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国家图书馆35651片甲骨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甲骨文入选世界记忆名录

  (配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截图)  

 

  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网站消息,10月30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计划国际咨询委员会在巴黎教科文组织总部会议上,通过了新一期《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中国甲骨文名列其中,这意味着甲骨文“申遗”成功。国家图书馆是此次申遗11家联合申报单位之一,多年来为“申遗”做了大量工作。 

 

  联合申报单位

 

  名录  

 

  《世界记忆名录》是指符合世界意义、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国际咨询委员会确认而纳入的文献遗产项目。世界记忆文献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项目的延伸,侧重于文献记录,包括博物馆、档案馆、图书馆等文化事业机构保存的任何介质的珍贵文件、手稿、口述历史的记录以及古籍善本等。该项目旨在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抢救世界范围内正在逐渐老化、损毁、消失的文献记录,从而使人类的记忆更加完整。《世界记忆名录》目前已收录了总共427份来自各大洲的文献和藏品。 

  国家图书馆藏甲骨3.5万余片,约为存世甲骨总量的四分之一,数量位居国内外各收藏单位之首,且多来源于名家旧藏。无论从量上还是从质上看,都非常有代表性。立足于宏富馆藏,国家图书馆早在2010年就在国内率先推进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 

  ◆2010年5月21日,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召集相关专家座谈甲骨申报世界记忆遗产相关事宜。 

  ◆2010年6月,古籍馆根据馆里安排撰写有关甲骨申遗的申报材料。12月,国家图书馆馆内正式立项,启动相关工作。 

  ◆2011年8月,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组织专家开会,确定甲骨文收入“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甲骨作为珍贵文献纳入国家古籍保护范畴。 

  ◆2012年4月,为进一步做好甲骨文献的普及宣传,促进甲骨文申报“世界记忆名录”工作,作为“世界读书日”活动之一,国家图书馆筹办了“殷契重光——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精品展”。通过展示和媒体宣传,扩大申报工作的影响。 

  ◆2013年1月6日,国家图书馆召集古籍馆、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社教部等部处开会落实推进申报工作。古籍馆随即电话联系国内20余家甲骨收藏单位,初步调研联合申报。 

  ◆2013年4月20日,国家图书馆邀请世界记忆项目亚太区专家和中国委员会专家访问,举办了内部小型甲骨展,并汇报国家图书馆收藏甲骨情况以及所做相关申报工作。 

  ◆2013年7月,“世界记忆名录”申报国家主管机关国家档案局,确定由国家档案局牵头甲骨文项目联合申报,协同国家文物局开展相关工作,并安排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甲骨学殷商史研究中心主任宋镇豪先生负责起草申报文本。 

 

  向世界记忆亚太区和中国委员会专家汇报PPT  

 

  近年,国家图书馆在甲骨的整理、保护、传承利用、展示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甲骨收藏保护、传承利用上打下了深厚基础。 

  ◆整理发布 

  2002—2005年底,完成对所有馆藏未拓甲骨的抢救性传拓,自此馆藏每片甲骨都有3份拓片,有效解决了保护与利用的矛盾,也为进一步整理打下坚实基础。 

  2004年起,国家图书馆开发了“甲骨世界”资源库,在线发布馆藏甲骨实物与拓片资源,是国内最早、目前仍少见的通过网络发布甲骨资源的收藏单位。迄今每年都在按计划更新。

 

  当前,古籍馆正全力推进馆藏甲骨整理,编纂出版《国家图书馆藏甲骨全集》。目前,国家图书馆已与中华书局签署出版合同,甲骨实物拍照已基本完成,释文、分期分类等编纂工作正在紧锣密鼓进行,预计一两年内出版第一批。 

 

甲骨编目  

 

  ◆展示与传播 

  多次举办甲骨专题展览,在各甲骨收藏单位间起到了表率和引领作用。2012年4月古籍馆筹办的“殷契重光——国家图书馆藏甲骨精品展”,为国家图书馆历史上首次、业界少见的大型甲骨专题展。 

 

  2015年10月,国家图书馆筹办的“甲骨文记忆展”,在普及甲骨文知识、扩大甲骨文影响、创新生动活泼的展陈形式等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功,荣获第十三届(2015年度)全国博物馆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此展还到墨西哥、新西兰进行巡展。 

 

  2017年6月25日,馆藏甲骨拓片与其他珍贵古籍复制品为长征七号运载火箭首飞搭载升空,遨游太空,大大提升了中华传统优秀典籍的公众关注度。 

 

  古籍馆与展览部也以甲骨元素开发了甲骨文十二生肖等文创产品,传播文化。 

 

  ◆保护 

  2014年,国家图书馆藏甲骨与其他7家收藏单位的53872片甲骨入选第四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成为“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点保护、传承对象。 

  开展甲骨保护技术研究并开展国际交流。近年我馆古籍保护科技文化部重点实验室,对甲骨的保护缀合技术进行了研究,并与英国国家图书馆等收藏机构进行了互访交流。实验室负责人田周玲,古籍馆甲骨研究人员赵爱学、胡辉平先后两批赴英国国家图书馆交流,也接待英方人员到访交流修复和甲骨保护技术。 

 

保护实验室

 

甲骨实验样品  

 

  近年国家图书馆对甲骨库房条件也进行了改善,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计划通过装具制作等方式进一步改善甲骨存藏条件。 

  我们将以甲骨文“申遗”成功为契机,通过国际合作与使用最佳技术手段,进一步加强馆藏甲骨的保存保护,加强甲骨文国际文化交流;创新思维,在 “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道路上继续前进,引领公众关注文化遗产保护、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