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史话
典籍史话
《书志》|梁潇文《[至正]金陵新志》

  [至正]金陵新志

  中國國家圖書館 梁瀟文

  中國國家圖書館10602

  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0560

  《[至正]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張鉉纂修。元至正四年(1344)集慶路儒學溧陽州學溧水州學刻明正德十五年(1520)南京國子監重修本。三十二册。綫裝。

  【題著說明】卷端題“金陵新志卷之一”。著者據索元岱序補。

  【著者簡介】張鉉(生卒年不詳),字用鼎,浮光(今河南潢川)人。曾任陝西奉元路學古書院山長。其他事跡不詳。

  【内容】

  金陵地屬古揚州。战國楚威王七年(前333)灭越後始置金陵邑。秦始皇以楚金陵之地爲鄣郡,改金陵邑曰秣陵縣,治所在今江蘇江寧縣南五十里秣陵鎮。西漢元封二年(前109)改鄣郡爲丹陽郡,秣陵爲其屬縣。東漢建安十七年(212),孫權據有江東,徙治於此,改名建鄴,後又移治今江蘇南京。西晉武帝太康元年(280)滅吴,復名秣陵,又析爲建鄴、秣陵二縣,後因避晉愍帝司馬鄴諱,改稱建康,東晉、南朝皆都於此。隋開皇九年(589)平陳,省二縣並入江寧縣。唐至德二年(757)置江寧郡,以江寧縣爲郡治,乾元元年(758)改郡爲昇州。五代吴武義二年(920)昇爲金陵府,治所在上元縣(今江蘇南京市),南唐昇元元年(937)建都於此,改爲江寧府。北宋開寶八年(975)復爲昇州,天禧二年(1018)昇爲江寧府,南宋建炎三年(1129)改建康府。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爲建康路,屬浙江省。天歷二年(1329)改爲集慶路。至正十六年(1356),朱元璋攻佔集慶路,改名應天府,定爲南京[1]。

  書共十五卷。卷一地理圖攷各附圖後,包括《金陵山川封域緫圖》《南臺按治三省十道圖》《行臺察院公署圖》圖共二考《舊建康府城形勢圖》《集慶路治圖》錄事司附《益都路萬戶府鎮守地界圖》《江寧縣圖》《上元縣圖》《句容縣圖》《溧水州圖》《溧陽州圖》《路學新圖》《臺城古蹟圖》《冶城圖》《蔣山圖》《茅山圖》《大龍翔集慶寺圖》《曹南王祠堂圖》,共十八圖,每圖後有圖考。[2]卷二金陵通紀。卷三上中下金陵世年表,敘事上自周元王四年(前473),下至元至正三年(1343)。卷四疆域志,記歷代沿革、地爲都、地爲治所、地所屬國名、地所屬州名、地所屬郡名、地所置僑郡名、地所置府號、地所統縣名州名、歷代廢縣名、地所接四境、鎮市、街巷、坊里、鋪驛、道路、橋梁、津渡、堰埭、圩岸。卷五山川志,記山阜、岡領、江湖、溪澗、河港、溝瀆、池塘、井泉、諸水、礹洞、洲浦。卷六官守志,記歷代官制、本朝統屬官制、題名。卷七田賦志,記歷代沿革、本朝田土、貢賦、物產。卷八民俗志,記古今戶口、風俗。卷九學校志,記歷代學制沿革、置經籍、增學計、立義莊、設官、建書院、置縣學、祀先賢、歷代貢士、貢額、貢院、本朝學校、建設書院、州縣學、科第進士、儒籍。卷十兵防志,記歷代形勢、攻守、江防、營寨教場、尺籍、軍器、戰艦、本朝兵戍。卷十一祠祀志,記古郊廟、社稷、祠廟、宮觀、寺院。卷十二古蹟志,記城關、官署、第宅、陵墓、碑碣。卷十三上下人物志,記世譜郡姓、遊宦、封爵,列傳孝悌、節義、忠勳、治行、儒林、隱逸、耆舊、僊釋、方伎、列女。卷十四摭遺。卷十五論辨,記諸國論、奏議、辨攷。

