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史话
典籍史话
荐书 | 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志·史部

  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古籍善本书志·史部

  (海外中华古籍书志书目丛刊系列图书)

  樊长远 编著

  ISBN:978-7-5013-6966-9

  出版时间:2022年3月

  内容简介

  本书为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藏中文史部古籍善本共244种的目录及书志提要。每篇提要不仅详列该书作者、卷帙、版本、序跋、凡例、板框、行款、名人校跋及附录等信息,同时对作者生平、每卷内容及序跋凡例内容等均作介绍,尤其是对该书版本始末、递刻源流及先后印本情况进行了介绍和考证,并有海内外各大公藏机构收藏情况,《四库全书总目》《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等重要古籍目录的著录情况,同时附有该书递藏印鉴、名人批校、扉页牌记、纸墨字体等义项的详细介绍。全书配有珍贵书影,书后附有书名、作者索引及版本、馆藏索书号索引。本书内涵丰富而详尽,它综合了目录版本学研究、鉴定所需要的各类信息,其著录义项之详尽、著述与考证丰富严谨,尽可能地为读者提供了想从书中了解的信息,即使未见原书,也能了然在胸,是一部难得的版本目录学参考书。

  作者简介

  樊长远,北京大学中文系古文献学博士,2010年入职国家图书馆,现任古籍馆普通古籍组组长,从事古籍整理、编目及版本目录学研究,发表论文多篇。参与国家社科重大项目“国家图书馆藏未刊稿整理与研究”,整理《黄陶楼先生日记》《张叔未日记》《笘誃日记》等古籍多种。

  序 跋

  古籍回歸故里 功德澤被千秋(代序)

  “史在他邦,文歸海外”,這是鄭振鐸先生面對中華古籍流失海外時的慨嘆。流傳海外的珍貴典籍,無論是文化交流、贈送、交換、販售,還是被掠奪、偷運,抑或是遭非法交易、走私等,都因其具備極高的文物價值和文獻價值,而爲海外所看重。因此,其中多珍善版本,甚而還有不少是孤本秘笈。據估算,海外中文古籍收藏數量超過三百萬册件,北美、歐洲、亞洲等許多大型圖書館、博物館和私人機構、寺廟等都收藏有中文古籍。甲骨、竹木簡、敦煌西域遺書、宋元明清善本、拓本輿圖和中國少數民族古籍等,在海外都有珍稀孤罕的藏品。

  中華文化綿延五千年,是全世界唯一没有中斷的古老文明,其重要載體就是留存於世的浩瀚典籍。存藏於海外的典籍,同樣是中華燦爛輝煌文化的重要見證,是釐清中華文明發展脉絡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要促成中華民族最重要的智慧成果歸於完璧、傳承中華文化優秀成果,就必須高度重視海外古籍回歸工作。

  一九四九年以來,黨中央、國務院始終高度重視海外中華古籍的回歸與保護工作。一九八一年中共中央在《關於整理我國古籍的指示》中,明確指出“通過各種辦法争取弄回來,或者複製回來,同時要有系統地翻印一批珍本、善本”。二〇〇七年,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强古籍保護工作的意見》,指出要“加强與國際文化組織和海外圖書館、博物館的合作,對海外收藏的中華古籍進行登記、建檔”。同年“中華古籍保護計劃”正式啓動,中國國家圖書館加挂“國家古籍保護中心”牌子,負責牽頭與海外藏書機構合作,制訂計劃,有步驟地開展海外古籍調查工作,摸清各國藏書情况,建立《國家珍貴古籍名録》(海外卷)。二〇一一年文化部頒布《關於進一步加强古籍保護工作的通知》,指出“要繼續積極開展國際合作,調查中華古籍在世界各地的存藏情况,

  促進海外中華古籍以數字化方式回歸”。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要求,半個世紀以來,海外中華古籍的回歸工作一直在不斷推進,并取得了一系列的重要成果。一九五五年和一九六五年,在周恩來總理親切關懷和支持下,中國國家圖書館兩度從香港購藏陳清華舊藏珍籍;二〇〇四年,又實現了第三批陳清華海外遺珍的回歸。二〇一〇年,在國際學者和學術機構的幫助下,中國國家圖書館在館網上建立了海外中文古籍專題網站,發布了“哈佛燕京圖書館藏中文善本特藏資源庫”。二〇一三年,北京大學中國古文獻研究中心團隊所承擔的《日本宮内廳書陵部所藏宋元本漢籍叢刊》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二〇一三年五月、二〇一四年七月,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分别影印出版了《哈佛燕京圖書館藏〈永樂大典〉》《普林斯頓大學東亞圖書館藏〈永樂大典〉》;二〇一四年日本大倉汲古館藏書整體入藏北京大學圖書館。這些不同形式的海外古籍回歸,均有利於學術研究,促進了中外文化交流。但總體説來,這些僅係海外古籍中的極少部分,絶大多數仍沉眠於海外藏書機構或藏家手中,國人無緣得見。

