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展览
“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全面开启

  “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全面开启

  沿着江河,品读典籍里的中国

  中国文化报记者 张妮

  “七夕到,太阳高,晒书晒衣好。”这句民谚在我国流传已久。为防典籍霉变生虫,中国自古就有晒书、曝书的做法。每年农历六七月间,中华大地由南向北,逐次开展拜书、品书、祭书、咏书活动,这项源自书籍保存保护的活动与雅集雅趣、文化发展紧密结合,形成了独特的晒书传统。

  8月22日(农历七月初七),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扬州举办。与此同时,内蒙古、湖北、安徽、四川、海南等地的特色晒书活动陆续开展。此次活动由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指导,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及各古籍存藏机构等实施。

  晒书,既是保护,也是分享

  “古籍是中华文化的根和魂,其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智慧、精神、文化。然而,由于文言文、竖排版、繁体字等因素,古籍内容的挖掘、利用存在一定难度。”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表示,保护古籍的目的是要用好古籍,如何有效地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把其中蕴含的思想文化挖掘出来,进行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一直是古籍存藏单位着力推进的课题。2019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应运而生。

  晒书传统在古代文献典籍中多有记载。东汉崔寔的《四民月令》记载:“七月七日,曝经书及衣裳,不蠹。”北魏贾思勰的农学专著《齐民要术》中也描写了晒书的场景。《世说新语》中也有“郝隆只晒腹中书”的典故:“郝隆七月七日日中仰卧,人问其故,答曰:‘我晒书。’”北宋时期,晒书成为当时流行的风雅之事,宫廷会在农历六七月举行曝书会,将珍贵字画、书籍等拿出来晒,士大夫便可借此大饱眼福。《宋史》中有相关记载。元、明、清时期,文人、藏书家也在七夕前后赏书、拜书、祭书、传书,晒书传统均有记载。

  “古时候晒书,一般是将书放置于阴凉通风处晾晒,一些比较讲究的地方还要用竹签把书摊开一页一页晒,可见我国人民对书籍的爱惜。”张志清说,“在当代,‘晒’有‘分享’之意。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将古人的晒书传统与‘晒’的当代含义相结合,扩展传统晒书的内涵与外延,更多赋予其分享、展示、推广古籍的功能,晒国宝、晒经典、晒技艺、晒传统、晒文化新貌。应该逐步将其发展成为保护典籍、传承文明的节日。”

  从2019年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发起至今,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已连续举办5届,30余个省区市数百家单位已晒出珍贵古籍近1000种,形成线上线下联动、东西南北呼应的浓郁书香氛围。晒书活动主会场从山东曲阜到浙江杭州,再到今年的江苏扬州,主题不断变化,形式愈发多样,地方特色凸显。

  

  江苏扬州晒书活动现场 王炜 摄

  其中,“晒国宝”活动广受观众和网友的喜爱与好评。“每部珍贵典籍大概都有一段曲折的经历。”全国多位图书馆馆长在晒镇馆之宝时感慨。国家图书馆藏明嘉靖写本《永乐大典》、山东省图书馆藏宋刻本《万卷菁华》、重庆市图书馆藏南宋刻本《名公增修标注隋书详节》、湖南省图书馆藏宋刻元修本《说文解字》……馆长们在深入浅出地介绍这些古籍内容与价值的同时,还通过典籍中的累累朱印讲述了其颠沛流离的历史,以及古今藏书家、学者殚精竭虑保存典籍的故事。

  “江河”主题典籍晒出中华文脉

  今年的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以“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为主题,将长江、黄河、大运河沿线城市的活动串联起来,加强了各地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晒书活动是文化和旅游系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论述精神,特别是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是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长江、黄河、大运河文化重大决策部署的一项具体行动,意义重大。