  是書是延續《景定建康志》所作,在編纂體例上頗得《景定志》的精髓,《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云其“薈萃損益,本末燦然”[3],作爲南京地區流傳下來的唯一元代志書,是書使《景定志》採用的史志體得以延續,並影響到明代萬曆《應天府志》的纂修。是書所載內容比《景定志》更加細緻,爲後來當地修志積累了持續性的地方史料,清康熙時陳開虞修《江寧府志》即“仍宋《景定》、元《金陵》等志”[4],可以說,《金陵新志》是研究元代南京歷史地理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獻[5]。

  第一册、第二册卷一、二。第三至六册卷三上。第七至九册卷三中。第十册、十一册卷三下、卷四。第十二、十三册卷五。卷十四至十六册卷六。第十七册卷七。第十八册卷八、卷九。第十九至二十一册卷十、十一。第二十二至二十四册卷十二。第二十五至二十七册卷十三上。第二十八至三十册卷十三下。第三十一、三十二册卷十四、十五。

  【刊印者】至正四年集慶路儒學、溧陽州學、溧水州學以及明道書院分別刊刻,明代南京國子監繼承元集慶路儒學舊藏書版[6],於正德十五年重修。

  【行款版式】半葉九行,行十八字,小字雙行同。白口,左右雙邊,雙魚尾。部分版心上鐫字數(或鐫“正德十五年刊”“國子監正德十五年刊”“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刊”),中鐫“金陵新志”、卷數(序作“金陵新志序文”,目錄作“金陵新志總目”)及葉數,下鐫刻工姓名。版框24.2厘米×17.7厘米,開本29.9厘米×21.2厘米。

  【題名頁牌記】無。

  【刊寫題記】

  1.卷一葉二十刻“正德十五年國子監刊”。

  2.書末抄補刊寫題記:右《金陵新志》,首圖考,終辯論,共壹拾伍卷[7]。

  【刻工】版心下鐫刻工名。刻工有朱俊甫、吴君祥(君祥)、周震鄉、朱成、陳君佑、仲玉、中玉。單字刻工有吴、陳(陈)、涉、成、正、子、尤、方、仁、人、王、仲、中、張、之、焦、施(施刊)、劉(刘)、俊、河、新、鄭[8]、具、后。

  【避諱】無。

  【序跋附録】書前有索元岱作《金陵新志序》,次爲《抄錄脩志文移》,次爲張鉉自輯《脩志本末》,次爲《新舊志引用古今書目》,次爲《金陵新志緫目》。

  《金陵新志序》

  郡志之見於世者多矣,其間名是而實非、語此遺彼者比比[9]皆是。求其紀載有法、序事詳密、使人如身履其地而目撃其事者,則百不一二見焉。豈以其陵谷之變遷、事文之繁縟,故紀述有難詳與?不然,何其可觀者鮮若是哉!甲申春,浮光士張君鉉以其所撰《金陵新志》首藁見示,其《修志本末》略曰:“首爲圖攷,以著山川、郡邑形勢所存;次述通紀,以見歷代因革、古今大要;中爲表、志、譜、傳,所以極天人之際、究典章文物之歸;終以摭遺、論辨,所以綜言行得失之微,俻一書之旨;至其終又曰文摭。其實事從其綱,亦詳矣哉。”是年夏,集慶路將以是編鋟諸梓,上之臺,僉曰善,且以序見屬。辭不獲命,應之曰:“是編首藁固甞見之,而有以知其叙事之詳也。使其中皆然,豈不能使覽者如身履其地而目擊其事哉!予聞張君博物洽聞,而作事不苟,於是編也,容有始詳而終略者乎?”是夏四月初吉,奉直大夫江南諸道行御史臺都事索元岱序。

