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展览
萍乡市图书馆“江流千古 · 文润万年”七夕晒书活动“袁水源头——武功山”

  自古以来,长江、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而古籍,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更是历史记忆的载体。在七夕节即将来临之际,萍乡市图书馆响应党中央和国务院的号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开展以“江流千古·文润千年”为主题的中华传统晒书活动“袁水源头—武功山”。

  在江西、湖南中间耸立着一座美丽的界山,她叫武功山。当地有个传说,因山有罗霄洞,为仙人修道之所,故武功山又名罗霄山。其所在山脉为罗霄山脉。武功山自芦溪、安福起,南走莲花、永新、茶陵、攸县、井冈、泰和,馀脉远闽、粤,绵延120余千米,总面积约970平方千米。主峰白鹤峰金顶海拔1918.3米,有高山草甸、云海、奇松、怪石、灵芝、麂鹿、狝猴、云豹之属。是观日出赏云海野帐宿云的天堂。自汉晋起,武功山被道佛两家择为修身养性之洞天福地,有庵、堂、寺、观达100多处。自古以来,诸多仰慕其名而登山游赏吟诗作赋的名人学士络绎不绝,留下了无数珍贵墨迹。如晋代葛洪承从祖葛玄传炼丹术于武功山,留下诗文《洗药池》 ;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山之后写下《武功山游记》 、《游武功山诗》 等……

  袁水,亦作牵水,即江西西部袁河,为长江水系赣江的支流。它发源于武功山,原作泸潇水,后称泸溪,因以名芦溪县。流经经宜春袁州、分宜、新余、新干、樟树,汇入赣江。袁河在宜春城中的一段由于风景秀丽,成为秀江;分宜、新余境内截江为湖是为美丽的仙女湖。

  三伏的余热,又逢初秋,正值一年一度的中华传统“七夕”晒书时节,让我们翻阅江西省萍乡市图书馆馆藏古籍来探寻袁水源头——武功山。

  1.袁水最早见上古《水经》一书,有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

  2.后历代省志、县志均有详载,如明代正德年间刻《袁州府志》、清代乾隆年间刻《袁州府志》、同治年间刻《萍乡县志》等 。另民国时期《昭萍志略》亦有记载。

  馆藏古籍探密源头

  01北魏郦道元撰《水经注》

  袁水最早见上古《水经》一书,有馆藏明代刻本北魏郦道元《水经注》:

  

  《水经注》四十卷(汉)桑钦撰(北魏)郦道元注

  

  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一)

  

  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二)

  

  明万历十三年(1585)吴琯刻本(三)

  断句读原文

  又东北过汉平县南,又东北过新淦县西,牵水西迳宜春县,汉武帝元光六年,封长沙定王子刘成为侯国,王莽之修晓也。牵水又东迳吴平县,旧汉平也,晋太康元年改为吴平矣。牵水又东迳新淦县,即王莽之偶亭,而注于豫章水。湖汉及赣,并通称也。又金水出其县下,注于赣水。

  原文解读

  又往东北流经汉平县南边,又往东北流经新淦县西边,牵水(袁水)向西流经宜春县。汉光武帝元光六年(前129 ) ,将宜春这片地域封给长沙定王的儿子刘成,立为侯国,宜春就是后来王莽新朝时期的修晓。牵水又往东流经吴平县,就是旧时的汉平1;晋太康元年(280 )改为吴平。牵水又往东流经新淦县--就是王莽时期的偶亭,最后注入豫章水。湖汉水和赣水都是通称。此外,还有淦水发源于新淦县中,注入赣江。

  【注释】1.汉平: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樟树地分属新淦、建成、宜春三县。至东汉中平二年,析宜春置汉平县,县治在今樟树市中洲乡西北吴平圩,樟树分属新淦、建成、汉平三县。汉平县属豫章郡。晋太康元年,改汉平县为吴平县。

  02清代乾隆年间刻《袁州府志》

  1.袁水的发源地,后历代省志、县志均有详载,如明正德《袁州府志》、清乾隆《袁州府志》。袁水源头既然有州志、县志等的史料证实,那又与我们江西萍乡的芦溪又有什么关联呢?原来,萍乡在汉时属豫章郡宜春县地,三国吴帝孙皓于宝鼎二年(267年)设立萍乡县,县治设芦溪古岗。唐代属江南西道袁州。明清均属江西省袁州府。

  

  [乾隆]《袁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枚修(清)熊日华等纂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一)

  

  [乾隆]《袁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枚修(清)熊日华等纂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二)

  

  [乾隆]《袁州府志》 三十八卷首一卷(清)陈廷枚修(清)熊日华等纂 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刻本(三)

  罗霄水——县东南大安里,源出罗霄山,分两派:西流者出木里至宣风大虹桥,合芦溪水,抵宜春秀江。其一旋转七十里,为芦溪水。

  芦溪水——县东五十里名教里,源出罗霄山,东流一百里入宜春秀江。

  罗霄水发源于萍乡县东南大安里地区的罗霄山脉武功山一带。分两派,其中一派向西流出木里至宣风大虹桥,入芦溪水,抵达宜春秀江。它蜿蜒回旋七十余里,这就是武功山下芦溪水。

  芦溪水源于萍乡县东五十里的名教里1(大安里),向东一百余里流入宜春的秀江(即宜春城内的袁水)。

  【注释】1.名教里即大安里:包括今萍乡市芦溪县新泉乡、麻田办事处、张佳坊乡和山口岩水库淹没区在内的罗霄山脉武功山大片区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曾是一个整体的地域概念。

