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展览
线上线下联动,东西南北呼应!看看不同地区晒书活动都晒了些什么……

  我国自古就有晒书、曝书习俗。每年农历六七月间,中华大地由 南向北,逐次开展拜书、品书、祭书、咏书活动,这项源自书籍保存保护的活动,与雅集雅趣、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醇厚的晒书传统。从2019年开始,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扩展了传统晒书文化的内涵与外延,更多赋予其向大众展示、阅读、推广古籍和推动古籍保护的功能,已连续四年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得到各级各类古籍收藏单位和社会公众的大力支持。

  8月22日,2023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扬州举办。与此同时,山东、湖南、云南、海南等地的特色晒书活动也陆续展开。今年的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以“江河万古 文润千年”为主题,将长江、黄河、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活动串联起来,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广大古籍存藏机构,特别是各级公共图书馆充分发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主阵地作用,积极开展今年的晒书活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则继续充分发挥行业引领和指导作用,更加广泛地凝聚各方力量,推动新时代古籍保护工作再上新台阶,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东西南北呼应的浓郁书香氛围。

  展览篇

  扬州市图书馆:

  尽现古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

  8月22日,“江流万古文润千年 ——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在扬州市图书馆启动。晒书活动期间,“册府千华——扬州运河文化典籍展”“读典籍看扬州运河前世今生”讲座、“古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市集、“古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线上有奖问答等同时举办。

  其中,“册府千华——扬州运河文化典籍展”汇集了扬州运河、扬州盐业、扬州园林、扬州美食、扬州刻书、扬州学派这六个主题的代表性文化典籍近百种,综合展现运河城市扬州的多元文化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很多文献典籍都是第一次原本展出,其中不乏孤本、稿本等珍贵典籍。如首次展出的刘文淇撰《扬州水道记》,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 年)江西抚署刻本,对江都运河、高邮运河和宝应运河 古今水道变迁作了较详辨析,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李斗《扬 州画舫录》,清嘉庆二年 (1797年)刻本,首次提到满汉席的概念,并翔实记载了席谱及礼仪等;唐诗收录集大成者、康熙御制《全唐诗》是扬州官刻本的代表,编撰、校刊、缮写、刻印全都在扬州诗局完成;同治九年(1870年)方濬颐补刻《两淮盐法志》,全面记述了乾嘉年间两淮盐业全盛时期的面貌,体例谨严,门类齐全,资料翔实,堪称淮盐 “黄金时代”的盐政专书。

  湖南图书馆:

  洞庭湖文化文献展举办

  8月25日,湖南图书馆“溯百代之源流揽全湖之胜概”洞庭湖文化文献展正式开展。展览根据湖南省“一江一湖三山四水”的生态格局,深入挖掘湖南图书馆古旧文献馆藏中与洞庭湖相关的内容,共展出古籍、舆图、绘画、拓本等多种文献类型的展品100余件。

  此次展览的多件展品是首次展出。如《洞庭水师图》,长2.415米, 卷首所绘为岳阳月山角,卷尾为岳阳慈氏塔,气势磅礴,人物繁多;又如张照书《岳阳楼记》刻石拓本,共十幅,每幅宽约65厘米, 长约160厘米,其书平正圆润,浑朴雄健。展品中刊刻年代最早的是明吴琯刻本《岳阳风土记》,该书详细考述了岳阳一地的郡邑沿革、山水变易、古迹存亡、民风习俗等。

  武汉图书馆:

  讲述古籍中的明楼故事

  8月22日,武汉图书馆联合长沙图书馆、成都图书馆以“古籍中的名楼”为主题,晒出馆藏珍品,讲述古籍故事、倡导爱书读书。

  此次展览中,观众可以看到寻常难得一见的馆藏珍贵古籍。如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楚辞集注八卷辩证二卷后语六卷》,宋朱熹撰,是明嘉靖十四年(1535年)仿宋刻本,不仅集全了屈原之作,而且收录了后世受屈原影响的优秀作品,可以说是较为完备的“楚辞”集。

  现场展览中,还有不少跟黄鹤楼、岳阳楼、滕王阁等江南三大名楼相关的古籍,展示了长江流域的地理风貌、人文风采,可称“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

  

  山东省图书馆:

  展出珍贵黄河运河文献88种

  8月21日,“大河安澜 大运风华——山东省图书馆藏黄河运河文献展”在山东省图书馆典籍博物馆举办。展览遴选山东省图书馆藏珍贵黄河、运河文献88种,展示黄河运河历史史料、治理方略、名家著述等。其中,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彩绘本《山东黄河全图》长275.2厘米,高27.6厘米,采用传统计里画方形式,描绘了光绪末年山东段黄河河势及沿岸堤防埽坝情形,在清代水利史和地图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为江北漕船全帮挽出东境日期恭折由驿驰陈仰祈圣鉴事折》,清代觉罗成孚撰写,为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钞本,记录了漕运粮船渡黄入运及修理沿河堤岸等内容。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晒书节期间,山东省图书馆在原“册府琳 琅”基础上改设“典籍博物馆”,地点位于山东省图书馆中心馆五楼北侧,占地近300平方米。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

