋藍格抄本《翠屏詩集》跟洪武間石光霽所刊張以寧翠屏三集的密切關係,將該書與今存成化十六年本《翠屏集》相對照,可發現成化本確實缺少前者的部分篇目,但無法確定這是否即爲張淮因“漏板”而省去的內容。

[34]參見《國史經籍志》卷五,《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五,明代卷第二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902頁;《內閣藏書目》卷三,《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四,明代卷第1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346頁;《萬卷堂書目》卷四,《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四,明代卷第1冊,第607頁;《世善堂書目》卷下,《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五,明代卷第二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42頁。弘治十二年刻本《東越文苑》,《元明史料筆記叢刊》本《玉堂叢語》,中華書局1981年版,第164頁。

[35]參見《八千卷樓書目》卷十六,明刊本;《傳是樓書目》,清道光八年味經書屋刊本;《皕宋樓藏書志》第一百一十一卷,別集類四五,《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八,清代卷第二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1251頁;《善本書室藏書志》卷三十五別集類,《宋元明清書目題跋叢刊》九,清代卷第3冊,中華書局2006年版,第829頁;《明史》卷九十七志七十五藝文四,中華書局1974年版,第8冊,第2461頁。不過,亦有例外者如《明史·藝文志》云有五卷。其或據明代書目、史料等抄錄而來,未實見其書,但五卷之說,卻也恰好符合今存明悠然齋抄本共有五卷的規模,則其說也可能確有根據。

[36]參見孟永林《黄裳藏天一阁藏书题跋辑释》,《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3年第3期。又,《天一閣書目》著錄《張氏至寶集》爲三魚尾,而本書所附者從三魚尾到單魚尾不等。

[37]萬友正(生卒年不詳),字瑞友,號虛舫,雲南大理府阿迷州(今雲南開遠)人。清雍正元年(1723)举人,曾任福建古田知縣等官。有《汗漫集》《虛舫剩集》等。

[38]參見萬友正《補刊翠屏張先生文集序》,國家圖書館藏 《萬端友先生虛舫剩集》,1942年鉛印本,索書號92861。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