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孔子·儒学·儒藏——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名家系列讲座”在国家图书馆开讲。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北京大学副校长、《儒藏》工程首席专家王博,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李中华,山东省曲阜市文物局局长孔德平出席首场讲座,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北京大学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部分高校研究生近100人也参加了此次活动。
韩永进在致辞中表示,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孔子博物馆三方形成的“孔子展览+儒家讲座”模式正是我们牢记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使命担当,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的有效补充、拓展和完善,是我们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要举措。
在开幕式后的首讲中,楼宇烈先生以“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为题,深入阐述了儒家文化的理念与实践,探索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根基和文化内涵,受到读者热烈欢迎。

楼宇烈先生以“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为题进行讲座
2017年9月28日,在孔子诞辰2568周年之际,“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开幕。配合展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特别策划了此次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名家系列讲座。活动自11月29日起,每周在国图举行,讲座持续到2018年1月31日,将先后邀请孙钦善、牟钟鉴、李中华、安平秋、陈来、王博、魏常海、景海峰、郭齐勇等知名学者做客国图,引导大众走近儒家经典,更加详尽地了解儒家学说的发端、发展,深刻地体会孔子及其思想对当代中国和世界文化的重要意义,让观众在观展的同时,不断加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识,以更加虔诚、敬畏的态度对待和传承传统文化。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年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始终将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重要任务之一,通过举办各类大型展览、讲座、经典诵读、互动体验等推广活动,以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向全社会普及古籍保护知识,传播优秀典籍文化,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由中央宣传部等部门支持指导、国家图书馆组织实施的《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中,首选的就是《论语》等儒家著作。
今后,国家图书馆、北京大学《儒藏》编纂与研究中心、孔子博物馆将继续围绕孔府文化和儒学文化的保存保护与开发研究进一步开展合作,认真践行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的指示精神,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孔子·儒学·儒藏——儒家思想与儒家经典名家系列讲座
第一讲 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复兴(楼宇烈教授主讲)
第二讲 孔子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及其评价(孙钦善教授主讲)
第三讲 探寻儒学中的“普世价值”(牟钟鉴教授主讲)
第四讲 儒学的核心价值及其基本精神(李中华教授主讲)
第五讲 儒家经典与《儒藏》编纂的价值意义(安平秋教授主讲)
第六讲 孔子与当代中国(陈来教授主讲)
第七讲 儒学的发展历程及在近代中国的历史际遇(王博教授主讲)
第八讲 从儒学与佛道二教的融合看世界文化的未来(魏常海教授主讲)
第九讲 儒家的经典诠释及现代转化(景海峰教授主讲)
第十讲 儒家的“乐感”文化与忧患意识(郭齐勇教授主讲)
具体讲座安排请关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微信公众号讲座预告!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