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周年
从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迄今已有15年,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会同全国古籍保护单位在古籍保护工作上取得了丰硕成果。值此15周年之际,国家古籍保护中心邀请各古籍保护单位对15年来的工作成果进行梳理总结,展现各地古籍保护风采,以期促进古籍保护工作迈上新台阶。
中华典籍浩瀚如海,蕴含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思想智慧和知识体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巴彦淖尔地区社会文化发展的持续加速,文化保护设施和人才队伍建设的不断发展,如何利用现有资源更好地保护古籍成为巴彦淖尔市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之一。
一·古籍保护工作进展
2017年5月中旬,来自国家图书馆、故宫博物院、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内蒙古图书馆、内蒙古河套文化博物院的五位专家学者共同为巴彦淖尔市图书馆的馆藏古籍善本进行了严谨而权威的评估与鉴定。鉴定组对这批古籍善本给出了鉴定意见,他们一致认为,巴彦淖尔市图书馆所藏古籍价值极高,其中清内府刻本和满文古籍的文献价值和文物价值尤为突出,有许多稀世珍品,甚至是海内孤本。这次鉴定,为巴彦淖尔市未来一段时间内的古籍保护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可以看作是近年古籍保护工作的重要开端。

巴彦淖尔市图书馆馆藏《养生类篆》入选第三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满文《十二字头》入选第六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2018年4月,巴彦淖尔市图书馆整理出版《晚清廉吏阎敬铭手札》;2019年10月,整理出版《御制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同年11月,整理出版《养生类篆》。这三部古籍的陆续整理出版,受到国内学界的广泛关注。2020年6月,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入选第六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以往束之高阁的珍贵古籍,正在以多种方式呈现在公众面前,并逐步成为巴彦淖尔市公共文化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巴彦淖尔市结合古籍资源,衍生出文创体验厅,使体验者能够真正通过自己动手操作,认识和了解造纸术、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书籍装帧制作、阴山岩刻等内容;此外,巴彦淖尔市图书馆还建立了古籍宣传文创产品团队,通过广泛的学习调研,与较为成熟的文创产品开发组织进行合作,开发具有巴彦淖尔特色的文创产品,逐步培育自身独立开发的能力,促进本地区文化、旅游和其他相关事业、产业的共同发展。
二·“天禄遗珍”古籍展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的重要讲话精神,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2019年12月5日,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巴彦淖尔人民政府主办,巴彦淖尔市文化旅游广电局承办的“天禄遗珍”古籍展正式开展。展览设稽古观文、梨枣缥缃、琅函环列、嫏嬛储秘四个主题展厅,共展出包括明刻本、稿本、抄本、清内府刻本、手札等在内的珍贵古籍善本文献100余册(卷套),通过通俗精炼的图文内容、珍贵罕见的古籍善本,为观众献上一场精神文化盛宴。
在“天禄遗珍”古籍展中,很大一部分展品曾是清代皇室的御用读物,明确的旧藏地点最少有清宫重要殿堂十处,如昭仁殿、景阳宫、寿安宫等。清内府刻书以镌印精美著称于世,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展出这批古籍的精良程度更在一般内府颁赐本之上,装帧华美、用料上乘、写刻考究、雍容华贵,一派皇家气象。其中康熙内府铜板印刷的《避暑山庄三十六景诗图》是大陆仅存的两部,堪属国宝;《泰西新史揽要》是康有为戊戌上书经进本,书首有康有为亲笔自序;《养生类纂二十二卷》是明成化十年(1474)刻本,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版本价值;《文介公家书四卷》《庚子事变手札》是研究清末历史的重要史料;满文《十二字头》则是顺治朝满文刻本,为国内外所罕见。

“天禄遗珍”古籍展自开展至今,受到来自国家、自治区、全市各级领导、专家学者及广大市民的广泛赞誉和一致好评,对提升巴彦淖尔市文化软实力和地区影响力具有重要意义。

三·经验与启示
一个成功的展览应该能让观众愿意看、看得到、看得懂,巴彦淖尔市图书馆在展览策划与实施上注重换位思考,将自身摆在观众的位置来思考展览的策划,致力于将学术化的语言以讲故事等大众化的表达方式来呈现。鉴于每一部典籍不仅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而且还蕴含着鲜为人知的故事,在策划展览时,力争挖掘每一部典籍在编纂、抄刻、流传、收藏过程中产生的故事,揭示其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通过图文并茂的展板,构建人与典籍对话的平台,做到“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

精雕细琢、贴合主题的展陈环境是一个展览成功的关键,优秀的设计形式可以迅速拉近观众与典籍间的距离,让观众轻松获得一种与先贤对话的穿越感。以“天禄遗珍”古籍善本展形式设计为例,展览在设计时,将整个展览置于北京故宫历史文化的宏观大背景下来安排展览主线、宏观结构以及设计语言。在展览主线上牢牢把握清代诸帝的文化修养与内府刻书,时间跨度从顺治年间到清末,呈现了清代内府刻书高峰期的基本面貌。

古籍中有许多是表达道德智慧、讨论修养和知识的内容,阅读、学习和研究古籍,有助于提高我们的道德品质,更可提升我们的心智能力,在学习中不断思考、不断进步。此外,古籍中所蕴含的一些伟大的观念、智慧和经验,可以给我们解释当下的许多问题带来帮助,给我们带来许多新的启示。当代人面临某些生命的问题、心灵的问题、人生的问题,甚至历史观和文化观的问题等等,都可以采撷古人的智慧结晶。坚持对古籍文化的传承、学习、发展和创新,挖掘和利用其永久的精神价值,让国人真正成为这些经典文化的受益者。
(巴彦淖尔市图书馆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