  03同治年间刻《萍乡县志》

  袁水的发源地,后历代修的萍乡县志均有更详尽的记载,如我馆馆藏同治《萍乡县志》、民国版《昭萍志略》。

  

  《萍乡县志》(清)锡荣(清) 王明璠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一)

  

  《萍乡县志》(清)锡荣(清) 王明璠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二)

  

  《萍乡县志》(清)锡荣(清) 王明璠纂修 清同治十一年(1872)刻本(三)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印《昭萍志略》刘洪闢纂修(一)

  

  民国二十四年(1935)木活字印《昭萍志略》刘洪闢纂修(二)

  罗霄水,发源罗霄山;至芦溪,诸水汇聚,可通舟楫,达于宜春,底鄱阳湖。是为东注之水。

  按《汉书·地理志》:“南水出宜春,东至新淦,入湖汉。”《水经注》:“牵水出宜春县,东迳新淦,注豫章”,当即汉志南水也。《江西考古录》:“南水即袁江水,发源萍乡罗霄山,流经袁州府城,西为稠江。又经分宜、新喻、至临江府,合章江。”则罗霄水实为南水之源,昭昭可考。前志分载东西二派,今考罗霄水,皆趋东,无注西者,但统名罗霄水为是。

  罗霄水,发源于萍乡县芦溪的罗霄山脉武功山一带;流入芦溪城境内时,各小支流汇聚,水流丰沛,可过往船只,流入宜春县境内后,终入赣江,抵达鄱阳湖,注入长江。它是向东流之水。

  对于以上记载,我们可以在下列文献加以考证。《汉书·地理志》 记有:“南水是从江西宜春地区流出,向东流入新淦县(今江西樟树市新干县),流入湖汉水(即赣水)。《水经注》记有:“牵水从宜春县流出,向东流经新淦县,后注入赣江”。《水经注》一书中记载的牵水正是《汉书·地理志》记载的南水。而《江西考古录》又记载到:“南水即袁江水,发源萍乡的罗霄山脉芦溪境内武功山,流经宜春县袁州府城,西面为稠江。又流经分宜县、新喻县、至临江府(今江西省樟树市临江镇),汇入章江”,章江、贡江合水为赣。从以上可以看到,芦溪武功山的罗霄水实为南水(即袁水)的源头,各类文献记载也尽详明,有据可考。前人修纂的州府志上说罗霄水分载东西二派,今天考证到罗霄水,只有一派向东流入赣江,史料均无向西流的证据,或许是罗霄山脉武功山有一小部分溪渠之流向西而去,所以统称罗霄水为是。

  附:名人诗文欣赏

  1 徐霞客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市)人。好游历,遍及江苏、安徽、浙江、山东、河北、河南、山西、陕西、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贵州、云南等十六个省。东到浙江普陀山,西到云南腾冲,南到广西南宁一带,北至河北蓟县盘山,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有《徐霞客游记》。除记事外,兼及民情、风俗、民族的聚落分布、土司之间的战争兼并等事,多为正史稗官所不载,被后人誉为“世间真文字、大文字、奇文字”。明朝崇祯二年(1604)正月初一,徐霞客从永新梅田洞,进入萍乡芦溪、吉安安福交界处的武功山,直到初十才离开,写下《武功山游记》,翌年徐霞客病逝。

  游武功山诗

  明代·徐霞客

  千峰嵯峨碧玉簪,五岭堪比武功山。

  观日景如金在冶,游人履步彩云间。

  02 葛洪

  葛洪(284——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葛玄侄孙,晋代丹阳句容(今江苏江宁县)人。东晋初,任咨议参军。以儒术知名,后好神仙道养之法。晚年辞官谢客,承从祖葛玄传炼丹术于罗浮山、武功山等地,精研丹药。著《抱朴子》、《金匮药方》、《肘后备急方》。《昭萍志略》:“祖元居武功山得道,仙去后,因名其山为葛仙峰。”

  洗药池

  晋代·葛洪

  洞阴冷冷,风佩清清。

  仙居末劫,花木长荣。

  03 文廷式

  文廷式(1856-1904年),字道希、芸阁,号纯常子、罗霄山人等,江西省萍乡市城花庙前(今属安源区八一街)人,清咸丰六年生于广东,成长于官宦家庭,为陈澧入室弟子。中国近代著名爱国诗人、词家、学者,在甲午战争时期主战反和,并积极致力于维新变法运动,是晚清政治斗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榜眼。1898年戊戌政变后出走日本。1904年逝世于江西萍乡。

  秋云篇别袁州示诸弟

  清代·文廷式

  秋云窈窕生空山,逶迟未肯来人间。

  忽然涌出千万态,金峦翠巘相回环。

  绕郭1澄江2又可爱,苍波鳞鳞映衣带。

  白石为底沙为堤,空明不觉游鱼碍。

  吾身如云心似水,出岫还乡偶然耳。

  竹马虽无少日游,山巍波激是吾州。

  诸弟读书重名节,远送使我肝肠热。

  棣华堂上寻馀芳,好好同心念明发。

  (先壮烈昆弟七人读书处名“棣华堂”,今屋之西偏也。)

  夜来皓月出江天,起视星辰正历然。

  翻笑赞皇公辅器,却从此地忆平泉。

  【注释】1.绕郭:指环城的袁水。2.澄江:水色清澈之江。

  文廷式这首诗较长,写袁河的四句是“绕郭澄江又可爱,苍波鳞鳞映衣带。白石为底沙为堤, 空明不觉游鱼碍。”还有一句总写家乡萍乡风景的是“山巍波激是吾州”。

  来源:萍乡市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