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
|
传承古籍修复技艺 赓续中华文化根脉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澳门地区古籍修复培训班”
由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主办、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技术支持、澳门基金会资助的“澳门地区古籍修复培训班”,于2023年11月20日至24日,在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成功举办。来自澳门大学图书馆、澳门城市大学图书馆、澳门旅游学院、澳门公共图书馆管理厅、澳门博物馆、澳门档案馆、澳门海事博物馆和澳门培正中学等二十余家机构人员及市民,共约80名学员报名参加了本次培训。

赵洗尘馆长与学员合影
这次培训班邀请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彭道友、吴小兰、孙玉东和祖巍老师,就古籍、地图、信札、拓片、书画和近代文献修复的基础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艺为学员授课。经过五天的培训,学员基本掌握从建立修复档案、制作浆糊、配纸、拆线、拆书皮、编码,到溜口、补破、喷水压平,制作纸捻、护叶,修剪书叶、跺齐、压平装订等全流程的古籍修复基本技艺。同时,还观摩、体验了古地图修复、书画装裱和拓片传拓等技艺,圆满完成预定培训任务。


培训课堂现场
在 11月24日下午举行的培训班结业典礼上,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赵洗尘馆长为学员颁发了培训证书,并做了总结发言。她指出:近年来,国家层面对古籍保护工作非常地重视。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强调“加强古籍类文物保护。提升古籍修复能力,加强濒危古籍抢救性修复。”因此,粤澳联手在澳门科技大学举办了这个为期一周的古籍修复培训班,既是澳门地区配合国家古籍保护工作整体规划要求的自觉行动,也是粤港澳大湾区图书馆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密切交流与合作的成功尝试。她特别指出本次培训班是澳门首次大规模的公益性古籍修复培训班,它有几个特点,首先是报名的踊跃,受欢迎程度高,说明澳门的古籍收藏机构对古籍保护的关注和重视;第二是理论结合实际,注重实操性的辅导和练习,收效明显;第三是内容丰富,以古籍修复为基础,旁及地图、书画、拓片和民国文献,对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积极意义。
来自澳门培正中学的朱家培同学也表示在古籍修复培训班上学到了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初步掌握了古籍修复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澳门海事博物馆从事修复工作的吴省奇先生称赞培训班专业高效,对中华传统典籍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希望以后还能开设时间更长的培训班。

赵洗尘馆长做总结发言

学员发表培训感言
澳门是中西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澳门的图书馆、博物馆、各类学校、寺庙、教堂等,均收藏有相当数量,颇具地域特色的珍贵古籍文献。但由于澳门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澳门存藏的古籍文献均存在着不同程度酸化老化、虫霉侵蚀等破损现象。因此,进一步科学、规范地开展澳门地区存藏古籍文献的修复保护,任重道远。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愿与社会各界一起携手,为推动澳门地区的古籍保护事业的发展共同努力。
(澳门科技大学图书馆供稿)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