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展示体验区亮相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

  2018年5月31日-6月1日,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设计并搭建的“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展示体验区亮相“2018年中国图书馆年会——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中国图书馆展览会”。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等领导和嘉宾莅临体验区,充分肯定“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实施成效。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项兆伦参观体验区 

国家图书馆韩永进馆长参观体验 

  本届“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展示体验区位于展览馆显著位置,采用展板图表、实物展示、多媒体播放和现场互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展示传统典籍文化,可谓融汇古今,真正“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受到观众和业界同行的一致好评。

雕版印刷展示 

传统西文书制作 

  展板部分从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内容、最新工作成果数据、古籍保护政策法规、西藏古籍保护工作、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现况、古籍整理出版及海外中华古籍调查暨数字化回归项目重要成果等几大方面,通过文字以及大量数据、图片等形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主要成果。体验区还集中展示了《全国古籍普查登记目录》《国学基本典籍丛刊》《中国古籍珍本丛刊》《海外中华古籍书志书目专刊》《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等各系列古籍整理出版成果,体现了中华古籍保护计划“保护古籍、传承文明、服务社会”的根本宗旨。

出版成果展示 

  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和国家图书馆共同研制的古籍保护箱首次亮相中图年会,其应用多项先进的航天技术,使箱体在达到恒温、恒湿的同时,具备防火、防水、防虫、防霉、防震、防盗的“六防”特点,并建立全方位的环境监控和快捷的物联网网络管理系统,真正为中华古籍筑起“安全屋”,全面提升了我国古籍保护能力和管理效率。

 

  为让广大民众更好地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现场发放中华经典活页文选,受到参观民众的欢迎,一抢而空。体验区特设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的观众互动专区:“观古籍抄经典”古籍抄写工作坊中,国家图书馆从馆藏《永乐大典》中挑选出一些寓意吉祥、贴近民众的书叶,制作成的抄书纸让与会代表兴趣盎然,纷纷变身抄书人,在体会抄书之乐的同时,更深入地了解经典、阅读经典、传承经典;由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年轻人自己设计的各类有趣生动的古籍文创产品引得人们驻足观看,争相购买;传统西文古籍由于材质和装帧与中国传统古籍有所不同,其现场制作的演示也让人们对西文古籍制作过程有所认识。此次还特别邀请了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古籍修复专业在校学生,现场演示雕版印刷、古籍修复、篆刻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他们独特精湛的手法吸引了众多观众的视线,使大众近距离体验古籍制作的基本流程和内在魅力,体会和领悟传统古籍修复保护的价值与奥秘。作为国内首家开设古籍修复专业的实践者,南京市莫愁中等专业学校(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专业学院)成功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育人之路,为古籍保护工作不断注入新生力量。

参观者抄写经书 

  31日下午,中国古籍保护协会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了“古籍保护:科技引领未来”学术分会场活动。古保协会传统写印材料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图学会古籍整理与文献保护专业委员会的专家学者、各地古籍保护中心以及协会会员单位代表100余人,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会上,代表们围绕纸质文献保护修复、典籍文献虫霉防治、传统写印材料检测标准体系建立等话题进行了经验分享与热烈探讨。

 

演讲专家与嘉宾互动交流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古籍文献种类繁多,内容丰富,世所罕见。这些珍贵古籍是中华民族在数千年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重要文明成果,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和心灵家园。本次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或参与举办的活动,一方面通过分享古籍保护技术发展的前沿动态,从“原生性”保护角度,促进古籍保护技术的科学研究和推广提升;另一方面在开展互动体验活动中,使民众了解古籍知识、体验古籍修复工作、感受古籍保护的重要意义,提升了人民群众对传统文化的参与感、获得感和认同感,以更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