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深化古籍普查,传承文化薪火,讲好中国故事

草长莺飞,春风拂柳。在处处美景的季节,国图的古籍修复师没有像其他人那样去赏花踏青,而是安静地坐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文献修复组的大办公室里, 手底下,上千年的敦煌遗书被徐徐修补复原。

2023年全国两会上,“加强文物古籍保护利用”再次引来代表委员热议。近两年热播的大型文化节目《典籍里的中国》,让古老的典籍走进电视观众的视野,古老的中国故事从泛黄的旧纸页中走出来,通过荧屏得以广泛传播。

传承文化薪火,讲好中国故事,古籍普查成果为保护利用奠定基础。

普查登记成果多

作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同时也是文化资源普查的重要组成部分——古籍普查,其成果最直观的转化呈现,即编纂出版类的成果,首先是建立在一、二级古籍普查基础上的《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其次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础上形成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三是各省区市在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和辖区内古籍普查登记基础上形成的各类书目目录、图录等,四是古籍普查登记深化类成果《书志》。

由于古籍数量众多,基础薄弱,“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伊始,就一边建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一边开展《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评选工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依托《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申报评审等工作,初步掌握了全国存藏一、二级古籍的基本情况。至今,国务院已先后批准公布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共收录古籍13026部;先后命名6批共203家“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现已出版一至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通过展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古籍书影和说明文字(包括本书珍贵古籍名录编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装帧形式、钤印、批校题跋、存卷、现藏单位等),为大众彰显古籍之美,为古籍编目、鉴定、研究等提供珍贵的参考资料。

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规划指导下,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各古籍收藏单位具体实施,通力合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于2020年底基本完成。全国共完成汉文古籍270余万部另藏文古籍1.8万函的著录登记,30个省区市完成本辖区内90%以上古籍的普查登记工作(除西藏自治区以外),保证了古籍普查登记六项必填项目的登记。全国2861家单位参与并完成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其中1160家为西藏藏文古籍收藏单位),占预计单位总数的96%以上。这其中不仅有各公共图书馆,还有博物馆、教育等系统的古籍收藏单位。

普查完成之后,各省区市进行古籍普查登记数据的审校,并编纂出版《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收录馆藏所有古籍,复本不合并,旨在摸清家底,揭示馆藏,反映古籍的基本信息。原则上每个申报单位单独成册(每册4000条左右),馆藏量少不能单独成册者,在所在省区市范围内几个馆目合并成册。

▲ 第一至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图录

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编纂过程中,以培训定标准、促审校的办法,有效推动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出版工作。《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需将古籍普查登记数据审校之后再提交出版。初期,曾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邀请专家审核的方式审校四个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数据,但审校时间较长,专家资源亦无法覆盖全国古籍普查登记数据的审校量,因此转向将数据审核权由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掌握。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在对辖区内古籍普查数据审校的过程,出现了审校标准不一、目录整理不规范等的问题。

为加快《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工作进度,总结普查登记工作阶段性成果,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2013年5月12日至24日,在国家图书馆举办了“第一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来自全国28个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的31名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负责人参加了培训。此次培训班参加人员是各地古籍普查工作的业务骨干,负责所在省区市的目录审核。培训班采用直接进行目录审校实践的方式,安排学员集中审校了4万余条古籍普查登记数据。培训期间还多次举行座谈会,就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审校规则、目录格式、整理规范等进行讨论,达成共识。此次培训班的举办对《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出版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对审校规则、目录格式、整理规范等达成了共识,之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以此次形成的共识为基础,编纂《古籍普查登记表格整理规范》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要求》并下发。

统一了整理规范和审校要求之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陆续在各省区市组织“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以具体普查数据审核为基础,讲授《古籍普查登记表格整理规范》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要求》,培养各省区市普查数据审校人才,同时审校本地区已提交古籍普查数据。截至2021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共组织了26期“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培训了299家单位的1192人次。“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审校人员培训班”的举办,加快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出版进程。

截至2023年8月,已累计完成645家收藏单位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共计137种215册,收录147万余条款目。其中天津市、重庆市、宁夏回族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浙江省、湖南省、辽宁省、安徽省等省区市已完成其辖区内全部古籍普查数据的目录出版工作。出版《目录》的单位除公共图书馆系统外,最多的是高校图书馆。

