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展览
2023古籍保护回顾·展览篇 | 典籍陈列如何获得奖杯与口碑双丰收?

编者荐语:

展览凭借精彩的内容、新颖的展示手段和复合的宣传矩阵等方式,为社会大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盛宴。

/ 年度重点推介/

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

国家典籍博物馆是国内首家国家级典籍博物馆,2012年成立,2014年正式对公众开放。10年来,依托国家图书馆宏富馆藏,坚持请进来、走出去的原则,举办本馆原创展、联合展、交流展、巡展等180余场,累计参观人次超过1300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业界影响力与日俱增。

2023年对于国家典籍博物馆来说,是实现奖杯与口碑双丰收的一年。“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一经推出便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好评,观众参观总人数超过13万人次,还荣获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的重点推介。围绕展览4个专题中的代表性文物展品开发的“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入选了2023年文化和旅游数字化创新示范十佳案例、荣获第二十五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咪咕最佳沉浸体验”荣誉、“金鸡VR影展”上斩获“年度艺术探索荣誉”,还在第八届金陀螺奖中获得年度优秀VR/AR文旅解决方案奖。

“从没有奖到获奖,再到经常获奖,我们逐步摸索出了一条典籍陈列应该如何做,怎么做才能吸引观众的方法。”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研究馆员,“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执行策展人顾恒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特别分享。

典籍陈列如何获得奖杯与口碑双丰收?

受访嘉宾:顾恒  国家图书馆展览部主任

2023年1月14日起,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五、第六、第七、第八展厅开始预展展出“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该展览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敦煌研究院、甘肃简牍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联合主办,共分为“殷墟甲骨”“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明清档案”四个专题。该展览第一次将分藏于各处的四大文献大规模荟萃一堂,集中了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等多种类型的珍贵文物文献共249种382件,是目前为止“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最大规模的展览。

为了突出展览主题,此次展览图文并茂,充分利用典籍、实物、音视频、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进行展示,既有丰富翔实的内容,保证了专业性和前沿性,又可以为公众喜闻乐见,兼具艺术性和趣味性。展览凭借精彩的内容、新颖的展示手段和复合的宣传矩阵等方式,为社会大众呈现了一场兼具学术意义和审美价值的文化盛宴。展出期间,观众参观总人次超过13万,还荣获了由国家文物局、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中央网信办发布的2023年度“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展览推介项目的重点推介。

该展览不仅是“四大发现”主题相关文物的一次集会,更是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研究院之间打破馆际、行业资源壁垒,整合优质文化资源,共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溯源中国历史,探索中华文脉的一次圆满联动,架起了各文化领域交流互鉴的桥梁。

01、秘诀 / 用讲故事的方式策划展览

问:在展览策划和实施过程中有哪些难点和印象深刻的事情?

该展于2021年开始选题策划,是国家典籍博物馆成立以来策展周期最长的展览之一。前期,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就是组建专业的策展团队。我们每个主办单位都成立了项目组,项目组里的工作人员涉及博物馆系统的方方面面,如文物、内容、设计、宣传、文保、社教等,此外还设置一个联络人员,高效进行协调联动、沟通差异、表现个性等,大大加快了展览的全面推进。

策展时,我们遇到了典籍类文物陈列的最大问题:没有精美的外形,只靠展开的一叶内容,如何揭示古籍的内涵、打动观众?国家典籍博物馆在10年的实践中发现了一个行之有效方法,就是用讲故事的方式策划展览。拿司马光《资治通鉴》残稿举例。在观众看来,这或许就是一张潦草的旧纸,但背后的故事可不一般。这张残稿是众所周知的“砸缸”故事主角——司马光写的,而且司马光当时写了两屋子的手稿,就残存了这么一页。细看,这张纸上该避讳的字一个都没落下,可见司马光做事之严谨。另外,残稿上有被毛笔划掉的四行字,内容是范仲淹的次子范纯仁写给司马光及司马旦的手札,后边还有司马光的“谢人惠物状”5行24个字,这三种内容记录在一张旧信纸上,可以看出旧时纸张的珍贵、司马光的节约。从这些通俗易感知的方面出发,让公众对展品有兴趣,再介绍手稿的价值:残稿中钤有宋、元、明、清历代收藏家印鉴上百方,其中乾隆帝除盖印章外,还亲自题字“司马光通鉴稿”,从中亦可溯源这一历史珍品的时代传承脉络,展现其极高的收藏价值。而且这一价值还直观地体现在一个数字上,它的保险额度是多少呢?一个亿,也就是王健林说过的一个“小目标”。所以我们必须让文物把这些内涵都讲出来,利用文物相关的人和事儿来提升观众对文物的认同。

