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展览
展览
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暨实践导师聘任仪式在中山大学举办

  2016621日,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举行了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研讨会暨实践导师聘任仪式。文化部原副部长、国家图书馆名誉馆长、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周和平,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出席了本次研讨会暨聘任仪式。受邀参会的还有来自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天津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广东省古籍保护中心、广东省方志馆、武汉大学等机构的文献修复与古籍整理方面的专家。会议由资讯管理学院常务副院长张靖主持,中山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波、中山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林明等领导出席会议。

  周和平在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对出席会议的各位在古籍整理与修复一线工作岗位上坚持和付出的专家们,以及从事相关人才培养的老师们致以敬意。在梳理和总结中国古籍修复的历史、中国政府开展古籍整理和保护的历史,以及近年来国家开展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项目的基础上,他指出,目前我国古籍修复专门人才和高层次人才严重缺乏,而如何开展面向实践和职业的古籍保护与修复高层次人才的正规学校教育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周和平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与图书馆联合开展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培养的努力和探索,并对该专业方向的培养模式提出了“四个注重”的希望和要求:注重理论积累,注重实践创新,注重多学科联动,注重国际前沿的学术交流。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李萍在讲话中指出,文献保护与修复专业对于像中山大学这样有悠久历史和传统的大学、对于我们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人类文明的传承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培养中华文化的继承人、通过传承古籍整理与保护的技艺而“为文化立心、为传统立命”是中山大学的责任和使命。

  聘任仪式上,资讯管理学院院长龙乐思(Miguel Nunes)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龙波分别致辞,对莅临出席本次会议的领导和专家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随后举行了简短的实践导师聘任仪式,分别向沈津、赵嘉福、潘美娣、杜伟生等12位专家颁发了聘书。这12位受聘导师是目前国内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业界最顶尖的专家,其中有1位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代表性传承人,5位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传习导师,1位为原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善本室主任。沈津老师代表各位受聘导师作了发言。

  聘任仪式后召开了专题培养研讨会。2014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图书馆、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签署《联合培养图书情报专业硕士协议》,2015910名新生已经入学。在专业硕士培养期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中山大学图书馆将共同做好学科专业、师资队伍、教材课程等基础建设。周和平与各位专家一起听取了张靖对文献保护与修复方向图书情报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设计理念与改革设想的汇报,以及相关负责教师关于培养方案改革、核心课程设计等问题的汇报,了解了目前该方向研究生培养存在的困难和挑战,并与各位专家们充分探讨了未来解决的方案。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与会专家们就该方向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制定、核心课程确定、毕业论文/设计的要求、核心课程内容设计与教学组织、实践课的实施方式与教学模型等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基本共识,并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和建议。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