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云南省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

为响应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关于开展“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的号召,云南省图书馆精心策划组织了“声流金石 纸落云烟”云南省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

本次系列活动之“千年石光  一纸风华——云南历代珍贵拓片展”于8月19日在云南省图书馆正式拉开帷幕,聚焦云南地方特色碑帖资源,以纸墨传拓呈现云南历史的壮阔图景与文化的绚烂篇章。

展览由云南省图书馆主办,文山州图书馆、大理州白族文化研究院、双柏县图书馆、双柏县文化馆、通海县图书馆等单位共同协办,精选了云南历代珍贵拓片80幅,时间跨度从汉至现代,是近年来云南省内收藏单位较多、覆盖面较广的一次拓片陈展。展品包括碑刻、摩崖石刻、匾联和特色铜鼓,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教育、水利、诗文、书画等诸多方面,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展品中既有《孟孝琚碑》《爨龙颜碑》等闻名遐迩的名碑,更有诸多立于乡间地头的“无名”碑刻,这些鲜为人知的碑刻虽默默无闻,却蕴含着丰富的社会民生信息,能补史之阙、纠史之误,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次展览不仅是对云南碑刻文化的梳理,更是一次云南文化自信的彰显。其以纸墨传拓还原碑刻细节,讲述“金石碑刻里的云南故事”,深刻表达了云南历代人民对于国家振兴、社会稳定和文化兴盛的精神追求。

作为晒书系列活动的组成部分,8月16日,云南省图书馆还举办了“凿石记史 刊崖载道  走进安宁研学活动”。此次活动以“寻古访碑”为主线,沿着杨慎、徐霞客等历史名人的足迹,先后游览了安宁文庙、曹溪寺、温泉摩崖石刻等重要古迹。30余名读者在安宁市博物馆参观碑林,感受时光沉淀的文化记忆。特别是对唐代《王仁求碑》的深入解读,揭开了这座屹立了1300年的唐代碑刻的神秘面纱。随后,在志愿者的指导下,读者们动手体验了碑刻拓印、甲马印刷等传统技艺,进一步加深了对金石和传拓知识的学习。在曹溪寺,读者通过明代杨慎撰写的《重修曹溪寺记》碑刻和民国梁思成手绘的建筑图纸,真切感受了这座千年古刹的“元风明韵”。在温泉摩崖石刻,160余幅自明代至民国吟咏安宁温泉的题词、歌赋、碑铭和壁画,让大家品鉴了历代文人墨客留下的文化印记。

云南省2025年中华传统晒书系列活动将通过展览、研学、讲座、集市体验、技艺体验等多种形式,深入挖掘和阐释金石文献“以石载史”的独特价值,让读者在互动体验中与历史对话,在实践中传承文脉,生动诠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与永恒魅力。

供稿:云南省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