▲ 天津市古籍保护中心出版图录等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随着《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公布及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推进,各省区市发挥自主能动性,充分展示地方传统文化的传承,将古籍普查数据深入加工整理,转化为服务大众、服务学界的成果。主要包括:古籍善本联合目录,如《重庆市中医古籍目录》《浙江省古籍善本联合目录》《威海市古籍线装联合目录》《河南省市县图书馆古籍善本联合目录》等;古籍善本目录,如《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古籍善本目录》《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藏古籍善本书目》《江西省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古籍善本书目》等;古籍善本图录,如《齐齐哈尔市图书馆古籍善本图录》《云南省曲靖市图书馆馆藏古籍图录》《暨南大学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图录》《复旦大学图书馆馆藏古籍善本图录》《长春市图书馆藏古籍善本图录》《绍兴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图录》《浙江图书馆藏国家珍贵古籍题跋图录》《天津市和平区图书馆藏古籍图录》等;提要、叙录性目录,如《南京市公共图书馆藏古籍善本题录》《青岛市图书馆藏珍贵古籍叙录》《扬州大学图书馆馆藏善本书目提要》等。

《书志》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系列集刊,主要刊载海内外各收藏单位、研究机构和个人为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珍贵古籍所撰写的书志,兼及其他揭示珍贵古籍或专题文献的书目、提要、访书记等具有学术价值的文献资料,与书志学学术史回顾、书目提要编纂经验总结等相关内容。该书旨在揭示古籍细节、完善古籍著录、彰显古籍价值,从而深入梳理传统文化典籍、系统挖掘传统文化资源,向海内外各界宣传我国古籍保护工作,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亲近社会大众、服务学术研究。

这是古籍普查成果深化的产物,在基础书目数据基础上,继续揭示版本、内容、牌记、刊刻者、刻工写工、刊写题记、避讳、序跋、附录、批校、题跋、前后题款、钤印、递藏、书目著录及封面题签、杂写、点读标识等其他内容,从细节上尽可能完整保存古籍的客观信息。

随着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开展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评审公布,出于及时汇总成果并服务业界和公众的需要,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建设了一系列古籍书目数据库,对古籍普查资源进行了有效转换,建设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和“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将全国古籍收藏单位分为基层古籍收藏单位、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三级,采用“分级负责、逐级提交”的方式进行普查:各古籍收藏单位对馆藏古籍进行详细清点和编目整理,通过在“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平台”上登记古籍普查数据并导出为Excel文件,或者直接在Excel文件中录入古籍普查数据,并按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规定的著录规则、格式规范整理为Excel格式的古籍普查登记表格,提交所属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各省级古籍保护中心负责对本地区古籍普查登记数据进行汇总并审核,提交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各收藏单位古籍普查登记表格经省级古籍保护中心审核、出版社编辑审校后,编纂出版《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以下简称“基本库”)是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重要成果之一,于2014年10月在“中国古籍保护网”正式开通并对外提供服务。目前已累计发布264家单位(涉及28个省份及中直系统)的古籍普查数据825362条7973050册。

“基本库”这些数据来源于正式出版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是经过各古籍收藏单位目验原书、省级古籍保护中心组织专家审核、出版社审校后的精数据,数据质量相对较高。“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是全国各古籍收藏单位首次按照统一的古籍著录规则完成的普查工作成果,有效履行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要求的摸清古籍家底的任务,实现了全国现藏古籍的统一检索。

“基本库”发布的内容为各古籍收藏单位正式出版的《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显示,每条数据主要包括普查编号、索书号、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册数、存缺卷、收藏单位等内容。普查基本库支持用户按照题名著者、版本、收藏单位、普查编号、索书号、批校题跋、名录编号、分类、装帧形式、所属丛书题名、子目、附注等字段进行简单检索(不限字段的检索)和高级检索(字段间的组合检索,支持“与、或、非”逻辑运算),支持繁简通检。检索结果实现了对检索词的高亮显示,并支持按照普查编号和题名拼音进行排序。用户可在检索结果中按照单位进行导航,从而对被检索古籍在全国的收藏分布情况一目了然。

