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6日,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和兰州大学图书馆共同承办的“远撷紫芝,近搴朱草——‘走近四库全书’暨馆藏特色文献展系列活动”在兰州大学校本部积石堂(图书馆)隆重启动。
上午9时,伴随着舒缓、典雅的轻音乐,4名身着汉服的大学生从容步入积石堂一楼大厅中央,朗声诵读了《四库全书》经史子集各部代表作品及清乾隆帝《御制文溯阁记》节录内容,活动启动仪式在经典朗诵声中展开。
兰州大学副校长沙勇忠代表学校向莅临活动的来宾和师生表示欢迎,并对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
沙勇忠表示,本次活动既是“书香兰大”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之一,也是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兰州大学建校110周年举办的特色庆典活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滋养和力量支撑。为此他特别提出了四点愿望:第一、希望图书馆进一步加强古典文献和特色文献的资源建设和研究推介工作,构筑好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的主阵地,成为推动本校中华文化创新的源头活水。第二、希望广大师生更多地走近和熟悉《四库全书》,并有更多的人加入到研究队列;第三、希望有志于“四库学”研究的师生能够走出校园,积极参与省内、国内乃至世界学术论坛上的交流和探讨,使我校“四库学”研究迈上新的台阶,推出更多更好的成果;第四、希望《四库全书》早日入选世界记忆遗产,让《四库全书》乃至中华经典古籍所承载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全人类所共享。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代表国家图书馆及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对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在甘肃省有效组织“走近四库全书”活动表示感谢,对相关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并对兰州大学精心筹办本次活动、兰大图书馆长期支持古籍保护工作深表谢意。
他重点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中有关全国古籍普查工作的开展情况,对甘肃省多年来的工作予以肯定,并认为兰大图书馆的业绩尤为出色。他还特别强调,兰大馆藏古籍特色鲜明,能够满足学校教学科研基本需要,其中收藏较丰的顾炎武著作及陇上名人胡缵宗著作尤具学术价值,兰大师生应对此有所作为。林世田最后指出,我们应该深入领会国家领导人有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讲话精神,保护并利用好古籍文献,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积极建设书香校园。
林世田主任代表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向兰州大学及甘肃省图书馆捐赠了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出版的三套丛书:《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及《中国珍贵典籍史话丛书》共842册。
沙勇忠副校长、李素平馆长分别代表兰州大学和甘肃省图书馆接受捐赠。

兰州大学图书馆馆长田中禾代表活动承办方阐释了本次活动的主题——传承经典、品味书香,并对活动整体安排做了说明。指出本次活动既是本校校庆年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兰州大学及校图书馆向伟大祖国七秩华诞的隆重献礼。他希望通过本次活动,能够更好地宣传和展示以《四库全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典籍,展现兰大图书馆的特色典藏,激发广大师生了解、研读经典文献的兴趣,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
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汪受宽教授做了关于“文溯阁《四库全书》”的专题学术报告。他系统讲述了《四库全书》的编纂、抄录、存藏和命运等情况,并着重对兰州所藏文溯阁《四库全书》的抄装、储藏、播迁及书品等问题进行了解析,充分肯定了文溯阁本的重要价值,并希望至今尚未被影印流布的文溯阁本能够早日被影印出版,以便于学者和民众使用。
本次参展作品内容丰富,除了“走近四库全书”活动专题展板、兰大图书馆特色馆藏专题展板外,还有大量特色文献实物,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存目丛书》等四库系列影印本,以及古籍文献、民国书刊和西北边疆文献等其他特色藏品。经典抄写、碑帖传拓、雕版刷印体验及有奖知识问答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同期开展。
大厅南侧,兰州大学附属小学的8名小学生身着统一的汉服,端庄地坐在椅子上拈毫弄管,在精选《四库全书》相关内容的双钩习字纸上认真地抄写着,昭示着中华文化后继有人。很多现场来宾和读者驻足欣赏,不时加以赞许。碑帖传拓和雕版刷印是本次活动的一大亮点。
大厅北侧,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多位专家现场演示传拓和刷印绝技,引得来宾和读者纷纷围观。大家对这种平时难得一见的传统技艺充满了好奇,有不少人还亲自上手进行体验。
兰大站活动的刷印演示特色独具,除省古籍保护中心提供的敦煌壁画人物造型及《心经》文字雕版外,还有兰大图书馆从山东省皇华馆专门定制的兰大校训、校庆标志、校庆主题、节本馆史文献《积石堂记》4块版子。有奖答问的现场也吸引了不少学生驻足,大家竞相参与答题。活动所设问题既有《四库全书》相关知识,也有诸如古籍版本、诗词名句、名著语录等其他各类知识。
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史茜茜认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生动有趣,易于贴近观众。尤其是雕版刷印这一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古籍文献的刻印方式,感受古人精湛的打磨工艺,非常棒!”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职工沙维礼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认为“很多人不了解《四库全书》,活动的举办有助于普及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以有趣味的方式传播给大众”;他还表示,传拓和刷印等实践活动对他所在学校非遗学院的相关项目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据悉,根据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规划和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部署,本次兰大站活动是全国联动的“走近四库全书”系列宣传活动甘肃站活动的第10站,也是甘肃站的收官之站。北京站活动已于2018年10月在国家图书馆和首都部分高校举办,甘肃站活动于2019年2月在甘肃省图书馆拉开序幕。
“走近四库全书”系列宣传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支持《四库全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让校园师生、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库全书》,推动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兰州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史茜茜认为:“此次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并且生动有趣,易于贴近观众。尤其是雕版刷印这一实践活动,能够让大家了解古籍文献的刻印方式,感受古人精湛的打磨工艺,非常棒!”
兰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职工沙维礼肯定了本次活动的意义,认为“很多人不了解《四库全书》,活动的举办有助于普及和传承传统文化,将传统文化以有趣味的方式传播给大众”;他还表示,传拓和刷印等实践活动对他所在学校非遗学院的相关项目具有一定参考借鉴价值。
据悉,根据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规划和甘肃省图书馆、甘肃省古籍保护中心的部署,本次兰大站活动是全国联动的“走近四库全书”系列宣传活动甘肃站活动的第10站,也是甘肃站的收官之站。北京站活动已于2018年10月在国家图书馆和首都部分高校举办,甘肃站活动于2019年2月在甘肃省图书馆拉开序幕。
“走近四库全书”系列宣传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中央《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支持《四库全书》申报世界记忆遗产工作,让校园师生、社会公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四库全书》,推动和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中国日报甘肃记者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