  《抄錄脩志文移》

  集慶路緫管府承奉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劄付:?監察御史索奉直呈:“甞謂陵谷之在霄壤,猶有變遷,州郡之閱古今,豈無囙革?倘遺文之或泯,奚往跡之能明?切觀《景定建康志》者,地理有圖,人物有傳,溪山之勝靡不載,風土之宜罔或遺,可以知羣賢出?之機,可以見六朝興亡之跡。爰稽故實,殊廣見聞。惜故板之不存,幸殘編之僅在。今不印證,乆必陸沉。如蒙將見在全書責付集慶路,令儒學從新繡梓,以廣其傳,不特可備觀覽於邦人,亦足以垂監戒於天下,其於風化,不爲無補”。呈乞,照詳施行。得此,施行間,又?集慶路申:“?儒學申准本學周教授關:‘甞謂郡有志書,所以考古今之沿革;政具方筞,所以驗風俗之盛衰。此季札過魯,得以考歷代之禮樂爲喜;夫子言夏殷之禮,亦以文獻不??爲恨。切見集慶一路,舊稱三吴都會,實爲名勝之邦。古今紀載、山川景物、英雄忠義之士,不一而??。至於志書,厯宋景定年至馬裕齋方行修輯完備。惜其舊板已經燒毁不存,而日近郡士戚光妄更舊志,率意塗竄,遂使名跡埋没無聞,志士莫不惋惜。今次莫若囙舊志之已成,增本朝之新創,重新繡梓印行,亦爲一代盛典,豈不韙與?’然此未敢擅便,申乞照詳。”得此申乞,照驗施行。憲臺依准所言,合下仰照驗,委官提調,於本路儒學錢粮内支撥刊板。先具委定職名,依准申臺。奉此。又准本路判官周奉訓牒呈。該准來牒,備奉憲臺劄付委自當職提調重刊《建康志》書等事。除依准外,切謂:“古者諸侯置史以紀國政,采詩以觀民風,此國有《史》《記》、詩有《國風》之所由也。後世州郡各爲志書,亦此之遺意。如欲述方册之舊聞,所合著朝廷之盛治。照得集慶爲江南要郡,自我朝混一,迨今六十八年,中間恩命之所加,風化之所被,臺察之設置,州郡之沿革,名宦之政績,人才之賢否,山川之變遷,風俗之移易,與夫忠臣、孝子、義夫、節婦,俱有闗於政教甚大,苟不廣其見聞,攷之事實,裒集成編,以續前志,歲月既久,漸致湮沉。如蒙以禮敦請名儒赴學討論編輯,以成其書,庶見國家政化之隆,臺察紀綱之重然。此牒請施行”。准此。行?本路儒學申准本學周教授、明道書院房山長關:“照得景定舊志已行刊雕在手,所有續纂新志非仗大手筆未易成就。近聞陝西儒官張用鼎,名鉉,學問老成,詞章典雅,必得其人,事能就緒。然非致禮幣詣門敦請,豈肯俯臨修纂?關請詳酌,合用禮物,以憑敦請施行。”准此。議備禮幣,移委本路判官周奉訓、周教授、房山長等,親詣寓所敦請。於至正三年五月初十日到局修纂,十月望成書,計壹拾伍卷,重行點校繕寫,當年十二月十二日,本路帥府判劉知事、王教授同於本局關領呈臺。至正四年三月内,本路照得近奉憲臺劄付爲刊修郡志事,行下各州司縣儒學院,務會集耆舊儒職人等講論搜集,申到置立衙門,經理田土,各各事蹟。移委判官周垚親賫禮幣,禮請到奉元路學古書院山長張鉉,纂成《金陵新志》壹拾伍卷,計壹拾叄册,發下本路儒學校正。去後回?状申:“本學王教授與學正方自謙、訓導陳顯曾等校正相同,如將前項新志刊板,緣實在學粮銷用不敷,宜從緫府從長?畫,分??刊造便益。”申乞照詳。得此,行下本路儒學,與録判王淵重行計料板物工價叅詳。張山長纂撰《金陵新志》壹拾叄册,儒學會集儒職校正相同,誠爲有補於將來,擬合刊板印行,以廣其傳。分??溧陽州學刊雕五卷,溧水州學、明道書院各刊三卷,本路儒學刊造二卷及序文、圖本[10],照依元料工物合用價錢,於各學院錢粮内除破。移委判官師珎、知事劉伯貞、司吏朱謙監督,併工刊雕,申覆憲臺照驗。當年五月内承奉江南諸道行御史臺令史孔淮承行劄付,該來申爲刊雕《金陵新志》板物價錢,共中統鈔壹伯肆拾叄定貳拾玖兩捌錢玖分九厘。送?照磨,所呈照算相同。憲臺合下仰照驗,依上施行。承此。