  在海外中華古籍實物回歸、數字化回歸、影印出版等幾種方式中,採取以影印出版的方式永久保存承載華夏文明的中華古籍特藏,是古籍再生性保護的重要手段,是繼絶存真、保存典籍的有效方式,也是傳本揚學、惠及士林的最佳方式,它不僅有利於珍本文獻原件的保存和保護,更有利於文獻的利用和學術研究,而且也有效地解决了古籍保護與利用之間的矛盾。與實物回歸相比較,影印出版的方式更爲快捷,規模也更大。

  爲進一步做好海外中華古籍的回歸工作,二〇一四年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彙集相關領域專家、國外出版機構、出版工作者等多方力量,在已有工作的基礎上,整合資源、有序推進,策劃啓動了“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海外中華古籍珍本叢刊”兩大海外中華古籍回歸項目。“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編纂出版海外圖書館、博物館、書店等單位或個人所藏中華古籍新編書目、歷史目録、專題書目、研究書志書目、藏書志、圖録等;“海外中華古籍珍本叢刊”則以影印的方式,按專題或收藏機構系統整理出版海外圖書館或個人存藏的善本文獻、書籍檔案,對具有典型性、文物性、資料性和藝術性的古籍則採用仿真影印的形式出版;希望通過“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海外中華古籍珍本叢刊”的持續出版,促進海外古籍的影印回歸。

  “海外中華古籍書志書目叢刊”“海外中華古籍珍本叢刊”編纂出版項目作爲“中華古籍保護計劃”的一部分,它的實施對保存保護中華傳統典籍、推進海外散藏文獻爲學界利用、促進學術研究深入開展均具有重要意義,也必將極大促進中外文化交流的實質性拓展。

  是爲序。

  國家古籍保護中心(中國國家圖書館)

  二〇一五年三月

  

  樊長遠博士所撰《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史部》就要付印了,我的心中充滿了難以言表的喜悦!這是繼《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集部》《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叢部》和《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之後,由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出版的又一部芝大圖書館中文善本的書志。這部書志是樊長遠先生的力作,也是芝大圖書館、芝大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Creel Center for Chinese Paleography)和中國國家圖書館通力合作的又一成果。

  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始建於1936年。是年,芝加哥大學校長聘請青年學者顧立雅(Herrlee G. Creel)先生來芝加哥大學開設中國研究項目與課程,此爲東亞研究學科(時稱遠東研究)在芝大之發軔。顧先生到芝大教書的同年即創辦了遠東圖書館(今東亞圖書館)。

  芝大東亞圖書館中文古籍善本的主要來源有四:一是建館之初的系統採購。顧立雅在1938年從洛克菲勒基金會申請到一筆五年的購書經費,通過有專門爲海外圖書館服務業務的北平大同書店,採購了大量中文圖書。1939—1940年間,顧立雅到中國訪學。期間,經大同書店協助,又一次購買了近七千册圖書。這些建館初期的采購包括大量綫裝古籍,特别是地方志,其中不乏明代和清初的善本。二是從芝加哥紐伯瑞圖書館(Newberry Library)收購的勞費爾二十世紀初在華考察(expedition)期間所購圖書。貝托爾德·勞費爾(Berthold Laufer)是在美國聲名卓著的第一代漢學家。1908—1934年間在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The Field 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先後任亞洲民族學部的助理主任和亞洲人類學部的主任。勞費爾在1908—1910年間去中國考察三年,爲新組建的菲爾德博物館亞洲民族學部搜集購買藏品,同時亦受芝加哥兩所私立研究圖書館之托在中國搜求購買圖書。其中,勞費爾當年給紐伯瑞圖書館購得的一千餘種兩萬餘册圖書中的大部在1943—1944年間轉售給了芝加哥大學遠東圖書館。這批含有中、日、藏、滿、蒙古五種語言圖書中的大部分爲中文古籍,包括許多善本。三是老館長錢存訓先生主持館務時期不斷採進的。錢先生是國際著名的中國圖書史、印刷史專家。1947年受邀來芝大做中文編目。1949年被聘爲遠東圖書館館長,主持館務一直到他1978年退休。據錢老回憶,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及六十年代間,清刻本以平均每册十餘美分,明刻本也不過以每册二至四美元的價格即可從中國臺灣、香港,以及日本等地購入;四是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末收購的李宗侗先生的部分藏書。李宗侗是清末重臣李鴻藻之孫,曾任清室善後委員會顧問及故宫博物院秘書長。1948年隨故宫文物遷臺,後爲臺灣大學歷史系教授,與錢老相識。所購李氏藏書除明清刻本外,還有一些清代稿抄本。