  以大运河为例,张志清说:“大运河不仅承载着南来北往的漕运,还促进了南北经贸、文化交流,以及诗词、小说、戏曲、绘画等文学艺术的传播。”今年大运河沿线的北京、河北、山东、浙江等省市,都以“文献展览+专题讲座+展示体验”等形式,线上、线下相结合,开展了运河主题晒书活动,分享古籍知识,展示古籍制作、修复技艺,晒出了大运河的文化、乡愁,以及运河新貌,如运河沿岸的文化新景观和设施等。

  为了让更多人了解扬州的运河文化,尤其是扬州深厚的藏书、刻书文化,“古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市集除了线下活动,还发布“云”逛市集视频。江苏省非遗传承人芮名扬、沈树华、李江民分别展示了雕版印刷工序中的写样、刻版、印刷3个关键步骤。扬州地方文化学者韦明铧、扬州大学教授单殿元,生动展示了清代李斗花30年著成的有“扬州百科全书”之称的《扬州画舫录》,以及有“最好的雕版印刷品”之称、由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在扬州组织刊刻的《全唐诗》的故事及价值。

  国家图书馆此次晒的《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也受到了很多参观者的关注。该图不仅包括京杭大运河的流经地,还包括湖南、湖北等漕粮收集地、生产地,因此它是从洞庭湖开始,一直画到北京。这份地图不禁令人感叹,古代的水路,现代的铁路、公路,汇聚在中华大地上,共同构筑成我国的经济、交通命脉。

  黄河、长江流经的省市区也开展了丰富的主题晒书活动,如内蒙古推出“黄河与长城的第二次握手”线上古籍展,河南省也将在洛阳举办隋唐大运河古籍展。

  值得一提的是,在5届晒书活动的众多主题展中,家谱文化展独具特色,且已具规模。举办多年的湖北晒谱节今年再升级,湖北省图书馆与上海图书馆共同主办,同时联动湖南图书馆、山东省图书馆、南京图书馆等,推出首届华夏晒谱节暨湖北第十四届晒谱节,通过家谱展、专题讲座、晒谱活动、学术研讨、家谱数据库展示等,展现中国家谱文化的源远流长。四川省图书馆也首次举办“宝树繁花——巴蜀家谱文化展”,海南省图书馆开展了“追本溯源——馆藏家谱雕版刷印活动”。张志清表示,每个地区家谱的存藏量、刻印年代、姓氏等都与这个地方的历史、人口、文化等息息相关,家谱研究兼具学术价值与趣味性。

  多方合力,古籍活化利用成果丰硕

  2022年,中办、国办《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提出“加快古籍资源转化利用”。“古籍作为中华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其活化利用、推广传播一直是各古籍存藏单位的工作重点。”张志清说,“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古籍相关活动多了,存藏单位之间的走动多了,且大家越发认识到宣传推广的重要,与媒体开展全面合作。同时,各地存藏单位从最初配合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开展活动,转变为现在主动、自觉开展活动,且规模较大、形式活泼、成效显著。”

  近些年,通过多渠道、多方式持续推进,我国在促进古籍有效利用、推进古籍数字化方面成果丰硕,大量看似“高深”的古籍通过数字产品、音视频等媒介走入百姓生活,广受欢迎。

  截至目前,全国累计发布古籍及特藏文献影像资源达到13万部(件),其中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中华古籍资源库”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2万部(件),先后联合39家单位发布古籍资源2.8万部(件)。这为学者和社会公众研究利用古籍资源提供了极大便利。

  各地图书馆、博物馆及相关科研机构、科技企业还积极探索应用现代智能技术,推动古籍资源的智慧化建设、管理与服务,取得了许多创新成果。今年2月,由国家图书馆联合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等单位研发的《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及《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知识库在国家图书馆发布上线,公众可从国家图书馆官网登录免费使用。这两个项目是活化古籍资源的一次重要实践,通过数字人文的理念和技术,将《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广阔地域分布和繁杂人物关系形成系统知识图谱,将《永乐大典》的文物价值、艺术价值及其流传历程生动展现,为大众探索和了解古籍提供了重要途径。