  臺府提調官掾職名: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御史中丞董守簡資善;御史中丞樊執敬朝散、索元岱奉直、石思讓奉議;令史艾宗勉、蔡茂正、劉孟琛、孔淮;督工校勘典吏陳以咸。

  集慶路緫管府:府判周垚奉訓、師珎承直;知事劉伯貞。

  臺府官掾職名:

  江南諸道行御史臺:御史大夫脫歡;御史中丞卜顏、董守簡,任擇善;侍御史沙班、馮思温、王紳;治書侍御史順昌、秦從德;經歷島剌沙、納速而丁;都事樊執敬、索元岱、石思讓;照磨趙儼、默好古;管勾郭汝能、蓋繼祖;監察御史阿思蘭不花、撒八兒禿、脫歡、僧奴、答失蠻、木八剌、太平、完者帖木兒、美里吉歹、買閭、完澤帖木兒、張思誠、王武、楊秩、張珪、王朶羅歹、李貞一、石思讓、王時可、哈海赤、壽昌、趙翔、常有恒、王永澄、丁好禮、楊惠;令史蔡茂正、費詵、房圭、趙瑄、任性善、蘇德信、劉孟琛、薩德彌實、孔淮、王鵬、也先帖木兒、李忠、梅友賢、艾宗勉、趙範、完者不花;通事伯顏;譯史阿沙、喜山、安住;知印寶柱、伯顏;宣使段汝舟、德壽、和尚、吴謙、普顏帖木兒、僧三不花、大悲奴、月忽難;典吏張梓、吴??恭、許鎬、欒敬直;庫子劉允、郝元良、薩都剌;察院書吏順僧、陳仲信、呂嗣祖、邵處義、周宗魯、慕完、楊旭、朱明實、劉偉、闥術、張弘、武瑛、高守中、耿權道、石允中、野仙忽都魯、邵忠、程伯榮、許瑞、呂謙、苑天常。

  集慶路緫管府:達魯花赤帖兒;緫管張塔海帖木兒;同知羅里;治中廉青山;府判周垚、師珎;推官高仲榮、劉忠;經歷牛明善;知事劉伯貞。

  《修志本末》

  前奉元路學古書院山長張鉉輯

  一古者九州有志尙矣,《書》存《禹貢》,《周》紀《軄方》,春秋諸侯有國史,漢以來郡國有圖志,圖志兼記事、記言之體,自山川物產、民俗政教、沿革廢置、是非善惡、灾祥禍福,無不當載。載而上之王朝,修爲通史,著爲經典,則褒貶之義見焉。金陵在《禹貢》爲揚州,歷代爲都、爲國、爲州、爲府,典章文物宜可攷徵,而陵谷變遷,事文散逸,自宋以來病之。今志略依景定辛酉周應合所修凡例,首爲圖攷,以著山川郡邑形勢所存;次述通紀,以見歷代因革、古今大要;中爲表、志、譜、傳,所以極天人之際,究典章文物之歸;終以摭遺、論辨,所以綜言行得失之微,備一書之旨。文摭其實,事從其綱,緫爲一十五卷,卷各有類,類例繁者析爲上中下卷,具如後錄。如其筆削,以俟君子。

  一金陵得名,自楚威王築城石頭,因山立號,始見史傳,而山川形勢,表然爲東南重鎮,則其來遠矣。上古帝王有建國朝會於斯,若雲陽氏之居雲陽建康、丹徒接界有雲陽嶺,詳見通紀,夏禹之會群神茅山詳見後山川志。周初太伯之國勾吴茅山,古名勾曲,形如勾己,勾轉爲句,句容以是得名,地近延陵、瀨渚,皆吴境也,春秋楚靈王之築城瀨渚見後古跡固城下,皆見史傳,而年世悠邈,事難詳究。今依《景定志》,以周元王四年己巳,越相范蠡築城長干爲金陵城邑之始,斷自是年,表其行事,迄今至正癸未,凡一千八百一十五年,損益舊聞,附著時事,首尾該涉,粗爲詳備,而春秋以前事蹟散見諸篇。文有錯互,覽者詳焉。

