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对话网络文学创作者:如何以古籍为蓝本讲好中国故事?

2023年4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发布的《2022中国网络文学发展研究报告》显示,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已达近5亿,且呈现出两大发展特征:海内外影响力扩大与讲好中国故事。可见,网络文学作为大众创作、全民阅读的中国故事,正在进一步成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的重要力量。

为探索古籍内容在网络文学中活化的可行性,让古籍中的故事在网络文学中“活”起来,产出内容优秀的,可持续传播的作品案例,2023年5月,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及抖音集团主办、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及番茄小说承办的“古籍活化 传承书香”联合征文活动拉开帷幕。这一突破“次元壁”的创新尝试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吸引大批创作者投稿,其中不乏经验丰富的作协成员,更有首次提笔的新人作者。广大创作者对“古籍活化”积极尝试,赋予了古籍今天人的情感、今天人的价值、今天人的精神、今天人的想象……活动共计收到全网3万余部作品投稿,最终15部作品脱颖而出获得征文奖励。

动机

古今对话,如何找到契合点?

征文作品需以经典古籍为蓝本,自指定古籍《西厢记》《长生殿》《桃花扇》《牡丹亭》《世说新语》《儒林外史》《子不语》《阅微草堂笔记》中某个或某些故事(事件)出发,发散思维进行合理化的改编及扩写。以古籍为蓝本,又限定内容范围,对于创作者来说意味着限制,还是另一番广阔天地呢?

此次征文比赛获得一等奖的《鄱阳湖君传》是创作者左断手的作品。故事在古籍《子不语》的基础上加以延伸拓展,讲述了一条只做好事的鱼妖突然遭劫被斩只余妖魂,最后以一颗真诚之心,经过几次凶险,一步步成为鄱阳湖水神的故事。左断手是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在起点创作过多本万订小说,他说:“我从小就喜欢《西游记》《搜神记》《聊斋》等古典神话、志怪类文学作品,开始创作后也是以灵异类型为主。以经典文学作品为蓝本进行创作,我觉得就不能只讲打打杀杀的热血故事,而是更多地要向读者传递一些古籍中的内涵,让今人思考。”这次参加征文对左断手来说是一次圆梦的尝试,“好像又找到了最初创作时的激情”。

陕西省作家协会会员、陕西省网络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关中闲汉也参与了此次征文,他的作品《王羲之的鹅》以王羲之《黄庭》换大鹅、嵇康之死《广陵散》成为绝响为切入点,以鹅(动物)为第二主角进行创作,通过鹅眼看魏晋,将真实历史结合奇幻色彩进行了传奇演绎,于乱世之中,为魏晋风流“立骨”。关中闲汉非常喜欢古代典籍,经常为《聊斋志异》的文笔折服,将《儒林外史》视为最爱小说,最常翻的书就是《世说新语》《子不语》《山海经》《阅微草堂笔记》等。参加此次征文对他来说,既契合了自身古代传奇题材IP的创作方向,又满足了想写一本与书法有关小说的心愿。“《世说新语》虽然不是一部魏晋正史,但它却异常鲜活,比较生活化地记载了魏晋人的言谈举止,和日常场景。《子不语》单篇都是一个小故事,每个故事都很精彩,每个出场的精怪都有其好玩的地方。但是,它们是割裂的,相互间鲜有互动。我就想,有没有什么方法可以让同一部书中的妖怪出现在同一个‘宇宙’中呢?这才有了把《世说新语》的故事摘取精华串连在一起,让《子不语》中的个性妖怪穿插‘耍宝搞怪’的想法。”关中闲汉感慨魏晋风骨,喜欢神仙妖怪,并将其结合进行了再创作。

在网络小说平台,“男频”和“女频”的创作者所关注的类型明显不同。任欢游作为番茄小说古代言情类型头部作者,对《牡丹亭》中描绘的爱情故事更有感触。她创作的《无情调》在保留《牡丹亭》原文设定的同时,又对故事发展线进行合理续写,着重描写杜丽娘与柳梦梅数十年婚后生活,因出生背景阶级、三观的不同而产生的生活摩擦,引发其子女对婚姻的不同追求,深刻描写女性婚姻家庭中所处困境,最后从伤心到释然全过程,将古今思想的碰撞展现得淋漓尽致。“当初会选择《牡丹亭》,很天真的想法就是不认同至情论,所以抱着一身反骨,构思了《无情调》,在还没有开始正式想故事的时候,书名就已经想出来了。”任欢游说。她在这次征文活动中把《牡丹亭》原文很仔细地看过,尝试从字里行间琢磨人物的性格与想法,虽然在诠释一部传世经典时会有被束缚的感觉,但获得了一种别样的经验。

构思

从什么角度诠释经典?