  不仅如此,天一阁博物馆、上海历史博物馆等采用智能传感等技术,实现对古籍保存环境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监测与智能分析;北京大学数字人文研究中心研发“吾与点”古籍自动整理系统,能在10秒内完成约5万字古籍文本的自动句读和标点;国家图书馆通过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和新技术应用,在文献批量脱酸、破损书页修补设备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在古籍的大众化传播方面,各地注重将古籍保护与文物保护、非遗保护相结合,如开展“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创新传统文化推广方式,增强典籍文化的吸引力、传播力,如中央电视台录制《典籍里的中国》专题节目生动解读古籍;社会力量和科技力量也助力古籍保护与活化,如国家图书馆、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与字节跳动合作打造的中华古籍活化纪录片《穿越时空的古籍》、“古籍新生”直播活动,广受好评。

  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要继续发挥好典籍博物馆在古籍活化、服务公众方面的主阵地优势,让古籍走出库房、走近观众。

  江苏

  藏用并举 古籍焕发新生机

  中国文化报驻江苏记者 王炜

  8月22日,“江流万古 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启动仪式在江苏省扬州市图书馆举办。此次活动旨在宣传展示近年来古籍保护工作取得的重要成果,彰显古籍的重要历史文化价值和时代意义。

  为更好地助力古籍走近大众,活动现场,扬州市举行了“古籍里的扬州运河文化”市集,邀请非遗传承人现场展示和讲解古籍制作、古籍修复技艺。一位12岁的小朋友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成功将一页古籍的缺损处修复完好,成就感十足。不仅如此,现场还有雕版印刷、墨拓留痕、签印“运”文、穿线订书等体验活动,吸引了一拨又一拨的读者与古籍近距离接触。

  作为2023年度中华传统晒书大会系列活动之一,由扬州市图书馆策划的“册府千华——扬州运河文化典籍展”在该馆展出。“扬州是运河原点城市,扬州文化深深地打上了运河烙印。”扬州市图书馆馆长朱军介绍,此次展览展出了该馆收藏的反映扬州运河文化的文献典籍近百种,分为扬州运河、扬州盐业、扬州园林、扬州美食、扬州刻书、扬州学派6个主题,综合展现扬州的多元文化特色和深厚文化底蕴。“很多文献典籍都是第一次原本展出,其中不乏孤本、稿本等珍贵典籍。”朱军说。

  除了观展,“读典籍看扬州运河前世今生”专题讲座也让与会嘉宾深入了解了扬州的运河文化。此外,来自全国各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代表集中座谈交流,就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和古籍活化等工作进行研讨、交流经验。

  

  江苏扬州晒书活动现场 王炜 摄

  扬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扬州致力于古籍保护的系统提升,专门成立扬州市古籍保护中心,系统性梳理、抢救性修复、数字化建设,有效保护各类古籍13.2万余册。”扬州市副市长刘流表示,扬州将积极推动古籍研究与古籍保护齐头并进、推动古籍人才培养与数字化建设深度发力、推动古籍普及与古籍利用双向赋能,营造全社会参与、关注、保护和传承古籍的浓厚氛围。

  “在运河的原点城市,举办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晒书活动,既有趣味,也有意义。”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钱钢表示,文化的传承和发展需要培植深厚的家国情怀,也要有守正创新的勇气担当。江苏将进一步加强古籍保护利用,推进书香社会建设,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上探索新经验、展现新作为。

  作为古籍收藏重镇,在10多年古籍普查工作的推动下,江苏的古籍家底基本摸清,目前已普查登记在册的全省公藏机构古籍书目25万余部。南京图书馆现存古籍不仅数量可观,且品种丰富、版本琳琅,共有631部善本入选前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865部善本入选前五批《江苏省珍贵古籍名录》。善本之中,孤本、珍品众多,如唐写本《妙法莲华经》、北宋刻本《礼部韵略》、宋刻本《龙川略志六卷龙川别志四卷》等。