随着古籍普查登记工作的不断推进,各古籍收藏单位的《古籍普查登记目录》不断出版,将有更多的古籍普查数据在普查基本库中发布,全国古籍存藏情况将越来越清晰地呈现在公众面前。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是由国务院批准公布的我国现存珍贵古籍目录,旨在集中人力、财力,对浩瀚古籍中具有特别重要文献价值、文物价值、艺术价值的古籍予以重点保护。截至目前,共公布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全国485家机构或个人收藏的13026部古籍入选,其中,汉文文献11855部(含甲骨4条共11家单位,简帛187种,敦煌遗书405件,碑帖拓本207件,古地图149件,汉文古籍10903部),少数民族文字古籍1133部,其他文字古籍38部。

▲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

“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数据库”(以下简称“名录库”)于2018年9月28日在“中国古籍保护网”正式上线,首次以数据库的形式公开发布第一批至第五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的古籍信息。2021年3月2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更新发布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收录的古籍信息。

“名录库”发布的入选古籍信息,在名录公布的古籍题名卷数、著者、版本(含补配信息)、批校题跋、存缺卷、收藏单位等信息基础上,依据申报资料增加了索书号、册/件数等信息,并进一步对著录信息进行细化切分,增加了文献类型、文种、分类、版本年代、版本类型等信息。

如果入选古籍在互联网上已发布全文影像,名录库还将附上“中华古籍资源库”的全文影像链接,以便用户访问阅读。目前名录库内已标明国家图书馆465部古籍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中的全文影像链接。“名录库”支持用户按照入选古籍的名录编号、名录内容(除名录编号外的名录完整著录内容)、名录公布批次、名录公布时间、文献类型、文种、分类、省份、收藏单位、索书号、题名著者、版本(含补配信息)、批校题跋、版本年代、版本类型、是否有全文影像等字段进行检索,支持用户自行选择是否开启繁简共检功能。检索结果默认按名录编号排序。

▲ 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

古籍在流传过程中存在同一部书最终分藏多家机构的现象,名录中合并著录为一个编号(如名录编号00940、00982、09905)用以体现合璧关系,加之出土地相同但多家机构分藏的甲骨也合并著录为一个编号(如名录编号09860、11376),因此,第一批至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虽然为13026个编号,但按收藏机构分拆统计则收录了13036部古籍。“名录库”为了统计方便,收录的是按收藏机构分拆后的名录条目,但会在“名录内容”字段显示名录公布时的完整著录内容,同时会在检索结果页面底部显示当前名录条数,即当前检索结果对应的名录编号数。

研究利用显成效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要深入挖掘黄河文化蕴含的时代价值,讲好黄河故事,延续历史文脉,坚定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精神力量。”2020年,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国家传统文化典籍整理工程”之“长江、黄河、长城、大运河古籍文献整理与研究”项目。同年,子项目之一的“国家图书馆藏黄河相关历史文献整理”工作率先展开。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它哺育了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但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也给沿岸百姓带来过严重灾难。基于黄河的重要性及其造成灾害的频繁性、严重性,古代人民从未停止过对黄河的调查、研究和治理,在数千年里积累了浩如烟海的黄河相关文献。所谓鉴古知今,充分利用这些历史文献,对于当前乃至以后的黄河研究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国家图书馆古籍馆组织专业人员对黄河相关文献进行普查。此项普查基于国家图书馆馆藏展开,首先对馆藏核心黄河文献进行普查。普查结果显示,国家图书馆收藏有大量黄河相关历史文献,不仅有专书、舆图、谕旨、奏议、传记、诗词、图说,也有散见于正史、典志、实录、地方志、文集、笔记、类书、丛书中的散篇。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黄河相关历史文献可以概括为两大类:一类是特藏,包括舆图、金石拓片等;一类是古籍(书籍),包括善本、普通古籍、地方志、民族语文文献等。在此之前的相关研究项目都没有对黄河历史文献进行全面的整理和汇总,文献类型也比较单一,仅限于书籍。本项目则以国家图书馆藏品为基础,旨在对黄河相关历史文献进行一个全面、综合的整理和辑录。

