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重磅短片!《永乐大典沉浮与重光》:一部皇家百科的600年流浪
  

  2021年6月,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在国家图书馆正式启动。该项目首批资金为1000万元,定向用于古籍修复、人才培养、古籍活化与数字化等公益项目。珍贵的《永乐大典》“湖”字册也在此次修复项目之中。

  今天,我们想借这一支短片,从大典的价值、流传故事、历代先贤守护等,来跟大家分享这个答案,让珍贵的中华典籍真正活起来、传下去。

  《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永乐年间编成的一部大型类书,全书共22937卷(含目录与凡例),11095册,收录了先秦到明初的七八千种典籍。按照明成祖朱棣的要求,此部大书必须兼容并包,哲学、文学、历史、地理、科技等都应收录其中;同时,抄录时要一字不差,不因当时的政治立场和主流思想做删改。

  正由于大典包罗万象,且几乎保留了所录古籍的文本原貌,许多后世失传的文献资料才得以重新恢复,流传至今。

  例如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数种宋代会要形成的《宋会要辑稿》,已成为今天研究宋代典章制度的案头必备工具书。嘉庆朝编纂的《全唐文》也从大典中辑出多篇唐人文章,这才让我们能够更加完整地领略“有唐一代文苑之美”。

  

  从永乐大典中辑出的《宋会要》

  “字节跳动古籍保护专项基金”资助修复的《永乐大典》“湖”字册(2272-2274卷)则收录了有关“湖”字的诗词文等文献,包括谢灵运诗、唐宋元明人诗文及宋元人词等内容。王国维、赵万里等名家就曾从中辑出数首古诗。2014年,国家图书馆将此册大典仿真影印出版后,仍有学者从中辑出《全宋文》《全宋诗》《全宋词》遗漏之篇目。

  

  “湖”字册(2272-2274卷)

  然而,这一部鸿篇巨制却在数百年间,不断经历偷盗、火灾、战乱,可以说是命运多舛,屡遭磨难。例如,此次上线识典古籍平台《永乐大典》高清影像数据库的“门”字册(卷3518-3519)就曾散落到山东农村,书的“天头地脚”空白处被裁剪掉,用来夹鞋样;好在,书中有字和图的部分没有损坏,内容被保存了下来。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铜制大门纹样创作来源正是这一册中的“凌花双龟背”图。

  

  曾散落农村的“门”字册

  更多的《永乐大典》则已经散佚,如今仅剩400多册副本星散于8个国家和地区。

  郑振铎先生曾感慨:“假如《永乐大典》全部保存到现在的话,我们对于中国古文学史的面貌是可以看得更完全的……仅仅就这百存三四的《大典》说来,我们已经可以从那里边得到不少的珍罕而且重要的资料了。”

  如果想知道更多《永乐大典》记载的内容,可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进入识典古籍平台查阅;近期,字节跳动公益也将在抖音陆续上线《永乐大典》公开课,让更多人了解这部珍贵古籍。在抖音搜索关键词"古籍公开课"即可观看。

  (转自“字节跳动公益”微信公众号)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