  一金陵圖志存者惟唐許嵩《建康實錄》、宋史正志《乾道志》、吴琚《慶元志》、周應合《景定志》,而刻板已亡,所見卷帙,類多訛缺,惟《景定志》五十卷用史例編纂,事類粲然,今志用爲凖式,叅以諸志異同之論,間附所聞,折衷其後。至於事文重泛,非關義例者,本志既已刊行,不復詳載。

  一古之學者,左圖右書,况郡國輿地之書,非圖何以審訂。至順初,元郡士戚光纂修續志,屏卻舊例,并去其圖,覽者病焉。今志一依舊例,以山川、城邑、官署、古跡次第爲圖,冠於卷首,而攷其沿革大要,各附圖左,以便觀覽。

  一晉之《乘》、楚之《檮杌》、魯之《春秋》,皆諸侯史也。《乘》《檮杌》缺亡,不可復知,以《春秋經傳》攷之,諸所記載,或承赴告,或述見聞,其事有關天下之故者,雖與魯無預,皆書於册若蔡、鄭會鄧,齊、鄭如紀,鷁退石隕、沙麓崩、郭亡之類,於魯無預,或非赴告,亦書,其非義之所存,及聞見所不逮者,雖本國事,亦或棄而不録若隠公元年傳舉不書之例,及隠、桓、莊、閔之《春秋》,其詞畧傳稱定哀之世多微辭之類,疑此皆非聖人筆削新意,史策舊章,固存斯義。修《景定志》者,用《春秋》《史記》法,述世、年二表,經以帝代,緯以時、地、人事,開卷瞭然,與《建康實録》相爲表裏,可謂良史。而戚氏譏其年世徒繁,封畫鮮述,所作《續志》悉芟去之,以論他郡邑可也,而非所以言建康。豈惟前代事蹟澷無統紀,亦將使昭代之典,闇而不彰,今不敢從,述世、年表悉依前例。

  一建康自至元丙子歸附,至今至正癸未,六十八年,典章沿革、民俗得失,視他郡宜多可紀,而官府文案兩經焚燬,故老晨星無從詢訪,古云“堂上遠於百里,堂下遠於千里”,言相去益遠,則見聞乖謬,情志益難遽通,况士民殊習,朝野異趍,偏辭隅論,故難據依。今自丙子前,雜稽史傳,歸附後用戚氏《續志》及路州司縣報至事跡,附以見聞可徵者,輯爲斯志。信以傳信,疑以傳疑,所謂埤毫芒於泰山,存十一於千百。篇帙既繁,不無缺謬,與我同志者,攷訂而附益之,深所願焉。

  一除圖考、通紀外,表、志諸篇各有叙,叙所以爲作之意。人物志析爲世譜、列傳,皆?前史,纂其名實,鉅細兼該,善惡畢著。傳末列有論贊,不敢晉越,惟《范蠡傳》前志用《吴越春秋》及《史記》傳文,辭頗蕪類,今略加潤色,明李綱所以說高宗之意蠡非王者之佐也,然金陵城邑,經始於蠡,六代建都,因其遺跡,故論者謂江左形勝,古今一也。范蠡用之佐勾踐,稱伯江淮,由微弱以致富強,孫皓、陳叔寳用之,則由強大而致覆亡,易於反掌,所謂無競維人,在德不在險者著矣。李綱說見末卷奏議。

  一歷代以來,碑銘、記頌、詩賦、論辨、樂府、叙贊諸作,已具周氏、戚氏二志,不復詳載,今輯其篇第,志於古跡卷中。其關涉攷證者,隨事附見。自餘文記郡、州、司、縣采録未完,郡庠續爲編輯,附於志末。

  一溪園先生周應合,宋末名儒,其修郡志,以馬制置光祖供給搜訪之勤,帥憲、運漕諸府幙官論辨攷訂之助,數月成書,猶多訛謬。鉉也曩因授徒來往是邦十五餘年,雖甞從諸縉紳先生遊覽商略得其大槩,而憂患之餘,學荒辭陋,誤膺郡聘,無能爲役。始自夏五月入局編纂,疲罄心思,凡六閱月,以仲冬朔旦繕寫成編,不敢上之大史,列於掌故,施之承學,或可資披證之萬一云。

