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全国图书情报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主办,中山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团委、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团委、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团委承办,北京汉王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技术支持的“第二届全国大学生中华典籍文化保护与传承大赛”于2021年8月启动。截至今日,创意设计单元进入决赛的12个作品已经全部出炉!
即日起,创意设计单元“最佳人气奖”线上评选正式进入投票阶段。截止2022年5月20日18时,票数最多的作品将获得“最佳人气奖”。请为您心中的最佳作品投下神圣的一票!
(注:“最佳人气奖”与现场决赛排名和名次无直接关联)
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参加“最佳人气奖”评选的12个作品吧!

1、平面设计类-書·語
参赛者:葛修望
作品简介:
花有花语,书亦有书语,不同的书有不同的语意解读。《學會·讀書》:将“READ”和书字结合在一起,冰心说: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鞏固·基礎》:将“BASIC”和书字结合在一起,茨威格说: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書香·中國》:将“CHINA”和书的繁体字结合在一起,周恩来说: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保护典籍文化,知识传承未来。

《鞏固·基礎》

《書香·中國》

《學會·讀書》
2、WEB应用类-文化创意APP《卉意》
参赛者:徐珺
作品简介:
大自然的变化催生了诗人的诗情,诗人们在作品中描写什么,用诗文来探讨什么,是我们在诗词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交互数字作品《卉意》,以《唐诗三百首》为研究对象,依托自然时序和共现词频网络,同时采取线性分析和网络分析两种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探究。作品呈现了唐诗植物意象的探究人文研究成果,构筑起诗人,自然与社会背景之间的桥梁。
3、产品设计类-书寄茶客
参赛者:蒋雨辰、金珂如、夏潇婕、邱子迅
作品简介:
我们选取了国家图书馆的四大镇馆之宝:敦煌遗书、《赵城金藏》、《永乐大典》和《四库全书》,以“书寄茶客”为主题,设计出一款茶包礼盒,借助风靡全球的茶文化让人们在品茗静心的同时了解中华典籍文化。且外包装都可以作为收纳工具重复利用,更显环保。
希望能够通过这款产品,让大众认知到古籍是全世界最为绵长悠久、庞杂浩大的文化传承,是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文化基因,保护与传承典籍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


4、平面设计类-古籍修复工具箱微信表情包
参赛者:蔡语、雷子怡、甘宇熙
作品简介:
我们是来自福建师范大学的雷雨天提菜篮子买古籍保护工具队,这是我们的古籍修复工具箱微信表情包。本作品选取了古籍修复工作中会使用到的、有代表性的部分工具和方法,平衡贴近大众生活和典籍文化科普双重目的,以一位卡通造型的修复师为主要角色,制作了一套时下流行的微信表情包,希望实现在大众多样化沟通过程中传播中国典籍文化的效果。



5、平面设计类-书筑
参赛者:曾泽坤、许宇劲
作品简介:
该系列作品将书籍与传统建筑联系在一起,通过改变书籍的形态来模拟传统建筑的外形,通过视觉演绎书籍与建筑间共通的精神风貌。塔作为东方传统古建筑,长久以来供人们来寄托信仰,蕴育丰富的文化艺术内涵。该作品将书籍层层叠放以构成塔的形态,在折叠的空间交织里,分别模拟了楼阁式塔与密檐式塔两种样式的结构,其寓意着教化开导、净化人心之意,承载着人们的美好愿望。传统地方民居作为中国古代建筑的瑰宝之一,是劳动人民智慧创造力的象征。该作品将书籍形态拟作民居瓦檐,构成了一间间民居瓦舍,居所作为劳动人民生活之基,诠释了书籍知识开化于民、云布雨润的重要意义。本系列作品探寻了书籍与建筑共性上的联系,用现代的设计语言层次化解读了传统建筑与书籍之间相似的美学意蕴,交相辉映之中用独特的视觉风格表现了建筑功能价值与物质形态在书籍上的审美张力。



6、产品设计类-民族典籍灯:传典籍薪火,颂民族华章
参赛者:朱自成、熊芮宁
作品简介:
长夜漫漫,民族典籍之薪火何以传承?本款少数民族典籍灯意在以文创的形式呈现我国少数民族典籍瑰宝。典籍灯的灯罩设计是作品的亮点,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字和典籍蕴含深厚的文化氛围,美丽的纹样点缀其中相得益彰。泛黄的灯光透过誊抄着典籍的灯罩洒在桌面上,千百年来各少数民族的智慧于此时此景之中荟萃,吟唱着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和悠久文脉。


