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宁夏回族自治区文化厅主办,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承办的“册府千华——宁夏回族自治区珍贵古籍特展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成立60周年”系列活动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隆重开幕。现将此次展览部分内容呈现给广大线上观众,共大家交流欣赏。






楚辞集注八卷
(宋)朱熹集注 清初听雨斋朱墨套印本 一函四册
楚辞是战国时期伟大诗人屈原创造的一种赋体,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对后世诗歌影响极为深远。朱熹之《楚辞集注》是在汲取王逸《楚辞章句》与洪兴祖《楚辞补注》的成果基础上撰写的,既肯定了《章句》与《补注》在训诂方面的成就,也指出其在释义上的不足。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


六臣注文选六十卷
(南朝梁)萧统撰(唐)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吕向李周翰注
明嘉靖重刻元茶陵东山陈氏古迂书院刻本 六十册
《六臣注文选》是众多《文选》版本中最有代表性且流传最久的注本。分赋、诗骚、文等三十八类。书中多篇诗歌被选入教科书,形成了文选学,影响深远。是书的注中极多阐幽发微之处,准确精当,体例严谨。馆藏《六臣注文选》书根处题“叶德辉旧藏”,书内多处有“叶德辉”“观古堂”“郋园”“叶氏启勋读过”“叶启发东明审定善本”“叶启蕃”“康侯”“莲溪鉴藏书画”等藏书印。有佚名朱笔批校多处,疑似过录何焯旧批,另有批者朱笔按语若干。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



《分类补注李太白诗》二十五卷年谱一卷
(唐)李白撰(宋)杨齐贤集注(元)萧士斌补注(明)许自昌校
明万历许自昌刻本 一函八册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白深受老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明代编制李白集达到历史上的顶峰时期,许自昌校刊此本原与《集千家杜工部诗集》二十卷合刻,总题为《合刻李杜诗集》。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陆放翁全集
(宋)陆游撰 明末海虞毛氏汲古阁刻本 十二函七十二册
陆游为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一生笔耕不辍,诗词文俱有很高成就。其诗语言平易晓畅、章法整饬谨严,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与杜甫的沉郁悲凉,尤以饱含爱国热情对后世影响深远。词与散文成就亦高,刘克庄谓其词“激昂慷慨者,稼轩不能过”。馆存《陆放翁全集》包括《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南唐书》十八卷《放翁逸稿》二卷《斋居纪事》一卷《家居旧闻》一卷。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唐宋八大家文钞一百四十四卷
(明)茅坤批评 明万历七年(1579)茅一桂刻本 六十册
“唐宋八大家”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宋代的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大家的合称。以韩愈和柳宗元为代表,主张推行古道,复兴儒学,反对六朝以来的浮艳文风,反对骈文,提倡古文,以利于反映现实生活,表达思想。明初朱右选韩柳等八家古文为《八先生文集》,遂起用八家之名。明中叶唐顺之所纂《文编》中,唐宋文也取八家。明末茅坤师承二人之说,选辑了《唐宋八大家文钞》,此书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流行。自明人标举唐宋八家后,治古文者皆以八家为宗。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



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外集十卷附集传一卷遗文一卷
(唐)韩愈撰(宋)朱熹考异(宋)王大伯音释(明)朱吾弼重编
明后期刻本 一函十六册
韩愈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首,作品历来受到重视。但是韩文诸本互有异同,颇令阅者不便。于是朱熹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覆加考订,作《韩文考异》。王伯大又以朱子之书不便寻览,重为编次,以改朱子之旧第。馆藏是书正文首卷钤有“习静堂屋珍藏”印。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苏文忠公全集一百十卷年谱一卷
(宋)苏轼撰 明嘉靖十三年(1534)江西布政司刻本 八函一百册
苏轼多才多艺,且样样造诣皆深,无奈命运多舛,但却豁达超脱,其人其文皆后世文人士子学习之典范。《苏文忠公全集》搜集苏轼一生的鸿篇巨制,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是了解研究苏轼之珍贵资料。馆藏是书内钤有“浮云书屋”“浮云书屋珍藏”“白鹿堂”等印,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欧阳文忠公居士集一百五卷
(宋)欧阳修撰 清康熙二十一年(1682)吉水曾弘重刻本 二十册
欧阳修(1007—1072),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和诗人。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吉州永丰(今属江西)人。是书因欧阳修死后谥号为“文忠”,故名。欧阳文忠公集有《居士集》、《易童子集》、《外制集》、《内制集》、《表奏书启四六集》、《奏议集》等一百十四卷,《归田录》、《诗话》、《长短句》等十九卷,《集中录跋尾》十卷,书简十卷。前附年谱,后附行状、墓志、传文等五卷。《居士集》为作者晚年自己编定。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




御选唐宋文醇五十八卷
(清)高宗弘历选 清乾隆三年(1738)内府刻四色套印本 三函二十册
《御选唐宋文醇》共录唐宋十大家散文474篇,各家文章以书、序、论、记等分类编辑。书中还采录了各家评语,并引用正史或杂说加以考订,内容完备、权威,是清代最有影响的唐宋散文选本。馆藏是书正文用墨色,康熙御评文字用黄色书于篇首,乾隆御评用朱笔写于篇后,前人评跋、相关任务的姓名事迹各用紫色、绿色分别印在篇末。全书色彩斑斓,为乾隆时期殿套版所印书籍中的佳品。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古文渊鉴六十四卷
(清)徐乾学等编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五色套印本 四函三十七册
《古文渊鉴》亦名《渊鉴古文选》,是集历代散文为一书的文学总集。选录上起春秋、下迄宋末的文章,包括左传、国语、国策等书及诒、表、书、议、奏、疏、论、序诸体文,择其辞义精纯可以鼓吹六经者汇为正集;间有瑰丽之篇,列为别集;旁采诸子录其要论,以为外集,共合1324篇。书成后武英殿以五色套印颁行。其雕镌、套色、刷印皆极精工,朱、墨、黄、蓝、绿五色鲜明艳丽,令人爱不释手,显示出清初内府多色套印技术的高度水平。
宁夏回族自治区图书馆藏



尧峰文鈔四十卷詩十卷
(清)汪琬撰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林佶写刻本 一函六冊
汪琬(1624—1691),字苕文,号钝庵,晚年隐居太湖尧峰山,学者称尧峰先生,清初散文家。与侯方域、魏禧合称清初散文"三大家"。其散文疏畅条达,其诗以清丽为宗,成就及影响不如其文。著有《钝翁类稿》《续稿》。晚年自删为《尧峰文抄》。馆藏是书之写工林佶工于楷法,又善篆隶。尝文师汪琬,诗师陈廷敬及王士祯。琬之《尧峰文钞》,廷敬之《午亭文编》,士祯之《精华录》,皆为他手书。馆藏是书写刻精美,精工付梓,历来为文坛与藏书届所推崇,成为清写刻古籍代表。
宁夏大学图书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