流传至今的黄河相关舆图,从制作方式来看,早期以刻石、拓片为主,在元、明、清时期以绘本和刻本为主,到了民国时期则以铅印本、石印本、油印本、晒蓝本等为主;从装帧形式来看,有卷轴装、经折装、册页装等,其中有不少大长卷。国家图书馆藏1949年前出版或制作的黄河相关舆图约有400种,除黄河全图、黄河源图外,基本为中下游地图,主要涉及河南、山东、江苏三省;从内容来看,主要包括河道图、河徙图、河患图、河防工程图、河工技术图等。国家图书馆藏1949年前出版或制作的黄河相关古籍约有200种。从专指性来看,黄河相关古籍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专述黄河的古籍,一类是部分涉及黄河的古籍。前者主要涉及源流考证、治河理论、治河实践、河工技术、案牍汇编等;后者主要包括历代正史、地方志、综合性水利著作及运河、淮河相关水利著作。

在完成相关文献普查的基础上,委托专业外包公司,利用高清扫描仪,对将近600种重点黄河历史文献进行全部或部分数字化复制,最终形成高清电子图片。

正式出版《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全书收录舆图和古籍(书籍)两种类型的文献。所有文献实际出版时间(针对印刷类文献)或制作时间(针对手稿类、绘本类文献)的下限是1949年。一种文献对应一条目录。每条目录的基本信息以国家图书馆藏目录信息为基础,包括题名、编著者(包括朝代、编著者姓名、编著方式三项)、版本形制、出版项(包括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三项)、印刷版本和内容提要。每条目录附高清图片1幅至3幅,或为全图,或为局部图,或为书页。

2020年12月,白鸿叶成功申请了2020年度文化和旅游部文化和旅游研究项目《国家图书馆藏黄河文献整理研究》。该课题旨在全面收集整理黄河相关古籍特藏类文献,内容涉及地理区位、保护、治理、开发等,文献类型包括舆图、方志、拓片、古籍、档案文献等。

课题立足于两个点:一是成为大型的涵盖广泛的文献整理成果;二是客观摘录史料,基本不涉及主观论述。课题重点是收集整理与黄河有关的历史文献,并在整理基础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相关问题的历史文化研究。课题的创新之处是将学术界稀见的善本古籍重新整理,编订成册,分门别类出版。为学术界提供有关黄河历史文化研究的一手文献资料。同时,在古籍整理过程中注意不同类别文献资料的相互借鉴和整合。最终对583种黄河相关历史文献进行全部或部分复制,整理成约1500拍高清图片,建立了黄河历史文献数字资源库。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一书于2022年7月由学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共收录国家图书馆收藏的1949年前的黄河舆图文献约400种以及1949年前的黄河古籍文献约200种,合计黄河历史文献583种,高清图片739幅,文稿约7万字。其中舆图有河道图、河徙图、河患图、河防工程图、河工技术图等;古籍包括治河实践著述、治河理论著述、辑录性治河著述、案牍汇编类著述、河源考证著述、河工则例章程类著述、综合性水利著述、黄运淮水利专著等。

▲ 《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封面

▲ 数字化舆图《中河厅中牟下汛九堡漫溢情形图》

《国家图书馆藏黄河文献整理研究》历时一年,于2021年12月正式结项。项目阶段性成果包括《国家图书馆藏黄河文献调研报告》1份和《国家图书馆藏黄河文献整理报告》1份,最终成果为10万字的《国家图书馆藏黄河文献整理研究》1份。该项目在结项审核时被评为优秀等级。

数字化是一种文献资源整理手段,也是文献利用和开发的基础。利用数字化文献资源构建数据库可以迅速集中文献资源,使得相关文献资源获得最有效的调度和利用,是文献资源再加工、再利用的前提。

整理出版是文献资源普查成果转化、实现资源共享利用的较快途径。以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为例,这些文献是古代先贤治河智慧的结晶和治河理论的总结,是研究各个历史阶段黄河变迁、决溢灾害、治河人物、黄河河政和河工技术等赖以借资的重要资料。研读黄河文献资料,了解不同朝代、不同季节、不同河段发生水患灾情的具体情景,筑坝拦洪、疏导洪水的技术方法,使用的治水材料、工程技术等治水方略,灾后的水政研究、环境治理等,揭示其运作机制,探讨其规律性认知。这样,一方面可以为当代黄河流域环境治理、水土流失防治,绿化植被、增加湿地、减少泥沙、战胜水患等水利工程建设提供经验借鉴与历史参照;另一方面也可为党和国家各级政府治理江河湖泊水患提供决策咨询和政策参考,同时对黄河水利史、水文史、灾害史、环境史、科技史等学科的研究也具有重要的资料价值。然而这些文献资源在此之前从未面向社会进行全面、系统地揭示,《中国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一书的出版解决了这一问题。

