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史话
典籍史话
荐书 |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伤寒论》

  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伤寒论

  编著者:(汉)张仲景 著 刘力红 解读

  书号:ISBN978-7-5013-6204-2(精装)

  ISBN 978-7-5013-7530-1(平装)

  开本:1/16

  出版时间:2022年6月

  内容简介

  《伤寒论》为汉代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被历代奉为中医的经典著作。该书所运用的辨证论治原则和方法,确立了中医诊治疾病的规范;所记述的理法方药相结合的辨治经验,对中医临证医学的发展影响极其深远;所记载的大量复方,组方严谨,疗效显著,被后世称作“众方之祖”。

  本书导读部分主要介绍了张仲景的生平、《伤寒论》流传过程以及《伤寒论》体现的六经八纲、辨证论治等医学思想与时代价值;正文部分以明代赵开美翻刻的宋本《伤寒论》为底本,充分吸收古今中外各医家如成无己、张志聪、徐大椿、黄元御、郑钦安、丹波元简、刘渡舟、钱超尘等对《伤寒论》的研究注解并结合实践经验,给予《伤寒论》以全新的解读,体现这部医学经典划时代的价值和历史贡献。

  作者简介

  刘力红,男,1958年生。现任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理事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中医药委员会副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董事。曾就读于广西中医学院、成都中医学院、南京中医学院,1992年获医学博士学位,2002年-2003年于清华大学人文学院访问一年,除院校教育师从陈治恒、陈亦人等老师外,还先后师承李阳波、邓铁涛等,2006年拜于钦安卢氏门下,依于卢崇汉师习医。2015年师从杨真海先生,修习黄帝内针。因著作《思考中医》,主编《中医名家绝学真传》,整理出版《黄帝内针》及长期以来不遗余力地挖掘民间优秀中医流派,弘播传统文化及中医理念影响及于海内外。著名中医药学家邓铁涛教授高度评价刘力红博士对中医的贡献,赞曰:“吾道不孤,后继有人矣。”

  导读节选

  知常达变

  上述反映人与天地四时相应的脉,可以称为常脉或平人脉,是人体健康的重要标志。而知常则能达变,如果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常脉,那么辨识常脉以外的变脉就非难事了。而辨识变脉,也就能够了知人的异常或病变状态。宋本《伤寒论》之所以会将《辨脉法》《平脉法》置于论首,这应该是重要的原因之一。而六经病篇的每一篇篇题,在“病”之后皆贯以“脉”,如《辨太阳病脉证并治》《辨阳明病脉证并治》《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等,这都说明了脉对于判断人处于常态(平人或不病态)或异常态(非平人或病态)是非常方便的途径或手段。

  由上述可知,《伤寒论》之所以将脉摆在这样重要的位置,是因为脉能方便而客观地反映疾病所处的位与性,从而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如《辨脉法第一》开首说:“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脉沉、涩、弱、弦、微,此名阴也。”这里的阴阳既包括了六经的病位(病变所处的具体六经位置),如病在表还是在里,在三阳还是三阴,更详尽一些,是在太阳还是阳明,或者是在少阴还是厥阴等;也包括了病性,如病属虚还是属实,属寒还是属热等。具体来说,浮与沉主要反映病位的在表在里,脉浮为病在表,属阳;脉沉为病在里,属阴。而大、数、动、滑及涩、弱、弦、微主要反映病性的属寒属热、属虚属实,其中脉大、数、动、滑多反映病性为热、为实,属阳;脉涩、弱、弦、微多反映病性为寒、为虚,属阴。这样便构成了阳统表、热、实,阴统里、寒、虚的所谓八纲的格局。由于阴阳的相对性,三阳虽主表、热、实,三阴虽主里、寒、虚,然而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故三阳之中不乏里、寒、虚,三阴之中不乏表、热、实。以太阳病篇为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可说应有尽有。由此可知,六经与八纲今虽辟为两大辨证体系,但其实是不可分的。

  内页欣赏

  目 录

  导读 ( 1 )

  一、《伤寒论》作者及流布概况( 1 )

  二、《伤寒论》述要( 17 )

  三、本书凡例( 34 )

  伤寒论 ( 37 )

  刻仲景全书序( 37 )

  伤寒论序(41 )

  伤寒卒病论集( 43 )

  医林列传( 50 )

  伤寒论卷第一( 53 )

  辨脉法第一( 53 )

  平脉法第二( 78 )

  伤寒论卷第二(113)

  伤寒例第三(113)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147)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57)

  伤寒论卷第三(195)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195)

  伤寒论卷第四(269)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269)

  伤寒论卷第五(321)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321)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376)

  伤寒论卷第六(383)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383)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392)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424)

  伤寒论卷第七(457)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457)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第十四(465)

  辨不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五(472)

  辨可发汗病脉证并治第十六(485)

  伤寒论卷第八(511)

  辨发汗后病脉证并治第十七(511)

  辨不可吐第十八(531)

  辨可吐第十九(533)

  伤寒论卷第九(537)

  辨不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537)

  辨可下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一(561)

  伤寒论卷第十(587)

  辨发汗吐下后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587)

  伤寒论后序(627)

  方剂索引(629)

  主要参考文献 (633)

  弘文

  (转自“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