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稽古怀初,以文培元——上海师大古籍保护这样做!

  上海师范大学高度重视古籍保护与研究工作。自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学校图书馆实行馆藏古籍原生性保护,激发古籍新生命;开展古籍再生性保护和宣传推广,让古籍走进师生,使古籍“活”起来。2009年,学校获批成为第二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和第一批上海市古籍重点保护单位。进入新时代,学校深入贯彻《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做好古籍工作,把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保护好、传承好、发展好。

  在前期古籍保护的基础上,校图书馆力求古籍工作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标准规范体系基本健全,工作水平有效提升,古籍保护传承、开发利用成效显著,人才队伍发展壮大,古籍工作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地位更为凸显、作用更加突出,古籍事业繁荣发展。

 

  馆藏古籍丰富

  2000年,在徐汇校区东部文苑楼三楼,设立古籍书库、古籍修复室、古籍数字化室以及古籍阅览室。书库面积800平米,古籍阅览室面积120平米,古籍修复室及古籍数字化室符合规范要求。

  校图书馆藏古籍约1.5万余种,近12万册,其中善本1350种左右,1.3万余册,在上海地区高校图书馆中,仅次于复旦大学图书馆和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而居第三。在明清地方志、清代别集以及词学、红学等方面,形成鲜明的馆藏特色。

  据统计,校图书馆藏古籍被《中国古籍善本书目》著录达280种,20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76种入选《上海市珍贵古籍名录》。一些元刻本、明清稿抄本、套印本、绘本、海内外孤本,至为珍贵。其中如元明递修本《玉海》,明赵均影宋抄本《古文苑》,明末抄本《水利集》因原本已佚而赖此传世,《芥子园画传》初刻套印本集李渔、王概、沈心友等印40余方于一书,改琦绘《先贤谱图》属海内外孤本,潘氏手稿本《潘瘦羊选词》乃海内外仅存。上述略举,可见馆藏的丰富,亦反映出上海师范大学文化的深厚底蕴。

  古籍保护及数字化的建设

  2008年,为更加专业地保护与研究馆藏古籍,组建古文献特藏部(今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前身)。该部门组建后,即着手启动馆藏古籍普查工作,编制《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分类表》,对徐汇、奉贤两校区所藏全部古籍进行清点,完成全部馆藏普查,彻底摸清馆藏家底。2009年,根据《古籍定级标准》(WH/T20-2006),进行古籍定级工作,在摸清家底的同时,还馆藏古籍以历史本来面貌,申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对珍贵古籍进行科学保护及合理利用,由此带动古籍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

  图书馆配备专业古籍修复人员对破损古籍进行修复,趁着国家“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的春风,在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添置负压静电古籍修复工作台、字画装裱台、超声波清洗机等现代化古籍修复设备,古籍修复进度明显加快。对珍贵古籍予以重点保护,是目前众多收藏机构的共识。2015年以来,由学校筹措专项资金,对原古籍书库进行全面改造,购置全樟木书柜,安装恒温恒湿系统,更换库房照明系统、防紫外线玻璃等,极大改善古籍保存环境。

  图书馆统筹馆内技术力量,于2013年启动古籍再生性开发,建设“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藏善本古籍数据库”。将馆藏善本古籍采用图像扫描、数码照相等信息技术进行数字加工,搭建数据库,建立馆藏善本古籍数字化保护技术网络平台。该数据库建设的目标是馆藏全部善本古籍实现数字化,让经典“活”起来。

  深度揭示馆藏,展示馆藏底蕴。2009年,多方筹措资金建设馆藏古籍精品陈列室,并在2015年扩展其功能。格调高雅且多功能化的精品陈列室每年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也成为教学科研提供学科服务的重要基地。2017年,上海市古籍保护工作十年成果展上,馆藏《古文苑》首次惊艳亮相。2019年,“文苑稽古——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珍品特展”,是校图书馆藏古籍精品的一次集中展示。展览汇集传世典籍40种,全部为首次公开展出。此次展览受到大众广泛关注,多家媒体纷纷报道。这不仅将上海师范大学深厚文化底蕴呈现于一隅,亦藉此向更多公众打开一扇通向知识殿堂的窗户。

  此外,为更好地向读者展示校图书馆古籍藏品,特精心挑选40部珍贵古籍书影,汇编为《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馆藏精品图录》公开出版。2019年,聚十年之力打造的《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出版。该《目录》作为《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的一项成果,收录校图书馆所藏1912年以前的古籍7657部,6.5万余册。

  人员队伍专业化

  为适应新时代古籍工作发展需要,2021年3月,图书馆在原古文献特藏部的基础上组建特藏保护与研究中心。目前该中心有馆员9名,其中博士5人,具有副高以上职称6人,硕士生导师3人。主要从事馆藏古籍及近代文献的整理研究、修复、数字化及读者阅览服务等。

  为不断提升业务能力,图书馆积极组织馆员参加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古籍保护协会及上海市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各类专业培训。如参加2010年“第五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2012年“全国古籍普查管理人员培训班”,2014年“第三期全国珍贵古籍数字化培训班”和“第十期全国古籍鉴定与保护高级研修班”,2019年“图书馆古籍整理与提要编纂高级研修班”和“古籍书志高级培训班”,2021年“全国古籍库房建设与管理研修班”和“数字化建设研修班”等。

  积极鼓励相关馆员从事科研工作,使业务带动科研,科研反哺业务。先后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10余项,出版古籍整理著作近20种,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

  

  稽古怀初 以文培元

  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上海师大将赓续荣光

  在守正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在创新中推动高质量古籍保护与研究

  努力实现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增强文化自信自强

  (转自“上海师范大学图书馆”)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