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晒书节|“黄河与长城的第二次握手”—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黄河长城古籍展(二)

  引言

  黄河孕育了中华文明,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是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宝藏、艺术巨章。黄河、长城,这对中华文明的经典意象,在内蒙古清水河老牛湾和准格尔黄河大峡谷聚拢,一河两岸、鸡鸣三地。老牛湾是黄河全线唯一与长城握手之地,这里不仅有壮美的自然山水,还有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图景。

  自古以来,围绕黄河、长城诞生了数不清的文学艺术作品和专题著述,被保存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之中。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此“江流万古·文润千年—2023年中华传统晒书活动”到来之际,内图历史文献部特从典籍文献中老牛湾段黄河、长城的记载入手,对黄河、长城文献资源进行整理揭示,实现黄河与长城的第二次握手。

  本次展览采用线上模式,按“老牛湾文献”“黄河文献”“长城文献”“内蒙古的黄河长城文献”四个专题分期进行线上展示,每种古籍配以文字说明,以揭示基本信息和主要内容,并附有二至四幅反映文献内容的书影,较全面地展示了古籍的内涵,具有极高的文献、文物及艺术价值。

  第一期:“相遇老牛湾”

  第二期:“黄河文献”

  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孕育了中华文明。九曲黄河,奔腾向前,以百折不挠的磅礴气势塑造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是中华民族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根基。自古以来,黄河便被记载于史籍、方志、文集、档案等文献之中。本期为您带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珍藏的部分黄河文献。

  (一)史籍中的黄河文献

  《山海经》

  十八卷,作者不详,晋郭璞注。该书对上古历史、地理、河流、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等都有所记述,其中《北山经》《海内西经》是最早的有关黄河的记载。

  《禹贡》

  《书经·夏书》的一篇,作者不详,著作时代约在战国时期。记载了大禹遍历九州,随山凌川,平治洪水的事迹,兼述各地物产贡赋,以黄河为中心,将各州与冀州水系相通,描绘清晰如画,是中国最古的水利與地典籍。

  《水经注》

  四十卷,北魏郦道元撰。该书以大河为骨干,详述干、支流源委和变迁,以及流经地区的山陵、湖泽、城邑、关津、水利工程兴废沿革与有关历史事件等情况,对研究古代的河道地理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正史中的记载

  从《史记·河渠书》开始,历朝历代的史籍中都有《沟洫志》《河渠志》等专题专章,记载黄河的发源地、流经方向、流经地域地貌、变迁情况、灾害治理情况等内容。

  地方志中的记载

  黄河流经九个省市、自治区,这些省份的地方志中保留着丰富的黄河史料,记载黄河的流域、流向、渡口以及变迁、开发利用情况。

  (二)黄河专题文献

  治黄历来是古代治水的重中之重,关于治黄的专著也最为丰富,在现存水利古籍中所占比例最大,内容最丰富。

  《行水金鉴》

  一百七十五卷,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水利资料汇编,记载了历朝历代治理黄河以及与其息息相关的淮河、运河的方法和经验,内容包括全国各主要河流的水道变迁、水利工程及行政管理等问题。

  《治河方略》

  八卷卷首一卷,清靳辅著,原名《治河书》,崔应阶重编时改今名。该书记述黄河等水系概况,黄河演变、治理和历代治黄政策,着重记述十七世纪苏北地区黄、淮、运决口泛滥和治理经过。

  《钦定河源纪略》

  三十六卷,清纪昀等奉敕撰。详细记述了乾隆时遣使勘察河源的经过及成果,并参照历史文献绘图表考古证今,记录了河源地区的风俗、物产、古迹等,是研究河源的重要文献。

  《五省沟洫图说》

  二卷,清沈梦兰撰。该书认为陕西、山西、河南、山东、河北五省都是黄河所经之地,地势平衍易淤为患,所以主张采用古人沟洫之制治理水患。

  《昆仑河源考》

  清万斯同撰,该书就潘昂霄主张的昆仑是黄河河源一说进行了详细驳斥,考证张骞所说河源出于盐泽,司马迁所说河源出于阗较为符合实际。

  作者:冯丽丽

  来源: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