  【批校題跋】原書卷三中葉百零八,卷四葉二十六、五十八,卷五葉七十七、八十三,卷八葉十六、十七,卷十一葉二十四、五十四、六十,卷十二葉十七、二十四、二十八至三十、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八、四十一、四十三、四十五,卷十三上葉十二、二十四,卷十三下葉三十五、八十四、八十九,卷十四葉四十九、六十一有佚名墨筆批注,皆爲補注音義。如卷四葉二十六“其寶貨則瑤琨琅?”,其上注“‘?’音‘師’,玉名”。卷十一葉二十四“其子偘書曰”,其上注“‘偘’音‘侃’”。卷十三上葉二十四“諓者”,其上注“‘諓’音‘賤’,巧言也”。

  【鈐印】

  第一册《金陵新志序》首葉鈐“兩朝實/錄撰修/官張玉書”“北京/圖書/館藏”“內翰金/壇蔣超/藏書印”“吴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及“愛日/精廬/藏書”朱文方印。《金陵新志總目》首葉鈐“曾藏張/月霄處”朱文長方印及“稽瑞樓”白文長方印。卷一葉二十鈐“人間/孤本”白文方印。

  其他册每册首卷首葉鈐“吴興劉氏/嘉業堂/藏書印”朱文方印。第二至四、九、十、十二至十五、十七至二十六、三十一册首卷首葉又鈐“劉承幹/字貞一/號翰怡”白文方印。第七、十二、十四、十八、二十五、三十一册首葉又鈐“兩朝實/錄撰修/官張玉書”朱文方印。

  此外,第十册內卷四卷端、第十九册內卷十一卷端鈐“兩朝實/錄撰修/官張玉書”朱文方印,第三十二册內卷十五末葉自下而上鈐“恬裕/齋藏”朱文方印書印、“瞿氏鑒/藏金石記”白文長方印、“伯郊所藏/善本方志”朱文長方印、“吴興/徐氏”白文方印。

  【書目著録】

  1.陳揆《稽瑞樓書目》著錄。曰:“《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刻,二十册。”[11]

  2.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一著錄。記:“《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刊本。題‘前奉元路學古書院山長張鉉輯’,有索元岱序。書成於至正三年,明年本路儒學刊板。首列《修志文移》《修志本末》及《引用書目》。此猶原本也,舊藏金壇蔣氏,卷首有‘內翰金壇蔣超藏書’朱記。”[12]

  3.《嘉業堂藏書志》卷二著錄。記:“《金陵新志》十五卷。元刻本……是志輯於至正三年,六閱月成書。四年,由溧陽州學、溧水州學、明道書院暨集慶路儒學合刊而成……明正德十五年,國子監補刊若干。嘉靖修《南雍志》時,其版尚存。卷中補刊,字體有類嘉靖以下者,必其後復經修補也……每半葉九行,行十八自。版心上記字數,下列刻工朱俊甫、吴君祥等姓名,或僅刻一字。末有‘金陵新志首圖考終辨論共壹拾伍’一行,惜其後脫佚……有‘稽瑞樓’‘內翰金壇蔣超藏書印’‘兩朝實錄撰修官張玉書’‘愛日精廬藏書’‘曾藏張月霄處’諸記。按《愛日精廬藏書志》,此書爲陳眉公舊藏,卷首有眉公印。遍檢無之,蓋鈐於副葉,已脫落佚矣。(董稿)”[13]

  4.《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江蘇省部分著錄[14]。

  5.《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地理類一方志部分著錄,編號8445。

  6.《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史部地理類著錄。

  【遞藏】

  1.蔣超(1625—1673),字虎臣,號綏庵,又號華陽山人,江蘇金壇(今屬江蘇常州)人。清順治四年(1647)進士第三名,歷官翰林院修撰、順天府提督學政,以病辭官歸鄉。著有《綏庵詩稿》。

  2.張玉書(1642—1711),字素存,號潤甫,江蘇丹徒(今屬江蘇鎮江)人。清順治十八年(1661)進士。康熙三年(1664)授翰林院編修,十五年授翰林院侍講,二十年遷內閣學士,二十三年遷刑部尚書。官至文華殿大學士,加太子太保,卒謚文貞。曾參與纂修《平定朔漠方略》《康熙字典》等。著有《張文貞公集》。

