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运奔流 泽润齐鲁——山东省珍藏黄河运河文献展”在济宁开展
|
|
2024年8月13日,随着“河运奔流 泽润齐鲁——山东省珍藏黄河运河文献展”在济宁市图书馆开展,“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2024年山东省中华传统晒书活动”也拉开序幕。该展在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指导下,由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济宁市图书馆承办,山东博物馆、山东大学图书馆、山东师范大学图书馆、曲阜师范大学图书馆、济南市图书馆、青岛市图书馆、枣庄市图书馆等协办。这是省内黄河、运河文献首次大规模联合展出,旨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深入挖掘黄河、运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提供智库支持。

治理黄河,疏浚运河,历来是国之大事,代有传承。在治理过程中,先贤们留下了丰富的文献资料,黄河、运河的历史在古籍里流淌,泽润千年。展览聚集了全省9个收藏单位的120余部珍贵文献,分治黄保运、运河水利、漕运交通、黄运图考四个专题,以图片与实物相结合的形式展示出千年来黄河的波澜壮阔和大河安澜背后先贤们的艰辛探索;展示出运河的都市繁华及大运风华蕴含的人间烟火。

展览珍品叠现,如《河防通议》是现存最早的治河专著;潘季驯在《河防一览》中提出“束水攻沙”的治河理论,为其治河经验的总结,乃中国治河史上的创举,为明清治黄者所遵行。

山东大学图书馆藏《转漕日记》记录了清河南督粮道李钧参与的道光十六年(1836)河南漕粮征收、兑运、交仓的全过程,是了解漕运不可多得的历史资料;山东省图书馆藏《山东黄河全图》、山东大学图书馆藏《山东直隶河南三省黄河全图》,是了解光绪年间黄河河道、堤坝等水利工程情况的珍贵文献。

济宁市图书馆藏《山东全河备考》,记山东河防及运河兴废之事,是研究山东段运河的重要资料;枣庄市图书馆藏《山东运河备览》,保留了上自元代,下至乾隆三十七年京杭运河工程兴建和管理的珍贵史料。

河运奔流,泽润齐鲁。黄河、运河这对中华文明的经典意象,在齐鲁大地相遇,在这里黄河故事与运河往事交织交融,做好弘扬黄河、运河文化这篇大文章,山东责无旁贷。济宁因水而兴,在这里黄河东流,运河北上,展览在济宁首展别有深意。之后,将在沿黄、沿运各市进行巡展。
来源:山东省图书馆(山东省古籍保护中心)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