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它活动
其它活动
2017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成果喜人
  央广网上海9月20日消息(记者张庶卓)2017年是国家重大文化项目“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10周年,建国以来在全国范围首次开展的古籍普查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2017年度“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历时数月,来自全国44所高校271名大学生文化志愿者,经过培训,与近百名公共图书馆业务骨干一起,分赴62个基层受援单位,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帮助整理、编目古籍51079种363111册,其中含少数民族语文古籍2684部2701册,另编目雕版60种、1004版,成果显著,有力地促进了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进程。 

  2017年“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总结座谈会9月15日在上海图书馆举行。当天还举办了“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座谈会,与会代表还参观了上海徐家汇藏书楼。

  据介绍,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组织领导下,经过10年努力,全国古籍普查量已过多半,但尚有部分地区因专业人员、经费缺乏等原因,工作进展较为缓慢。这项基础性工作,现在已经进入攻坚收尾阶段。为实现“十三五”期间基本完成全国古籍普查的目标任务,中国古籍保护协会自2015年成立以来,秉持协会宗旨,在社会各界支持下,连续3年组织开展了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通过招募高校大学生文化志愿者,利用暑期在有需求的省份参与古籍普查工作。该项活动从2015年1省试点到2016年4省并进,再到今年10省参与,得到广泛认可和欢迎,其普查成效和影响力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显著。本年度组织开展“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的地区有山西、吉林、上海、江苏、安徽、山东、湖北、四川、云南、新疆等10个省(区市)。从3月部署,4月基层调研,5、6月招募志愿者,到7、8月正式实施,该项活动历时数月,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会长刘惠平(中)为支持单位代表颁奖  

  刘惠平表示,今夏全国普遍高温、酷暑难耐,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得以顺利展开,志愿者、带队老师、图书馆业务骨干、受援单位工作人员付出了艰辛劳动。普查让大学生有机会同珍贵古籍亲密接触,将书本上所学知识运用到古籍普查整理编目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才干。普查中,青年学子们忘我工作,无私付出。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奉献社会的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也看到中华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绵延不绝的希望。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各受援单位、各志愿者输出的高校,立足实际,从早着手古籍普查志愿服务的各项准备工作,调研基层馆需求,预估普查工作量,招募录用志愿者,选派专家领队,开展志愿者培训,协调募集经费、安排普查场地和设备,照顾志愿者衣食住行,为志愿服务的精准实施提供了重要保障。

 

与会代表参加座谈会   

  2017年度“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得到京东方科技集团和中国志愿服务基金会、浙江财通证券公司,为古籍普查志愿服务项目提供公益资助。京东方科技集团副总裁张宇在接受中国之声记者采访时表示,全国古籍普查工作是一项意义深远的文化传承行动,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作为企业我们有责任做这件“利在千秋”的事情,支持、参与“中华古籍普查文化志愿服务行动”,发挥企业能力来推动中华古籍保护事业,希望中华古籍活起来,传承下去。  

  随着古籍普查文化志愿工作的不断拓展,古籍保护的理念必将进一步为社会各界和广大公众所接受,必将引导更多有识之士加入到中华古籍保护的行列中来,形成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人人有责的生动局面。  

(转载自“中国古籍保护协会”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