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下午,由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和天津大学联合主办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活动暨天津大学英华讲坛首场报告会在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郑东图书馆隆重举行。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天津大学图书馆档案馆党委书记张超英,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主任林世田,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社长魏崇以及天津大学师生400余人出席了此次活动。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致辞
国家图书馆馆长韩永进在致辞中指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十年来,不仅在珍贵古籍的抢救与保护方面实现了重大突破,更在古籍资源的整理再造、挖掘研究与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启动了一系列深层次的古籍整理项目,力求与人们“在心灵上产生共鸣、在精神上聚集价值、在思想上达成共识”,为人们更深入地了解典籍、亲近典籍、领略典籍之美提供新的优质文化产品。此次赠送给天津大学学子们的这套《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是“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成果,也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举措。韩永进馆长真切地希望,通过此次赠书活动,能够让更多的传统经典走进高校,让更多的青年学子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致辞
天津大学党委副书记雷鸣在致辞中也谈到,作为青年人,如果想要了解国家、了解世界,就一定要做深度阅读、经典阅读,在读书的过程中,从传统文化上千年的历史积淀中汲取营养。同时,在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青年学子要学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既要尊重传统,古为今用,又要注重推陈出新,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开拓当今世界提供精神动力。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国学基本典籍丛刊》
《国学基本典籍丛刊》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联合国家图书馆出版社从2016年开始倾力打造的一套丛书,自2016年4月推出后,得到广大古籍爱好者和研究者的喜爱与称赞。《丛刊》计划从经史子集中遴选100种,500册左右,底本均是存世的宋元名椠、明清佳刻。此次向天津大学学子赠送的《丛刊》中即包括:《宋尤袤刻本文选》(全十五册)、《宋思溪藏本大唐西域记》(全三册)、《红楼梦图咏》等珍稀典籍,每套12种38册。
当学子们接过崭新的国学典籍时,脸上写满了喜悦与兴奋。材料学院2016级直博生蒲博闻作为学生代表,在发言中表示,《国家基本典籍丛刊》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载体,是先贤哲人思想的圭臬,我们应该珍惜这本书,认真研读这本书,“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从典籍中汲取智慧,汲取精华,学而善思,努力成为传统文化的继承人。他呼吁在场的青年学生们:让我们努力成为传统文化行走的名片,让传统文化的魅力因我们而更加精彩!

学生代表2016级直博生蒲博闻发言
赠书仪式结束后,韩永进馆长还为天津大学师生带来了一场题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主题讲座,从“中华民族的文化辉煌”、“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文化强国的社会历史视角”等方面,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实践。在和青年朋友谈读书的环节中,韩永进馆长引经据典,与青年人分享了他对于读书的理解。在他看来,读书学习是一个人完善自我、成就自我的根本途径,而现在恰恰就是读书学习最好的时代。他也将自己的“读书四法”分享给青年人:读大书、读经典、读文史、读书乐。他希望青年人能够在广袤的社会实践中找准自身成长发展的正确路径,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美丽雄壮的青春梦想。

韩永进馆长“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主题讲座

学子们认真聆听

现场座无虚席
今后,为了让更多高校学子感受传统文化的涵养和熏陶,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把《国学基本典籍丛刊》、国学讲座带入更多高校,希望让高校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充分得到美的享受,让传统文化真正扎根于年轻人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