  2.陳揆(1789—1825),字子準,江蘇常熟人。清代諸生。藏書處稱稽瑞樓,著有《稽瑞樓書目》《虞邑遺文錄》等。

  3.張金吾(1787—1829),見前《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0459。

  4.瞿紹基(1772—1836),見前《國家珍貴古籍名錄》00459。

  5.劉承幹(1881—1963),字貞一,號翰怡,別署求恕居士,晚年自稱嘉業老人,浙江吴興(今屬浙江湖州)人。清代諸生。1920年建藏書樓,1924年落成,因溥仪賜“欽若嘉業”匾而名“嘉業藏書樓”。精校刻印《嘉業堂叢書》《吴興叢書》等。著有《嘉業堂藏書日記鈔》。

  6.徐文坰(1913—2002),字伯郊,浙江吴興(今屬浙江湖州)人,文物鑒定大家、收藏家徐森玉長子。1951年受中央委託,加入“香港秘密小組”,進行海外文物的收購、搶救工作。

  【其他】

  1.卷內有少量抄配,卷一葉六十一、六十二,卷三上葉八十一、卷三中葉三十四、葉一百、一百零一,卷三下葉八,卷四葉七十一、七十二,卷五葉六、葉十六至十八、葉六十一、六十二,卷七葉三十一至三十五,卷九葉二十九、三十,卷十一葉三十五、三十六、葉六十五、六十六、葉七十七、七十八,卷十二葉一至五、葉一百零五,卷十三上《世譜》葉二十九、《列傳》葉二十一、二十二、葉五十九、六十、葉七十六至八十二,卷十三下葉一至五、葉五十一、五十二,卷十四葉九、十、葉六十七、六十八。

  2.偶有缺葉,卷四葉一至十七,葉七十三、卷十五末葉。

  【按語】

  1.此本卷一葉二十刻“正德十五年國子監刊”,且部分版心上刻“正德十五年刊”“國子監正德十五年刊”“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刊”。又按本書《修志文移》載“分派溧陽州學刊雕五卷,溧水州學、明道書院各刊三卷,本路儒學刊造二卷及序文、圖本”,知明道書院亦參與此書刊刻。但《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北京圖書館古籍善本書目》都著錄爲“元至正四年(1344)集慶路儒學溧陽州學溧水州學刻明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重修本”,並不及明道書院。按本書《修志文移》所記,此書或應著錄爲“元至正四年(1344)集慶路儒學溧陽州學溧水州學明道書院刻明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重修本”。

  2.國家圖書館另藏有元至正四年刻殘本(索書號A00109),前三卷脫佚不存。此本半葉九行,行十八字,白口,左右雙邊,雙魚尾。版心上鐫字數,中鐫書名、卷數及葉數,下鐫刊工名。據《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此書未鈐藏章,裝幀古舊,當是清內閣大庫書”[15]。

  將正德重修本與至正本相比對,二者行款版式基本一致,惟前者部分版心上有刻“正德十五年刊”“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刊”等字樣,後者同一葉則版心上刻字數,版心下刻刊工姓名,也有不刻字者。如卷五葉四十九正德重修本版心上鐫“正德十五年南京國子監刊”,而至正本該葉版心上則不刻字,版心下有刻工姓名“仲玉”;卷十三上《列傳》葉九、葉十正德重修本版心上刻“正德十五年刊”,而至正本該葉版心上刻字數、版心下鐫刻工“方”。

  3.《嘉業堂藏書志》記“卷中補刊,字體有類嘉靖以下者,必其後復經修補也。”又據潘景鄭《著硯樓書跋》“元刻金陵新志”條云:“斯志刊成於至正四年…明初,板入南雍,至嘉靖時,《南雍志》載存板千一百六十四面,蓋所失不及什一焉。此本亦明代所印,間有正德十五年補刊之葉,元刻亦多漫漶,審爲嘉靖時印本無疑”[16]。今核此元刻正德重修本,確有部分版面字體迥異,所闕字以墨釘代替,且版框多四周單邊(卷三數葉有此現象,如卷三中一百零六葉),或即所謂“類嘉靖以下者”。可知至嘉靖時書版多有損壞,或許又經修補。

