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活动在全国范围内遍地开花,又各具特色。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技艺传习所揭牌拜师的浓浓仪式感,让在场师生浸润于尊师重道的传统氛围之中。仪式结束后,导师张平偕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修复工作者,现场讲解演示古籍修复技艺,充分体现技艺传习的魅力。

北京师范大学古籍修复进校园活动导师张平介绍古籍修复技艺
在孔孟之乡山东曲阜,孔子博物馆的碑刻传拓高手、曲阜市文物商店的碑帖制作专家来到曲阜师范大学,现场展示以擦拓为主的曲阜特有拓制技法。活动中,曲阜师范大学师生用孔府珍藏的明代门神木板复制品学习木板年画刷印技法,感受“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庄严气象。

孔子博物馆传习所古籍修复技艺走进曲阜师范大学活动木板刷印

曲阜师范大学同学抄写永乐大典
在丝绸之路重镇吐鲁番,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带着馆藏的出土文书、古钱币来到市职业技术学院,开展《吐鲁番出土文书的保护与修复》专家讲座、吐鲁番出土古籍文书抄写、吐鲁番出土古钱币拓制等活动,向同学们宣传爱护文物、传承文明的思想理念。

吐鲁番职业技术学校师生体验吐鲁番出土古钱币拓制
在千年古都开封,河南大学的雕版印刷和传拓体验区一整天“生意火爆”,师生们络绎不绝排队等候体验雕版印刷和石碑拓片制作,专注地完成每一幅作品。大家热情高涨,不仅现场准备的六百张宣纸全部用完,甚至连吸水纸也全都用上。

河南大学同学体验传拓技艺
在北国春城长春,吉林省古籍保护中心的修复师们带艺走进长春中医药大学的同时,还特邀吉林省孤儿学校和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等校的300余名师生共同参加体验活动。在活字印刷体验区,中医专业的大学生们饶有兴味地将传统中医口诀《十问歌》木活字拼出完整活字版,复习专业知识,体验非遗文化。
吉林省古籍保护中心走进长春中医药大学
在彩云之巅云南,云南省古籍修复中心的修复师在云南大学科学馆活动现场,演示并教授破损古籍书叶的修复、古籍装订等传统技艺。60余名研究生、本科生同学们兴趣盎然地投入体验活动,残破的古籍在他们的手中一点点地修复完成,书页间穿针引线的乐趣让大家欣喜异常。

云南大学的同学们展示自己的修复成果
在申城上海,复旦大学古籍保护研究院2017级古籍保护与修复方向研究生进行了现场修复技艺比拼。在一方木桌,一张书页构筑起的“书籍医生”天地里,参赛者有条不紊,心不妄动,在方寸之间展现古籍修复技艺。赵嘉福等顶尖古籍修复专家进行了现场点评。

复旦大学古籍修复技艺竞赛
在人文渊薮江苏,进校园活动遍及全省,省古籍保护中心联合省内各市县级图书馆,将古籍修复技艺带入南京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常熟市报慈小学等7所学校。
其中,南京艺术学院自五月起,就连续举办三场“中华古籍保护名师讲座”,并开展2018届文物鉴赏与修复专业毕业生作品展暨古籍修复现场演示活动,并加入纸浆滴注成纸与古籍装订体验环节,讲座与展演吸引了校内外众多观众前来聆听观摩。
同样全省联动、多地开花的还有广东地区。其中江门市新会区景堂图书馆开展“书香古韵——中华古籍之魅力”古籍保护进校园活动,梁启超纪念中学250多名学生参加了活动,孩子们通过参观展览、现场问答了解古籍知识,通过古籍装订、雕版印刷体验非遗技艺。

江门市新会区景堂图书馆走进梁启超中学
此次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倡导组织,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密切配合、共同实施的“古籍修复技艺进校园活动”,以网络新媒体为主要宣传渠道。其中,光明网积极助力,作为媒体承办单位,通过多批次、系统性的网络直播,对各地、各活动现场进行全方位跟进。此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参与活动的图书馆、博物馆、各类院校,都通过本单位“两微一端”等新媒体窗口,图文结合、及时报道,带动起一波非遗传承的热潮。
在系列活动中,不同年龄段、不同学历层次的青少年亲身体验非遗传统技艺,近距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更多地了解、关注并参与到古籍保护中来,推动形成人人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局面,让中华民族数千年文化历史的古籍“活”起来。莘莘学子求知若渴的眼神,也进一步激发了古籍保护工作者和非遗工作者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立志要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发扬科学精神、实干精神、奉献精神,把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落实到修复每一叶破损古籍上来,保护中华文化根基、阐发中华文化精髓,为人民提供真正有价值又符合时代精神的典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