7、WEB应用类-寻迹追忆——重温百年建党路,共启时代新征程
参赛者:黄茜、冯薇、王子豪、李思宇、吕文龙
作品简介:
建党百年、建团百年之际,开展党史教育正当其时。但全球疫情阻碍了线下集体、实地党建活动的开展,传统党建模式亟需注入线上新活力。基于此,“寻迹追忆”APP以VR场景再现党的百年足迹,以线上学习加深公众红色记忆,以红色电商助力乡村振兴。
本产品含VR场景再现、社交学习圈、在线商城等主要功能。用户在APP中可浏览多个红色遗址VR场景。VR场景再现了红色遗址的历史变革,并嵌入语音导览和党史知识闯关等,使用户在沉浸交互式体验中听党史、学党史。社交学习圈为用户提供讲党史、论党史平台,在线商城通过出售当地农产品、纪念品等助力乡村振兴。
项目通过线上开展完整党建学习流程,既拓展了线下党建活动的时空局限,又节约了党建经费,推动了红色电商开展。
8、数字媒体类-随园食单·四时之味
参赛者:冯向冉、宋悦榕、陈珊珊、王心怡
作品简介:
《随园食单·四时之味》聚焦于承载着文化记忆的古籍,力图寻找在文人典籍中享有盛誉,流传至今的美食文化。与普通的古籍介绍不同,我们最大的创新点在于用现代媒体形式对古籍内容进行再加工和创造。本视频精选了《随园食单》里记载的古代四季佳肴,并融合现代多媒体元素,通过纪录片,晚会,动画,广告,公众号推送等多元形式全面展现,力求生动活泼地展现古籍内容,让尘封在历史中的典籍活过来,赋予传统饮食文化新的活力。
9、产品设计类-梅·意
参赛者:吴亚轩、郭一瑶
作品简介:
设计灵感来源于古籍《刘雪湖梅谱》,在梅花的基础上结合其名称、中国古典窗棂文化,以及四季得意境等元素,赋予其新的含义,使这些图案不再是简单的梅花图案,而是一种新的能讲述故事的图案。
梅花配合四季色调得到四幅插画,体现出中国传统意境之美。配合窗棂的形式,使得每幅画面充满延伸感、层次感。在设计中遵循中国画的美学原则,切准《刘雪湖梅谱》这一主题的同时,整体画面跌宕取势,在体现传统文化的神韵的同时,具备了一定的创新性、艺术性。



10、web应用类-失落之渊
参赛者:饶丹敏、陈晨、王周宏、吴松阳、李佳忆
作品简介:
该创意游戏面向年轻人群体,玩家通过鼠标点击屏幕跟随主人公秦沐风一同穿梭于陶渊明经典作品《桃花源记》的内部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游戏运用双线交织的剧情和精致的游戏场景设置令玩家如置身其中,勾起玩家对典籍文化的兴趣,并从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内涵,学习文献修复的知识,具有交互性和趣味性。

11、产品设计类-《羊·如玉》互动解密游戏书
参赛者:边越、何爱雪、许鸿鑫、吴桐树、刘采意
作品简介:
《羊·如玉》作为互动解谜游戏书产品,是以纸质书籍为基础,综合运用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多种方式创作的谜题游戏。
其中既包括典籍修复体验项目,又结合八个广州代表性文化旅游景点,通过两条解谜路径、众多剧情彩蛋、线上知识拓展等形式加强吸引力,借助产品美工设计、实景线索解谜、线上收集等丰富参与体验。



12、web应用类-Bookland
参赛者:张可、张俊杰、刘冰灵、付安祺、曾斯钰
作品简介:
作品简介:
FRIENDS or ENEMIES?
SAVE or DELETE?
To be or NOT to be?
一款基于真实案例的RPG,融入华容道、溜冰等有趣玩法,一反RPG的传统套路,尝试给予玩家直击心灵的游戏体验。玩家爱丽丝因一场洪水穿越到Bookland世界。在这个世界中,酸化的《黄钟日报》、虫蛀的《妙法莲华经》和被地下水浸泡的《六韬》化身成人,陪伴爱丽丝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随着与典籍羁绊的加深,爱丽丝面临销毁典籍轻松通关和付诸耐心修复典籍的选择,不同的选择将导向不同的结局。


现在,请为您心中的最佳作品投下宝贵的一票吧!
投票规则:即日起至2022年5月20日18:00,每个微信号可投票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