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学徒成长记 | 桂林传习所

匠心传承技艺,守护八桂宝刻

2020年,广西桂林图书馆联合桂海碑林博物馆获批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桂林传习所,开启图书馆与博物馆的跨界合作模式。桂林传习所聘请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韦可祥为导师,以石刻传拓技艺为主要传习内容,践行“以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培养兼具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的高标准专业技术人才。

跨界联合,发挥优势

广西桂林图书馆和桂海碑林博物馆分别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和“桂林石刻传拓技艺”保护单位。广西桂林图书馆是广西建馆最早的公共图书馆,古籍、拓片等地方文献存藏丰富,拥有专业的文献修复空间及设备。桂海碑林博物馆是广西唯一的石刻专题博物馆,配备专业传拓室、展厅等。两家单位依托各自馆藏、人才、设备等优势资源推动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在多方面合作共建,创新发展。

拜师学艺,全面发展

桂林传习所第一批10名学员于2020年底正式拜师,开启了石刻传拓的学艺之路。他们分别来自省、市、县三级公共图书馆及高校图书馆、博物馆等单位。在韦可祥老师的悉心培养下,10名学员四年来通过虚心请教、勤学苦练,熟练掌握了平面碑、浮雕、摩崖等不同石刻的全套传拓技法。2025年3月,10名学员全员顺利通过了传习所出师评审。

桂林传习所特别注重传授与指导广西独特地理环境下的传拓技法,又以摩崖石刻传拓技艺最具特色。学员们在导师的指导下,传拓了各类原碑、摩崖石刻等。除了传习石刻传拓技艺,桂林传习所还以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古籍修复技艺”传承人何志刚为骨干,以集中培训、跟班培训等方式开展了多次古籍保护、古籍修复技艺的专业培训,传授古籍与拓片的基础修复技术。

扎根田野,交流合作

为促进广西地区石刻传拓技艺交流与发展,桂林传习所师徒协力,开展延伸教学与合作。学员们跟随韦可祥老师赴来宾市忻城县、桂林市灵川县等地开展石刻考察工作。通过石刻文献田野调查,既保护了当地的石刻文化资源,又助力了地方馆藏资源建设。目前,部分学员已经开始与广西区内市、县的文保单位合作,自主进行石刻保护方面的田野调查与学术研究,为地方石刻文献的保护贡献力量。

未来,桂林传习所将继续秉持工匠精神,发挥自身优势,进一步提升传习工作水平,加强交流合作,为非遗技艺传承、石刻文献保护和古籍保护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