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典籍史话
典籍史话
《资治通鉴》——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展品集萃

  6月26日,“书卷为媒 友谊长青——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正式拉开帷幕。微信语音导览也已正式上线,小编将精选此次展览中的重要展品,带您网上观展、线上“听”展~

  《资治通鉴》是由北宋司马光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范围广博、繁简适宜、组织精密、条理清晰,在中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全书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记载了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到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的历史。在这部书里,编者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供统治者借鉴,宋神宗认为此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定名为《资治通鉴》,并亲自作序。

  展览展出的中国国家图书馆藏《资治通鉴》,是现存最早的刻本,校勘精审、版刻精良。迭经文徵明、顾从德、季振宜、徐乾学等名家珍藏,清初藏内府,钤有“天禄琳琅”“天禄继鉴”“乾隆御览之宝”等印。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目录三十卷,宋绍兴二至三年(1132-1133)两浙东路茶盐司公使库刻本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

  两宋时期,大批典籍通过商船传到日本,其中《资治通鉴》备受重视,花园天皇还曾召人讲授,称:“此书历代治乱与君臣善恶大概无疑,尤枢要之书也。”在幕府统治末期,日本还成立通鉴会,用于培养人才。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日本天保七年(1836)津藩有造馆刻本

  (日本永青文库捐赠)

  “书卷为媒 友谊长青——日本永青文库捐赠汉籍入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展”微信语音导览目前已正式上线,观众可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在底部菜单栏点击“永青文库”-“语音导览”即可随时随地线上“听”展;也可以通过回复“01”至“20”的展品编号,深入了解相关展品。

  本次展览时间为6月26日至8月26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闭馆进行展品维护),地点为中关村南大街33号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欢迎广大读者、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或中国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免费参观!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