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2024晒书节 | 晒出热爱 晒出传统文化热度

当天活动还没开始读者们就已排起“长龙”,队伍里有与图书馆相熟已久的老读者,更多的是陌生面孔。有读者很早就从家里出发来到图书馆。

“上次套印团龙没有盖好,这次争取盖一个更完美的”;

“朋友很喜欢《明珠记》这套章,但是有事来不了,让我帮她盖一下”;

“很喜欢辽图的印章,有文化内涵”;

“排队很辛苦,但是很值得”;

“我是专门从长春来的,你们这套章我太喜欢了!”

活动现场的读者朋友们纷纷通过不同的话语表达了自己对活动的喜爱。

本次印章钤盖包含我馆古籍部门以往活动的全部印章:

▲套印团龙及九子

今年是农历甲辰龙年,这套印章首次出现在今年年初国风市集活动中,又出差过深圳文博会,是历次活动中最受欢迎的一组印章。中央团龙为五色套印,气度庄严,周边九子造型憨纯可爱,尤其受小朋友喜爱。

▲孔子及四配

原型为我馆珍贵馆藏《孔门七十二贤像》,人物造型古朴雅致,曾两次出差深圳文博会,展会期间受到各地读者拥趸,是参与活动次数最多的印章之一。

▲《明珠记》图章

以我馆馆藏闵凌刻本《明珠记》插图为素材,选取书中五幅插图制成一套10色套印章、4个单色印章。

▲辽图形象章

辽图形象章取材于我馆大楼东侧景象和古籍馆藏印,最能直观地代表我馆形象。

▲十二生肖组合章与御笔福字章

这套系列章包含了两套十二生肖形象,动物造型与福字相结合,与团龙九子章一同亮相于年初国风市集活动,传统气息浓厚。福字章取材于康熙皇帝的御笔福字,与十二生肖形成组合。

▲宁采臣套印章

设计灵感来源于我馆镇馆之宝《聊斋志异》中的《倩女幽魂》这一故事。印章中的宁采臣被设计成熊猫造型,呆萌可爱。

印章中以闵凌刻本《明珠记》中插图为素材,制作的“明珠记”主题印章,无疑是本次晒书节活动的主角(该文献作为我馆特色馆藏之一——它集明代版画和套印技术于一身,达到了创意、设计与印刷的完美结合,是存世《明珠记》中的代表刊本)。通过“印章”——这种大众喜闻乐见的文化传播方式,读者能近距离接触、感受套色印刷之美,同时,珍贵古籍也能够“走出馆舍”“走入寻常百姓家”,让大家多维度地了解古籍,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从明万历至明末二十余年时间,浙江吴兴及周边地区套版印刷的古籍,以闵、凌两家为代表,后人称其为“闵刻本”“凌刻本”,或合称“闵凌刻本”。辽宁省图书馆为海内外收藏“闵凌刻”最全最多的机构,有119种,261部,大部分为藏书家陶湘旧藏。陶氏所藏“闵凌刻”皆为书品上乘或初刻初印之本,并皆经重新装帧,将原有普通线装装为金镶玉形式,换装同色瓷青纸书衣,前后加衬白绵纸护页,再配以青色六合书套,函套上粘题签。经过重新装帧,这批“闵凌刻”整齐划一、典雅大方,为书林所羡艳。本次以图文形式介绍具有代表性的闵凌刻本,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前来参观。

▲正在参观的大小读者

活动当天正值暑假开始,有很多家长朋友们带着孩子来参观展览,参与盖章活动。

▲小朋友们盖《明珠记》图的套色章

各个年龄段的读者都来参观、参与活动。

▲活动现场的老年读者图片

▲活动现场大排长龙

大家有序排队,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盖章留念

▲志愿者们在辛勤工作

“书藏有象 智化无穷——辽宁省图书馆藏闵凌精粹展”将持续到10月31日,为丰富宣传形式,我们同步在官方微信公众平台、学习强国平台以图文形式推介闵凌刻,在抖音APP开辟新栏目“蠹鱼儿”,以短视频的形式介绍古籍,欢迎大家围观。

古人晒书是为防霉防蛀,今人晒书是为更好地传承。积极的参与,是大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流行的有效融合。未来,我们将继续依托馆藏珍贵古籍,探索古籍活化新模式,为藏书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知识传播作出努力。

来源:辽宁省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