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战时期典籍文献抢救保护学术研讨会”成功召开
|
|
铭记抗战历史 守护民族文脉

9月4日,“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抗战时期典籍文献抢救保护学术研讨会”在国家图书馆召开。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出席,部分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负责人和专家学者、新闻媒体代表等60余人参加。

国家图书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魏大威致辞

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主持开幕式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抗战研究要深入,就要更多通过档案、资料、事实、当事人证词等各种人证、物证来说话。要加强资料收集和整理这一基础性工作,全面整理我国各地抗战档案、照片、资料、实物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深入开展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研究,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收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中华民族在抗战时期为抢救保护珍贵典籍文献,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成为民族记忆和民族精神中不可磨灭的重要内容。
本次研讨会是积极贯彻落实总书记指示的重要举措,也是继抗战70周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抗战时期古籍抢救保护史迹研讨会”后,我国图书馆界再一次全方位、多角度地揭露日本军国主义破坏中国文化典籍、展示我国民众抢救保护珍贵典籍文献的重要活动。活动旨在让社会公众深入了解抗战时期典籍保护工作与文化抗战历史,缅怀前贤在民族危亡之际抢救保护典籍之事迹,深切感受中华典籍劫后幸存之不易,弘扬红色革命文化,揭露日本军国主义抢掠破坏中国文化典籍的罪行。通过让事实说话、为历史发言、使民众牢记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牢记中国人民为维护民族独立自由、捍卫祖国主权尊严、保护民族文化遗产所建立的伟大功勋,对于进一步弘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促进中华典籍保护与传承,推动抗战史料收集整理,激励广大图书馆人继承抗战前辈的光荣传统,做好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整理者、宣传员、守门人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学者发言
研讨会上,多位专家学者以大量生动丰富的历史图片、影像和翔实记录,为我们讲述了抗战时期合众图书馆等先贤抢救保护典籍文献、八路军抢救保护《赵城金藏》、文澜阁《四库全书》西迁贵阳、梅冷生抢救温州重要典籍文献等伟大壮举;揭示了郑振铎抢救典籍文献的新史料;丰富了抗战期间王重民在美国为抢救和整理中华典籍文献的历史细节;介绍了国家图书馆、重庆图书馆、四川大学图书馆、云南省图书馆、陕西省图书馆等单位对馆藏历经抗日兵燹劫难典籍和民国时期抗战文献的保护整理与研究开发。与会专家学者们的发言不仅描绘了抗战炮火下中华典籍饱经战乱的颠簸命运,记录了前辈先贤守护文明的艰辛历程和感人事迹。正是他们的努力,才使得大批珍贵典籍文献得以保存并传承至今,成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他们以自己的一腔热血丹心,在抗战时期为典籍保护奔走呼号、无怨无悔,为我们当代文化工作者和典籍保护工作者树立了典范。同时,这些发言也展现了当代图书馆界在保存抗战文献,挖掘抗战典籍文献资源所做出的努力,体现了当代图书馆人的历史担当和使命。

与会学者发言
2020年7月,抗战时期抢救保护典籍文献重要事例征集工作正式启动。在全国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的积极支持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征集到来自全国各地12家单位的21篇文章。在这些典籍抢救保护事迹中,既有我们耳熟能详的图书馆同仁勇护国宝、坚守职责的无私举动,也有社会各界仁人志士不顾安危、抢救典籍的感人事迹。此外,还有当代图书馆界致力于抗战文献保存与保护工作情况的介绍。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