以文献资源为基础,申报课题项目是对文献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利用。以国家图书馆藏黄河历史文献为例,可以在此文献基础上开展专题性研究。例如,一种文献有多种版本,可作版本比较、文献流传研究;一种文献有多种关联文献,可作文献补充、考证研究。以《河防一览》为例,国家图书馆收藏的重要版本有四种:一是明万历十八年(1590)刻本,8册;二是明或清代递修本,据明万历十八年吴兴潘季驯刻版递修,10册;三是清乾隆五年(1740)刻本,据明万历年间刻版重修,16册;四是清乾隆十三年(1748)刻本,10册。与其关联的其他文献有明万历九年(1581)《宸断两河大工录》,这部作品可谓《河防一览》前身,明万历四十七年(1619)《河防一览榷》是对《河防一览》的精简,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陈于豫撰《河防一览纂要》是对《河防一览》的继承和辑要,潘季驯《总理河漕奏疏》一书的内容则与《河防一览》奏议部分有交集。黄河文献版本的比较与研究有助于了解这些文献的流传情况,反映了黄河文化流传的深度;黄河文献关联文献的研究有助于了解文献的传播情况,反映了黄河文化流传的广度。

深耕细作宣教工作

国家图书馆古籍宣教工作近年来有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专题讲座方面深耕细作,在古籍文创研发方面锐意拓展,受到了广大读者和社会公众的认可与好评。

▲ 文津讲坛第1000期讲座活动现场

“文津讲坛”自2001年元旦创立。至今已举办1086期,到馆读者逾24万人次。在国家图书馆官网“在线讲座”栏目发布讲座视频近500期。近年来,讲座以文史哲方向的选题为主,结合当下的学界研究重点与热点,侧重专题系列策划,邀请名家开讲,如“唐诗宋词赏析”“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传统音乐文化”“琅嬛书话——古籍版本与收藏”等不同系列,深受读者喜爱,在推动全民阅读、构建学习型社会、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等方面发挥了积极有益的作用。2021年,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印发《文化和旅游部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分工方案》的通知。文津讲坛策划了中国语言文字主题系列讲座,先后邀请了19位文字学、音韵学专家,对古今字书、韵书脉络的发展、演变、统一的历史过程与深刻影响等方面进行学术演讲,切实贯彻落实全国语言文字会议精神。

“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与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合作主办,2001年以来共举行学术讲座411期。讲座依托国家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和与学界的广泛联系,围绕中国典籍与中华文化,追踪学术前沿、关注研究热点,邀请专家学者为广大听众提供学术性与通俗性兼备的传统文化知识讲座,搭建古籍整理研究学术成果普及与交流的平台。其中“童蒙文化系列讲座”举办九讲,从汉代的童蒙文化谈起,阐述不同时代的童蒙文化特征,并专题探讨中国传统的蒙养教材、中国传统蒙书在汉字文化圈的传播、童蒙教育中的家教等问题。讲座从古代儿童的教育问题入手,对国学教育、蒙学经典进行深入解读,呼应目前方兴未艾的国学教育热,传播了正确的国学教育观念,助力新时代“家教”“家风”建设。系列讲座录音整理成书,迄今已出版“中国典籍与文化系列讲座丛书”14辑。