古籍中描绘的“古意生活”“古风文化”,作为独属于中国人的一种以智慧、闲适、领悟和觉醒为主要特征的人生态度和生活方式,在现代依然充满生命力。以古籍为蓝本,并不乏写故事的契合点和延展性,但要在保留经典的原始风貌下,再增加更受现代读者喜欢的元素,将古今结合,以一种不同的角度来诠释出新的故事,是很多创作者直呼“真的好难”的事情。

“兰亭之会是大家熟知的,也是王羲之一生的高光时刻。当我在《王羲之的鹅》中要写这段故事时,就有些犯难了。我得把大家熟知的故事写出新意,写出精彩来,要不然我的王羲之就没有他自己独有的、符合他自己人设的高光时刻。”关中闲汉冥思苦想好几天,没什么头绪时,就研究起了王羲之的《兰亭序》,还参观了好几场书法展览,“最终是书法作品本身给了我灵感”。

从什么角度去诠释经典,同样是任欢游的烦恼。“我虽然很早就找到了自己要写的切入点,就是反对《牡丹亭》中的至情论写‘无情调’,但绝对不会报以批判的态度去看待这个作品,因为在不同的时代背景拥有不同的三观是非常正常的事情,所以我坚持以一个理智且客观、中肯的态度去研读和思考。”研读越深,任欢游对于改编的压力越大,尤其是在了解到汤显祖对于改编的态度时,比如同时代沈璟的改编引发汤显祖不满,导致 “汤沈之争”,让任欢游对书写这篇征文的态度更谨慎了许多。

市场的偏好对于职业创作者来说是不可忽略的考量因素。“写故事大纲的时候,我做了一个梦,梦见范进跟我喝茶,像老朋友一样。我想是我的潜意识对这种和以往不一样的写法没信心,担心没人看。而这个梦让我放下‘名利’的担忧,先把想写的故事写出来。”山的那边是征文获奖作品——《老夫范进,在大明退休养老》的作者。她以《儒林外史》中的范进为主角,以一种时空跳跃的全新写法,简洁活泼的语言,兼顾小说的故事性和哲学思考,让古籍中的人物“走”出来,到历史的长河中去领略当时的文明与智慧,去感受当时的风俗和民情,在不断的探索和反思的过程中,寻找到人生“存在”的真正意义。“没想到跳脱市场偏好的考虑,最后意外收获了很多读者的喜爱和称赞。”

左断手也坦言,如果从一个创作者的角度,写作既是兴趣,又是养家糊口的手段,所以首先会考虑挑选当前热门的类型去创作,但古籍中的很多故事是大家最熟悉的,也是最有感受和激情去创作的,所以抛下包袱参与了征文。“在写作的过程中,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译对我来说是个难题,要查大量资料,有些资料还是靠读者找到的,这让我感到很意外和惊喜。”左断手说,很多年轻读者对古文和聊斋类型的故事非常感兴趣,经常在评论区参与讨论,后来还聚合成一个上千人的读者群。

前景

古籍与网文结合怎样持续?

具备怎样特点的古籍更容易与网文结合,被大众接受和认识?对古籍进行挖掘与再创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入手?创作者们分享了自己的经验与感受。

对于《长安香》的作者三文不吃鱼来说,网文与古籍的结合是很有好处的:“这些古籍本身就有一定的流量,每本书中又有它的明星人物,比如李隆基、杨玉环、张生、崔莺莺等,如果能有一个切入角度,把故事描绘得很生动,就会被很多人接受。”三文不吃鱼以《长生殿》中李隆基与他的爱妃杨玉环至死不渝的爱情故事为基础,在艺术构思上抛弃了以往作品对李杨恋浓厚理想色彩的形象,借用杜甫诗词《秋雨叹》,以蓝田县驿站的一场大火,以及一场长达六十多天的霖雨为切入点,从一个生活在岭南、初来长安的小人物张云京的视角出发,侧面描写了李隆基与杨玉环的旷世之恋,同时又缓缓带出他们沉溺于爱情中时,对当时的政治所起过的坏作用,受到读者和评委的赞誉。

“古籍中的人物或者故事得有其独特性和首创性,有一种能够‘凿空’古今的正向精神,还不能太干巴,得有可延展性。”关中闲汉表示,对古籍进行挖掘与再创作,可以考虑在古籍中发掘大IP,对大IP进行爆款创作,用大IP拉升整本古籍的知名度,再在此基础上进行同本古籍中的小IP创作;也可以联合多名作家,针对同一本或者多本古籍进行不同题材的共同创作。“希望拉上影视平台,对于优秀作品,及时给予影视化推荐,实现市场化运作。这样才能扩大活动的影响,也将活动成果落实到了实处。”对于从古籍中找故事这类题材的创作前景,关中闲汉充满信心,并给出了自己对于后续活动的建议。

“随着近年传统文化兴起,喜欢传统文化的年轻人越来越多,比如京剧、汉服、传统文学等,网络上还有人笑称这是血脉觉醒,在这种氛围下,我觉得无论是古籍活化,还是古籍二创,都有一个相对美好的前景。”经过此次创作,任欢游不仅自己对古籍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对古籍推广更加关注,也对古籍活化充满了信心。

左断手认为,从古籍中找故事这类题材有可能成为下一个爆火的网文类型,但需要平台的持续推广,带动一批优质创作者,同时稳固和培养读者的阅读兴趣。

据悉,番茄小说将长期征集与古籍内容相关的作品,不仅会将其中优质作品优先出版,还将推荐优秀作品入藏国家图书馆。未来,番茄小说还将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共同探索更多的合作形式,以古籍为蓝本,在精品剧目、短剧等方面进行尝试。

来源:藏书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