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中华古籍资源库’服务与实践案例”入选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别推荐案例
|
|
11月8日,以“数据要素驱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的第六届数字发展论坛在北京举行。论坛由中国互联网协会主办,数字化转型与发展工作委员会、伏羲智库承办,北京市海淀区东升镇特别支持,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清华大学互联网治理研究中心提供学术支持。经现场宣讲、答辩、专家评审,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申报的“激活中华典籍的‘数字生命’——‘中华古籍资源库’服务与实践案例”荣获中国互联网协会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特别推荐案例奖。

本次论坛围绕服务经济、工业转型、数字政务、数字社会、数字文明、智能城市、基础设施、数字农业等八个主题举办分论坛,参加中国互联网协会2024年度互联网助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案例征集并进入复审阶段的百余家企事业、政府单位参评,现场展示了各行业数字化转型实践过程中的优秀案例,并由政产学研等多个领域的近三十位专家进行现场评审。

在主论坛以“数据要素驱动创新发展”为主题的圆桌对话中,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红蕾与来自医疗、通信、城市建设等多个领域专家,共同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各个行业的应用前景和实践案例。王红蕾表示,数字化技术的融入,不仅为古籍保护与文化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连接古今、沟通中外搭建了一座坚实的桥梁,让古老的智慧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中华古籍资源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的综合性古籍特藏数字资源发布共享平台,截至2024年9月,该库已发布古籍影像资源超过10.5万部(件)。同时,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动业界举办9次古籍数字资源联合发布活动,累计发布总量超过13.9万部(件),彰显了业界引领和带动作用。古籍影像资源的开放共享使很多专家、学者使用图书馆古籍资源的方式发生了根本性改变,有效缓解了古籍“藏”和“用”之间的矛盾,平衡了古籍的文物性与文献性。

下一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国图老专家回信精神,以“传承文明、服务社会”为宗旨,在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建设中以古籍智慧化服务为突破口,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文化建设数字化赋能、信息化转型,把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发展优势,把历经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为建设文化强国贡献力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