  對館藏中文古籍的揭示,始於編目著録。芝大東亞館的這項工作從1947年錢存訓先生受邀來館始,多年來都在進行着,各届主持館務的前任和負責與參與中文編目的同仁們爲此貢獻良多。最初的著録是記録在一張張3×5英寸的標準卡片上的,上面的羅馬拼音或英文一般是由打字機打印,而中文信息則常常是手工抄録的。隨着技術的進步,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本館作爲研究圖書館組織(The Research Libraries Group, 簡稱RLG)的成員,開始使用該組織創製的中、日、韓文終端、軟件與鍵盤進行中文編目,并在九十年代參加了由RLG主持的編製中文善本國際聯合目録的項目。通過這個項目,不但實現了館藏中文善本的機讀編目,而且有效地提高了善本編目的質量。遵循該項目製定的善本機讀目録編目規則,新的著録除包括善本的書名、著者、卷數、年代、出版地等信息,還增添了對如行款、版框、版心和一些其他相關特徵的描述。

  目録之學在中國源遠流長。自西漢劉向、劉歆編撰《别録》《七略》始,凡兩千餘年。而書志之體例雖較晚出,然其對所收之書描述較爲詳盡,又輔以審核考訂,故爲傳統目録學的最高形制。由樊長遠先生撰寫的《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史部》收録史部善本244部。樊先生不但是中文古籍和文獻學方向博士,而且多年來在中國國家圖書館從事中文古籍編目與研究,學養厚實,經驗豐富。他通過我館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合作項目,來館訪問一年時間,便以超過平均每個工作日一種善本書志的速度完成了史部書志的初稿,反映出他扎實的學術研究功底和過人的工作效率。這樣的效率既有賴於他的異常勤奮和認真,又得益於他對中文善本、古籍文獻和各種相關目録瞭解的廣度與深度,以及他掌握各種相關資源與工具的嫻熟程度。這些資源既包括紙本的工具書、中文古籍和善本目録、相關的研究專著,也包括各類數字資源,如相關的資料庫、綫上聯合目録特别是古籍和善本目録、各主要圖書館的網上目録、中文善本和古籍的書影以及能查到的關於某古籍的相關研究成果。想起那段日子,大凡善本開館之日,樊先生必一早來館,充分利用開館時間提書閲覽,而查找、研究、比對、分析和寫作,包括有時與遠在北京的同事們商討則常常是在晚間和周末進行的。

  本書志以傳統分類法爲基礎,在史部之下對所收善本依内容細分,再配以書名、著者、版本和館藏索書號索引,使之成爲揭示館藏史部善本方便而可靠的工具書。雖然此前本館善本大多已收録在芝大圖書館的機讀目録中,但當有讀者想要瞭解館藏中文史部善本的全貌或其中某一類在本館的收藏時則并不方便,對此這本書志提供了直截了當又全面可靠的查找方法與答案。它不僅將本館史部善本盡括其中,而且便利檢索。編撰者採傳統書志之制,又參照、汲取了近年來所出善本書志之成例,對每書均詳細描述版式及物理特徵,包括序跋、刻工及所見鈐印,又考訂作者及撰著、刊刻之緣由,版刻、印刷之年代,并對初印、後印、遞修、增補、翻刻等加以區分,還時有與其他版本異同的比對,向讀者提供了詳盡的目録學資料。因此,本書志也可視作有助於研究者詳細瞭解本館史部每一種善本的研究指南。

  史部書志所揭示的雖然衹是本館善本的一部分,但其中也有一些世所罕見的孤本、珍本,如明萬曆汪正芳刻本《彙戰國史綱衍義》、萬曆四十七年刻本《史漢合鈔》、萬曆刻本《靈源紀》及清營造司編清抄本《清代匠作則例》等。

  芝大中文善本書志項目的開展與此書志的編製是有關各方通力合作的成果。這裏首先要感謝中國國家圖書館,特别是張志清副館長對此合作項目的大力支持。更要感謝芝加哥大學東亞語言文明系資深教授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和夏德安(Donald Harper)先生,他們不但通過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資助了這次訪學,并且是樊博士訪學的東道教員(Faculty Host)。中國國家圖書館也提供了贊助。没有芝大顧立雅中心和中國國家圖書館的全力支持,就不可能有此項目的開展和這本書志的撰寫與完成。我的同仁錢孝文先生爲本書志精心拍攝了書影,中國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張愛芳、代坤、張慧霞、王若舟爲書志的早日出版盡心竭力,在此一并申謝。