  为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提高古籍利用率,南京图书馆建设了可供远程访问的特色数据库“南京图书馆稀见方志全文影像数据库”“南京图书馆藏清人文集全文影像数据库”,牵头搭建“江苏省珍贵古籍数字资源集成平台”,着手“江苏省珍贵古籍全文影像数据库”建设,充分体现南图作为资源大馆“保护为主、藏用并举”的理念。“南京图书馆一直致力于馆藏历史文献尤其是古籍资源的保护、利用和推广,采取各种手段促进古籍的开放共享,着力推进古籍数字化建设,推动古籍整理出版,聚焦重大项目,推进学术研究,举办古籍探秘、陶风诵读、玄览聚珍等品牌活动,强化古籍内涵的时代性表达。”南京图书馆馆长陈军说。

  山东

  珍贵古籍文献有了展示新阵地

  中国文化报驻山东记者 苏锐

  8月21日,“大河安澜 大运风华——山东省图书馆藏黄河运河文献展”在山东省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启幕。

  黄河、大运河是中华大地的经济文化命脉,不仅沟通东西、连接南北,也促进了沿河两岸城市的发展,关系到社稷安危、人民福祉。治理黄河、疏浚运河,历来是国之大事,代有传承。在治理过程中,先贤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济南市古籍收藏爱好者田庆新说:“黄河与大运河均流经山东,对齐鲁大地的文明发展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大河安澜 大运风华——山东省图书馆藏黄河运河文献展”作为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遴选馆藏珍贵黄河、运河文献88种,展示黄河运河历史史料、治理方略、名家著述等,挖掘黄河、运河文化的现实意义,以期为实现黄河、大运河历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提供借鉴。

  

  民众在山东省图书馆典籍博物馆参观,山东省图书馆供图

  在展览中,多部黄河文献引人注目。其中,《山东黄河全图》吸引大批民众围观。据了解,《山东黄河全图》是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彩绘本,长275.2厘米、高27.6厘米,采用的是传统计里画方形式,一方十里,上南下北。图中描绘了清光绪末年山东段黄河河势及沿岸堤防埽坝情形。图首列河图表,标识图例,并注堤埝里数。图中防营、河汊、合龙处等均用不同的图形和颜色标识,清晰反映了黄河南北两岸共长1450余里的地理情况,在清代水利史和地图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近年来,典籍博物馆成为图书馆古籍保护工作中展陈场馆出现的新业态。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山东省图书馆以古籍普查保护工作为抓手,指导全省百余家古籍存藏单位,经过16年的努力,改善存藏条件,注重整理研究,加强人才培养,逐步形成了管理、普查、修复、展示、培训、研究、利用“七位一体”古籍保护工作模式。

  山东省图书馆馆长、省古籍保护中心主任刘显世介绍,“七位一体”古籍保护工作模式重要的一环是宣传展示。2012年,山东省图书馆在全国较早地筹建了古籍保护成果展厅“册府琳琅”,以“文明的守望”为主题,每年在“自然和文化遗产日”“晒书节”期间,举办“海源遗珍·文选蝶变大展”“《论语》回故里特展”等大型展览近20次,还打造了“齐鲁文明之光”等品牌项目,展示了馆藏珍籍,为赓续齐鲁文脉、传承民族精神作出了贡献。

  在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期间,山东省图书馆在原“册府琳琅”基础上改设“典籍博物馆”,地点位于山东省图书馆中心馆五楼北侧,占地近300平方米。典籍博物馆将依托山东省图书馆丰富馆藏,以实物、图片、文字、影像、交互体验等媒介,开展“馆长晒国宝”“走近古籍体验日”“古籍沙龙”“古籍问诊课堂”等系列活动。

  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数据显示,目前山东收藏古籍超12万部,近200万册,约占全国古籍总量的4%。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山东持续开展古籍普查,推动古籍保护修复的条件提升,丰富古籍展示传播的样式,并在古籍保护人才培训、整理研究等方面不断发力,取得阶段性成果。