场景设计也是博物馆陈列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场景设计中一个比较难,也是这次展览的创新点是《古籍寻游记》VR互动纪录片的打造。《古籍寻游记》结合相关史料记载、考古遗存等,通过构建宏大唯美的场景、设置科学合理的道具、设计丰富有趣的互动,带领观众在虚拟世界里探索中华文脉。创作过程中,为兼顾专业性与通俗性,实现知识性、艺术性、技术性的有机统一,我们在开发中着重解决了展品与主要人物的选择、脚本故事情节与人物对话的规划、服装道具的考证核查、场景视觉元素的把控优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通过4家单位的数位领导、工作人员、专家学者与字节跳动公益相关负责人不断沟通磨合,克服了种种困难,最终成型。

此外,在实施过程中,各个专题在大纲撰写、修改,展品选取、摆放等方面均遇到了一些难题,我们通过与相关领域专家学者充分交流,群策群力,克服了种种障碍,解决了诸多分歧,确保展览高质量进行。由于展览涉及展品形制极为多样,甲骨、简牍、敦煌遗书、明清档案,从文物材质、大小、展出方式都不甚相同,这些直接影响到展品的展示高度、固定方式、温湿度要求、光照要求等方方面面,我们在温湿度、灯光照度、展托展架、安防等方面根据不同类型的展品进行了针对性的细节调控和设计,确保达到文物保护和观展体验之间的平衡。

02、探索 / 展览与新文化业态相融合

问:除现场展览的打造,该展有哪些融合和创新元素值得关注?

此次展览各主办单位各自发挥自身优势,充分调动整合各方文物、资金、技术、宣传资源,实现跨行业间的高质量互动,合力打造学术展览新型展示方式。例如,我们联合字节跳动公益,不仅丰富了办展资金来源,促进展览与新文化业态相互融合,还利用高新科技手段,构建了展示文物文献的新理念,探索深化展览内容的新路径。围绕展览4个专题中的代表性文物展品开发了“线上超现实看展体验项目——古籍寻游记”,通过VR互动纪录片,将陈展数字化、立体化、多元化呈现。该项目以实体体验区的形式落地国家典籍博物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线下展厅以及“2023年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现场,并以虚拟现实形式通过PICO VR设备平台,以特别策划形式通过抖音进行推广,吸引了年轻群体的目光。为了让展览惠及更多观众,我们在甘肃简牍博物馆、深圳博物馆、江门市博物馆等各地的文博单位进行了巡展,后续还将继续推广全国巡展。

配合展览,我们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官方网站发布了该展览的线上展览,同时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微信公众号上线语音导览,持续推送展览系列解读等,还在B站开启了展览讲解直播,为公众观展提供更多选择。此外,我们和京港地铁合作进行落地宣传,在地铁站设置展区,在沿线的地铁灯箱、步梯等呈现精美文物海报,为乘客带来了便捷的观展体验。

展览在以创新形式展示文物、科普大众的同时,还注重从专业的角度解读史料,挖掘文献的学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展出期间,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特别策划了“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对现代的启迪”学术交流活动,邀请王宇信、刘一曼、李零、胡平生、荣新江、郝春文、胡忠良、马忠文等相关领域的专家,分享“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的研究成果,交流“四大发现”在当代的时代价值和重要意义,探讨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举办了《沙漠考古与居延汉简》《敦煌遗书漫谈》等讲座,邀请专家多角度解读“四大发现”,阐释古文献的内涵。

这些多样化的配套活动和新颖的传播方式,都为我们的展览注入了新的活力,更能体现出国家典籍博物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代价值、提炼蕴涵其中的精神和内涵、延续历史文脉的决心与担当。

03、展望 / 深化跨地区、跨领域合作

问:展望2024年,对于典籍陈列有哪些设想?

2024年,继续提高策展办展水平。做好中华传统文化典籍陈列展、《永乐大典》的回归和再造等常设展览的运营维护;策划举办2024年甲辰春节主题展、国家典籍博物馆开馆十周年系列展等专题展览。

还要深化跨地区、跨领域交流合作,办好系列精品引进展,持续推进“二十世纪初中国古文献四大发现展”全国巡展。

另外要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手段,丰富在线虚拟展厅内容,提供线下场馆智慧化导览服务,高标准完成各项展览参观接待任务,提升讲解服务水平。

人才是事业的关键,我们要加强展览专业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健全讲解员培训体系和志愿者管理体系。

来源:藏书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