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遵义市图书馆与锄经堂藏书楼共同举办晒书活动
|
|
艳阳高照的农历六月,将藏书、字画搬到阳光下暴晒消毒,驱赶藏匿其间的书虫是我国古代的传统习俗。7月12日,遵义市图书馆、遵义市图书馆学会、锄经堂公益图书馆举办了“六月六”晒书节活动,活动主题为“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殊途同归——锄经堂藏书楼与公共图书馆的邂逅”。
沙滩文化作为遵义市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具有独特的文化精神内涵,对当前和今后激励地方文化教育仍然有着积极作用。锄经堂是沙滩黎氏的藏书楼,有着悠久的历史。1819年,这里的藏书多达3万多卷,成为贵州地区藏书最丰富的地方,是当时省立“贵山书院”藏书的10倍。2023年,新蒲新区新舟镇沙滩村黎氏后裔自行筹资修缮了老宅锄经堂,将这里改造成为锄经堂公益图书馆,让沙滩文化在这里更好地传承下去。

当天,来自遵义市的专家、学者、作家、沙滩文化爱好者、锄经堂公益图书馆捐书人、学生代表等齐聚锄经堂公益图书馆,通过“晒书”环节,多元化、全方位展现出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晒出对书籍的保护,晒出对知识的敬重、文化的传承。同时,大家还了解了锄经堂公益图书馆的前世今生,以及市图书馆古籍收藏情况及修复成果,并体验雕版印刷,近距离、多维度地了解古籍。
在古籍展示环节,有不少难得的珍品,比如来自1880年(光绪六年)的殿试考卷,试卷的主人是黎庶昌的侄子黎尹融;平日里“藏”在遵义市图书馆“深闺”中的《遵义府志》木刻板等。

活动中,参与者还畅所欲言分享了沙滩作家作品阅读感受、沙滩文化研究著作、沙滩文化研究成果等。“我们今天能够在这晒书,感觉到我们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遵义市历史文化研究会副会长陆昌友告诉记者,文化是我们民族复兴、国家富强的根和魂。类似这样的活动应该要多开展,让下一代能够了解国家和地方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

古籍蕴含着中国传统的人文精神、哲学思想、道德理念、价值准则,记载了中华民族在发展史上的经历,有非常高的文献价值、学术价值、文物价值和艺术价值。“希望通过活动展示遵义的藏书文化、馆藏古籍、经典阅读分享,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公众对书籍和知识的热爱,促进文化传承与交流,借此对书香社会的建设发挥积极作用。”遵义市图书馆地方文献和古籍部主任朱纯洁这样说道。
来源:直播遵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