2016年,国家图书馆被列为首批文创产品试点单位之一。古籍馆内部成立了文创小组,努力研发有温度、有内涵的文创,“让古籍触手可及”;以有专业、有创意的产品,打造“耳朵里的古籍馆”。在古籍实体文创与数字文创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一是找准定位、打造团队、鼓励创新,为古籍实体文创打造品牌。首先,构建多元化文创团队。以文史哲为专业“智囊团”,挖掘文献内容,再进行设计、监制,形成方案,经部门领导审定后,按管理流程申请授权,再完成产品、投放市场。三级管理团队的责任分工,专业内容、创意创作与监制统筹的平行沟通,提高了工作效率。2016年至2018年,仅古籍馆以“文津街七号”为品牌的文创产品就达400余种。品类覆盖高仿古籍、文房文具、生活用品与服饰等,价格体系日益丰富。其次,通过调研、参加展览展销等不同活动,直接接触市场,以不断完善产品。2017年初,通过网络平台与现场调研,文创小组完成了古籍文创购买者的用户画像。通过分析用户年龄、收入、古籍认知、最喜欢的品类与购买的价格区间等信息,继而对现有产品与未来规划进行了有效调整。不仅如此,文创小组实地调研后完成的《我国古籍文创产品开发现状调研报告》,被评为全国文化系统2017年度“十佳调研报告”。此后,文创产品从用户“需要”走向用户“喜欢”,结合微信公众号的“讲古籍与文创”的宣传推介,打造用户的情感共鸣与情绪链接,快速形成了一批黏性用户。再次,鼓励设计人才以优秀文创作品申报各类专利证书。2020年,文创小组根据多年积累,设计了古籍医生的“急救包”。本着守正创新的理念,外观以古代典籍书衣配色和文津楼传统建筑藻井“石渠千秋”为主要元素,寓意“保护古籍、功在千秋”,并以颜真卿书法集字做“古籍修复”主题字。2021年,该设计成功申请外观设计专利证书。古籍修复工具套装产品甫一推出,即圈粉无数,古籍修复和保护的意识在公众中更加广泛地传播开来。

二是以新技术应用打造数字文创,通过社会力量助力古籍保护事业。借助多终端推送古籍内容的音视频,是近年来古籍数字文创的新尝试。2019年,在财通证券有限公司、中华古籍保护协会的支持下,国家图书馆古籍馆联手蜻蜓FM,推出了针对K12年龄段的亲子互动音频节目《伴随一生的古诗词》。该节目以教育部编、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课本为基础,以互动模式讲述古诗词的发展脉络与赏析要点。2020年11月27日,节目在蜻蜓FM平台上线,一周播放量为4.8万次,在蜻蜓新品节目排行榜前五名,三周播放量达9.8万次。至2021年2月23日,总播放量18.2万次,单期最高播放量4.2万次。作为只有10集的节目,能达得较高的播放量,说明得到了听众的认可,合作方对节目的效果表示满意。

三是以新技术带来阅读新体验,通过领读、带读,宣传古籍内容与古籍保护的知识。2021年4月23日,以世界读书日为契机,国家图书馆、华为MateX2、华为阅读跨界联动,共同打造直播节目“智慧,穿阅千年”。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张志清、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和“童话大王”郑渊洁作为特邀嘉宾出席活动。活动在国家图书馆官方微博、国家图书馆微信视频号、华为终端官方微博、华为终端抖音号、腾讯视频、斗鱼等多个平台进行直播,其中微博直播播放量达346万,腾讯视频在线观看近121万人次,全平台直播观看量累计突破1000万次。

这是国家图书馆微信公众号的首次直播活动。在长达一小时的直播里,人们除了能听到国家图书馆百年来的历史沿革,还能置身于“古籍医生”的工作台旁,多角度观看修复师数年如一日的工作场景,近距离欣赏敦煌遗书《辩亡论》、宋刻本《荀子》等古籍珍本。镜头前后的人们一同感受到珍本古籍和当代科技之间穿越千年的相遇,体验到绵延不绝的中华文字所承载的国家与民族的文化基因。

“甲骨文渊”甲骨文创意开发项目为国家图书馆创新文化服务公司与北京杰外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合作项目,打造文化科普IP“甲骨文渊”。国家图书馆古籍馆提供素材及专业学术把关。2021年7月17日,“甲骨文渊”甲骨文创意展在西安大悦城开幕,共展出10片仿制馆藏甲骨及甲骨文创意产品。目前,“甲骨文渊”图库已经进入商业应用,例如图案元素为李宁“神秘的文字”系列童装产品设计吸收;2021年12月9日在支付宝平台上线两款甲骨文付款码皮肤。这是非常好的甲骨文知识和文化普及。

2020年8月,国家图书馆与阅文集团达成战略合作协议。2021年春节期间,双方开展了“福”字手机壁纸定制活动,社会反响强烈。截至2月22日,微博平台阅读量达1100万次,话题量8306.8万,讨论量3.4万,“福”字壁纸领取量达120余万张。

2021年底,双方又发起了迎新年“甲骨文推广公益项目”。先是在2022年元旦前夕,“2022阅字如愿”网络互动小游戏正式发布。在互动过程中,用户学到了“虎”“犬”“贝”“吉”等甲骨文,感受到甲骨文的魅力。