  3.此本有張金吾鈐印,《愛日精廬藏書志》卷十六記“《金陵新志》十五卷元至正刊本,陳眉公藏書。元前奉元路學古書院山長張鉉輯。卷首有麋公印記”[17]。《嘉業堂藏書志》言眉公印記“遍檢無之,蓋鈐於副葉,已脫落佚矣”,今核此書,確無陳繼儒鈐印,不知張氏著錄是否即此書。又《嘉業堂藏書日記抄》載“1913年十月初一日”條記:“錢長美來,與購精刻《香草堂詩略》…元槧明修《金陵新志》元張鉉著。”[18]知劉承幹於1913年得到此書。

  注释

  [1]史爲樂主編《中國歷史地名大辭典》,“昇州”條、“金陵”條、“江寧府”條、“建康府”條、“集慶路”條,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5年版,第418頁、第1610頁、第1079頁、第1716頁、第2575頁。

  [2]此本《集慶路治圖》《路學新圖》《臺城古跡圖》《冶城圖》《蔣山圖》《大龍翔集慶寺圖》《曹南王祠堂圖》皆已脫佚不存。此外,卷一正文在《行臺察院圖考》和《府城形勢圖》之間有一《集慶□城之圖》《溧陽州圖》後還有《重建貢院之圖》,此二圖並不在此書目錄之中。

  [3]紀昀等纂修《四庫全書總目提要》卷六十八《史部》二十四,清乾隆武英殿刻本,國家圖書館藏(索書號A02573),葉三十四。

  [4]呂燕昭纂修《新修江寧府志·自序》,清嘉慶十六年(1811)刻本,國家圖書館藏(索書號地220.13/135)。

  [5]可參見王會豪等點校《至正金陵新志·前言》,第4—5頁。

  [6]《南廱志》記:“《金陵新志》十五卷,存者一千一百六十四面,壞板九十二面。”該書是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時任國子監祭酒黃佐撰寫的南京國子監掌故之書。見黄佐《南廱志》卷十八,明嘉靖刻隆慶增修本,南京圖書館藏(索書號GJ/EB/117607),葉三十八。

  [7]此後缺一葉,爲刻書銜名,北京大學藏本(索書號SB/4675)保存完好。

  [8]原書作“郑”。

  [9]原書作“比此”,疑誤。

  [10]按溧陽州學刊雕五卷,溧水州學、明道書院各刊三卷,本路儒學刊造二卷,總共才十三卷,《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金陵新志”條記“各刊三卷”,“三”疑是“四”之誤。《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金元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9頁。

  [11]陳揆《稽瑞樓書目》,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121頁。

  [12]瞿鏞《鐵琴銅劍樓藏書目錄》卷十一,中華書局1990年版,第171頁。

  [13]繆荃孫等撰、吴格點校《嘉業堂藏書志》卷二,復旦大學出版社1997年版,第309頁。按此書前言,《藏書志》初由繆荃孫主其事,1919年秋稿具雛形。20年代初,劉承幹取繆氏未竟之稿,延吴昌綬續撰,新撰者五十一篇,多錄各書序跋。其後,董康在繆、吴二人的基礎上再次續撰,加入劉氏後來所收之書。《藏書志》經繆、吴、董三人先後編撰,並非定稿,劉承幹本人又略加修改,增入自撰解題十餘則,稿本今藏復旦大學圖書館。爲方便比較研究,此整理本在各條下注明“繆稿”“吴稿”“董稿”字樣。另外,上海圖書館藏有一董稿底本,其中有諸稿所無者,又輯爲《藏書志補》一卷。

  [14]《中國地方志聯合目錄》,中華書局1985年版,第310頁。

  [15]《中華再造善本總目提要(金元編)》,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年版,第1009頁。

  [16]潘景鄭《著硯樓書跋》,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版,第100頁。

  [17]張金吾《愛日精廬藏書志》卷十六,清光緒十三年(1887)吴縣靈芬閣集字版校印本。

  [18]劉承幹《嘉業堂藏書日記抄》,1913年十月初一日,鳳凰出版社2016年版,第120頁。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