  过去几年,山东的古籍普查范围不断延伸。比如,通过晒书活动,临沂市新发现临沭县文物保护中心、兰陵县图书馆等古籍存藏单位6家,新增古籍藏量300余种1300余册。同时,该市与8位民间古籍藏家建立了联系,掌握民间藏书近300种。

  同时,山东加大古籍开发利用规模,古籍数字化工作持续推进,正在逐步接入全国平台,实现互联互通、共建共享。以山东省图书馆为例,该馆目前完成了对3000余种古籍进行数字化保存的工作,已建成“馆藏珍本数据库”“佛经数据库”“易经文献数据库”,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

  刘显世介绍,未来山东将继续扎实做好基地型、走出去、师带徒等培训,持续探索“古籍培训+互联网直播”的新模式,并支持高校古籍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工作,实现规模效应。

  内蒙古

  讲述古籍中的黄河故事

  中国文化报驻内蒙古记者 王慧

  追寻经典,延续文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今年,内蒙古自治区结合内蒙古存藏古籍的特点,推出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晒书活动,以“线上+线下”的方式更好地满足了群众的多元文化需求。

  自古以来,围绕黄河、长城创作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专题著述数不胜数。为了突出内蒙古在黄河段的特殊地理位置及文献资源,内蒙古图书馆历史文献部特从典籍文献中老牛湾段黄河、长城的记载入手,对黄河、长城文献资源进行整理揭示,举办“黄河与长城的第二次握手”线上古籍展,让社会大众从古籍经典中了解内蒙古与黄河的故事。

  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主任何砺砻表示,内蒙古境内黄河、长城文化遗址丰富,清水河老牛湾还是黄河与长城唯一的握手处,具有得天独厚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此次展览包括“老牛湾文献”“黄河文献”“长城文献”“内蒙古的黄河长城文献”4个专题,将分期进行线上展示,每种古籍配以文字说明,以揭示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并附有2幅至4幅反映文献内容的书影,较全面地展示了古籍的内涵,具有极高的文献、文物及艺术价值。

  用手机就可以体验到晒古籍、晒故事、晒文化带来的丰盛的“文化大餐”,此举让爱古籍的群众纷纷点赞。与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结缘20年的老读者张鹏说:“来图书馆看书是我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刻。如今,随着科技不断进步,人们用手机就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图书馆的资源,非常方便。”

  与此同时,“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文字里的内蒙古”线上古籍活动、地方文献推介活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何砺砻介绍,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从2021年7月开始策划“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典籍文献推荐活动,活动内容由历史文献部和蒙文部联合制作,用蒙文、汉字结合的方式介绍珍贵古籍。2022年,该馆还联合多家收藏单位进行馆藏珍贵古籍的推荐活动。为了适应社会发展趋势和读者网上阅读的需求,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将此次活动通过官方微信公众号进行推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述古籍故事,既易于理解、生动灵活,又便于传播,为古籍的传承开辟了新的途径。

  

  “解锁尘封的记忆 聆听古籍的声音”视频图片录制现场,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供图

  内蒙古图书馆积极利用数字网络、“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平台开展古籍宣传推广和传播利用工作,让传统典籍“走进”寻常百姓家,以图文对照、视频等更加鲜活的方式解读、展示典籍的价值和内涵。

  为了提升群众的观展体验,内蒙古图书馆将展览做精、做细,如“亲近古籍 传承文明”古籍展,精选出内蒙古图书馆珍本古籍和新增经典古籍,让以前只能珍藏在图书馆里的古籍走近读者,满足了读者近距离、全方位欣赏古籍之美的需求。

  此外,内蒙古还引入社会力量参与古籍保护工作。在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联合举办的“2023年中华古籍保护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内蒙古行”活动中,古籍修复不仅走出了图书馆,还吸引了5名内蒙古师范大学古典文献学及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将其吸纳进古籍志愿者队伍,还先后派出3名带队教师对其进行指导。

  这一系列晒书活动有效推动了古籍保护与活化利用,让广大读者更好地走近并了解古籍。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