  欣赏典籍里的黄河风貌

  为让广大读者欣赏典籍里的黄河风貌,了解“天下黄河富宁夏”的来历,沉浸式体验中国传统印刷技艺的博大精深,“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黄河古籍专题展”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举办。此次专题展从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珍贵的馆藏资源中,精心遴选了与黄河相关的古籍《靳文襄公治河方略》《水经注》《水道提纲》《【乾隆】宁夏府志》《新修固原州志》《元史》等,共计30部,分黄河源流、黄河水利、黄河诗文、黄河润宁四部分,以古籍实物与提要展签相结合的形式,展示黄河的历史故事、人文风情、丰富内涵,弘扬黄河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研究篇

  孔子博物馆:

  专家共商古籍保护新路径

  8月22日,孔子博物馆第五届中华传统晒书大会以“典籍祭孔”仪式拉开帷幕……随后围绕新时代古籍的保护和利用,举办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孔府档案》(第一批)本体保护修复项目启动。

  《孔府档案》是中国现存数量最大、内容最为广博的家族文献, 具有极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此次活动旨在加强对《孔府档案》的保护修复,对其进行更加便利高效的研究利用,让《孔府档案》在新时代展现新的特色价值,为儒家文化的研究注入新活力。需要注意的是,此次修复项目得到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汉酱·匠心传承”公益项目管委会的资助,是企业、社会组织和文博机构三方通过政府推动开展文化公益活动的新方式,是以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利用为目标,围绕文物保护、人才培养、展览展示等方面建立的新合作机制。

  此次晒书大会还举行了《孔子圣迹图汇编》新书发布会,该书收集了明代至民国时期的多种圣迹图版本,还有日本、朝鲜等国外珍稀版本,多数版本系首次影印出版,可谓是古今《圣迹图》集大成之作,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新时代古籍保护与利用学术研讨会上,全国多家版本馆、博物馆及出版单位共聚一堂,探讨新时代古籍保护与利用所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共谋古籍保护研究成果转化利用的新方法、新路径,深入挖掘古籍的深厚内涵,使古籍在传承中华文脉、推动文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以提升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聊城大学:

  开启“运河古籍的挖掘、 保护与利用”

  8月27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图书馆承办的“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暨“运河古籍的挖掘、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聊城大学举行。

  在学术研讨环节,与会专家、学者分别结合自身学科领域和专业背景,针对运河与古代书籍的传播、典籍博物馆在古籍保护中的作用、聊城藏书资源的挖掘与展示、运河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书籍与心理疏导等问题展开广泛而热烈的讨论。

  研讨会后,晒书活动正式启动。与会专家、学者,聊城当地读者等百余人饶有兴致地参观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文物文献展览馆所展古籍、家谱、碑拓等,专家对展品特色及价值给予高度评价。随后,大家参观了聊城大学图书馆古籍部。此次古籍部展出共有48部古籍善本,分别从聊大图书馆、运河学研究院等处征集,分为运河古籍、海源阁及地方文献、 其他文献三部分,版本精善,品类丰富,均为首次展出。

  体验篇

  苏州图书馆:

  七夕时节话红楼

  8月19日,由苏州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吴门缥缃”之“金螭璎珞系美玉七夕时节话红楼”晒书活动,在苏州图书馆学古堂古籍主题空间开展,五组亲子家庭预约参与了活动。

  活动中,读者了解到《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生平经历和创作背景,还现场观看了苏州图书馆藏《红楼梦图咏》《红楼梦传奇》等相关书籍。对于《红楼梦》中多次出现的“璎珞”也有了深入认识, 最后每个人都亲自体验了璎珞项圈的制作:首先要取出璎珞的项圈部分与如意部分,用铜丝将二者连接起来,接着将一枚枚珍珠穿入铜丝,铜丝一头连接坠子,一头连接如意,完成吊坠部分的拼接。精致美观的璎珞既蕴含着美好的祝福,也为这个七夕增添了别样趣味。

  

  云南省图书馆:

  传拓及线装书装订体验活动举办

  8月至10月,“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在云南省图书馆举办。8月22日,传拓及线装书装订体验活动举办。活动现场,由昆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张衡为大家讲授传拓基础知识和常见传拓方法,并演示扑拓和蜡墨拓两种传统拓印技艺。随后在张老师的指导下,大家上手拓印,用一幅幅五颜六色的DIY作品展示着文化传承的力量与自信。同时,云南省图书馆几位古籍修复师也在一旁耐心指导读者进行古 籍线装书装订体验,那一针一线的穿引,仿佛在穿越古今。

  

  海南省图书馆:

  彰显山水海南中的地域特色

  8月20日,由海南省图书馆主办的“故纸弥香 文氤千里——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举办。此次活动分为“山光水色——海南古诗词展”“寻迹东坡——东坡石刻拓印技艺体验活动”“追本溯源——馆藏家谱雕版刷印体验活动”“妙手回春——古籍修复体验活动”四个部分,通过“展示 + 体验”的方式,与读者分享文化经典和传承传统技艺,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活动以古籍文献为基础,以山水海南为视角,彰显地域特色,既展出从海南地方旧志、先贤诗文集等古代典籍中挑选出来诗词,又通过对《东坡笠屐图》等画像石的拓印,带领读者学习和了解这项古老 的传统技艺。

  

  来源:藏书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