  周原

  二〇二一年初秋

  後記

  北美所藏中文古籍的整理研究工作始於二十世紀,王重民、袁同禮二先生《美國國會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録》及屈萬里先生《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中文善本書志》可謂先驅。近三十年來,一方面中文善本國際聯合目録以北美收藏機構爲主進行了中文古籍目録的整合,一方面美國國會圖書館、哈佛大學、伯克萊加州大學、俄亥俄州立大學、斯坦福大學,以及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等收藏機構陸續進行書志、書録的撰寫,經過幾十年的積纍,海外中文古籍的信息愈加詳盡準確。我國則於2007年啓動“中華古籍保護計劃”,在全國範圍内進行古籍普查、珍貴古籍名録申報評審等工作。2011年,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下發進一步加强古籍保護的通知,其中提到“加快海外古籍調查,加强國際交流與合作”。隨後兩年,海外中華古籍的調查工作不斷取得新的進展。中國國家圖書館與美國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合作的善本書志項目,就是海外中華古籍調查工作的成果之一。

  幾年前,張寶三教授即專門赴芝大從事館藏經部善本的研究,爲該館撰寫了《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經部》;後來,在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周原館長和中國國家圖書館張志清副館長的支持下,2014—2015年間,李文潔老師赴芝大訪學,撰成《美國芝加哥大學圖書館藏中文古籍善本書志·集部》及《叢部》,上述三種書志均已出版;2017—2018年間,國家古籍保護中心辦公室的洪琰老師應邀赴芝大,爲該館編寫了館藏古籍總目。2018—2019年,我有幸奉派到芝大交流,接續文潔,撰寫史部善本書志。

  書志的撰寫體例是周館長、張寶三教授、李文潔老師反復討論以後確定的。每一條書志分爲著録、考訂、存藏三部分,重在反映原書面貌及特徵、説明版本依據及修訂增補始末。除了參考前輩、時賢已有的各項成果外,仰賴芝大豐富的館藏和開放便捷的閲覽制度,古籍整理常用的工具書、各種影印古籍叢書和影像數據庫均能便捷使用,爲書志的撰寫提供了方便條件。文潔曾將集部書志的未刊稿供我參考,前車後轍,我的工作相對容易得多。周原館長不僅商請夏含夷(Edward L. Shaughnessy)和夏德安(Donald Harper)教授通過顧立雅中國古文字學中心(Creel Center for Chinese Paleography)提供資助玉成此事,還每日親自提歸善本書籍、詢問每書版本特點、辨析疑點,極其負責地統籌了整個項目。

  整整一年時間,專心致志地撰寫書志,對我而言是一次難得的經歷和鍛煉,實打實地提高了專業素養。書志的撰寫工作得到了周原館長、錢孝文老師、Karen很多指教,在芝大期間的生活也蒙他們諸多照顧。書志撰寫遇到問題,曾與文潔、洪琰二位同事往復討論,辨析疑難。感謝中國國家圖書館張志清副館長規劃古籍保護事業、牽綫搭橋促成合作事宜,感謝古籍館陳紅彦副館長的推薦和支持。交稿之後,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的張愛芳主任和代坤、張慧霞、王若舟幾位編輯老師先後爲文稿校正付出很多心血,謹向各位老師表示感謝。

  希望此書能爲古籍整理研究提供有用的信息,錯漏之處,懇請方家指正。芝加哥大學東亞圖書館善本書志尚缺子部没有撰寫,期待能早日圓滿完成。希望海外中華古籍的保護與研究不斷取得更多更好的成果。

  樊長遠

  2021年7月

  内页欣赏

  总 目 录

  古籍回歸故里 功德澤被千秋(代序) 1

  序 1

  凡例 1

  目録 1

  書志

  紀傳類 7

  編年類 87

  紀事本末類 117

  雜史類 125

  詔令奏議類 143

  傳記類 155

  史鈔類 188

  時令類 200

  地理類 207

  政書類 326

  目録類 354

  金石類 364

  史評類 374

  附録一 書名筆畫索引 382

  附録二 書名拼音索引 388

  附録三 著者筆畫索引 406

  附録四 著者拼音索引 412

  附録五 版本索引 420

  附録六 館藏索書號索引 426

  參考文獻 434

  後記 439

  (转自“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