2022年元旦,“甲骨文+网文”跨千年展在天津“国图·津湾文创空间”开幕。展览除了陈列10片等大复制的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外,还有超过100米的“祈福之河”“文字飞瀑”和“甲骨文+网文故事银河”。当日,“焕活甲骨文:古字新说”——甲骨文微小说征文作品60篇,在阅文集团旗下起点读书、QQ阅读两大客户端上线。参与活动的2200多人中,约七成是“90后”“00后”创作者,共提交了2571篇征文。以甲骨文创作网络文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很好的宣传和推广作用,随着网文的海外推广,古老的甲骨文也将走向全世界。

古籍中有大量的古曲资源保存下来。然而,“一曲起于古,几人听到今?”古籍难读,古曲的传承更难。如何打破“惆怅对遗音”的窘况,活化古籍里的音乐资源,让古籍与古曲不再遥远和高冷?带着这些问题,2022年3月,国家图书馆与中国煤矿文工团、中国艺术研究院开始了崭新的跨界合作尝试。

经多次讨论,三方最终商定以音乐会为演出形式,目标是立体呈现古籍与古曲之美,以经典沟通古今,让古籍可听、古曲可观。三场音乐会分别以“汇流澄鉴”“望月怀远”“人生况味”三个主题,抓住中华文化“收百世之阙文,采千载之遗韵”的特点,努力把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东西表现出来。既尊重古谱所载古曲的原貌,又有适当的改编,还有对失传古谱的新创,并辅以古诗吟诵、古曲吟唱、戏曲表演等形式,使音乐会尽量贴近今天观众的审美要求。2022年9月3日,首场音乐会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圆满举办。2023年9月8-9日,该系列第四场音乐会‘天地英雄’在国家图书馆音乐厅举办,在演出形式和效果上再度创新,收到了广泛好评。

四是科技赋能,青年修复师礼赞传统文化,让古籍焕发青春。修复从冷门绝学走进大众视野,用了不到15年。2008年,国家图书馆装裱修复技艺(古籍修复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2009年,国家图书馆被原文化部评定为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2013年,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2014年荣获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科技部联合评审的“第五届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称号。2019年被中央和国家机关团工委命名为“2017—2018年度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文明号”。国家级非遗技艺传承人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称号,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传习导师5人聘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硕士研究生学历占60%。

修复师用科技赋能,研发出多项发明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升行业的科学水平,制定的标准服务行业的规范发展。古籍馆把自己的成果与同行分享,促进行业共同发展。修复出版了《国家图书馆三件早期印刷品修复案例》《国家图书馆藏法帖修复与保护》、古籍数字化出版了操作手册,为解决修复材料难题还开展库瓷青纸、粉蜡笺纸、仿古真丝画绢、真丝绫子的制作技术攻关取得成效,开展的修复用纸自行抄制研究工作已进入实用阶段。

通过开放日、科技周等活动宣传传统文化、修复技艺,还通过电视、网络直播、报纸等媒体形式,宣传古籍保护、古籍修复,《国家宝藏》《典籍里的中国》《春妮的周末时光》等电视节目,《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日报》《工人日报》《中国新闻周刊》《北京日报》《北京晚报》《藏书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前不久央视新闻联播中展示青年修复师奋斗者正青春的报道反响热烈。

修复的成效也吸引了社会资金的注入。从浙江财通证券公司通过中国古籍保护协会的西夏文献修复,到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花呗专项的敦煌遗书修复、古典名著修复,以及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专项的70件文献修复等等,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费的不足。

五是化身千百,让古籍走出深宫。古籍作为文物,保护是第一位的。但是充分利用,发挥化育民生的作用,才会有更持久的生命力。国家图书馆近年与出版机构、文博单位和文化公司携手,每年会有近3万册件古籍特藏以出版物、数字资源、文创产品等方式公布。相当于每年编纂一部四库全书的体量。很好地发挥服务国家文化战略、服务学术研究、服务大众阅读的作用,也实现着古籍的再生性保护。

古籍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载体,古籍宣教,既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有利于文化普及和技艺传承,也促进了新技术的产生和应用。未来,国家图书馆将继续以“与时俱进”的态度,坚守人民立场,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守正创新,担负起文化工作者“赓续中华文脉,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使命。

说明:本文图片均由国家图书馆提供

来源:中国文化报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