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28日,“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在国家典籍博物馆第一展厅隆重开幕。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他开宗儒学,倡导仁者爱人、为政以德、天下为公、中庸之道等主张,经历代发展完善,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基和命脉,对中华文化的发展传承厥功至伟,堪称万世师表。在孔子诞辰2568周年之际,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由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国家典籍博物馆)、曲阜市人民政府、孔子博物馆主办的“圣贤的足迹 智者的启迪——孔府珍藏文献展”在国家图书馆开幕。此次展览集中展示了孔子留给中国乃至世界的思想与文化贡献,集思想性、时代性、文物性与观赏性为一体,是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曲阜市文物局战略合作的重要举措之一,对于坚定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脉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展览选取孔子博物馆和国家图书馆所藏的文物、文献近百种,可谓展品丰富、亮点纷呈:
一是多部珍贵文献首次集结。国家图书馆藏宋刻本《东家杂记》、宋刻本《四书章句集注》、蒙古时期孔氏刻本《孔氏祖庭广记》,孔子博物馆藏清孔广森稿本《大戴礼记补注》等历史文献首次集中展出。国家图书馆共展出馆藏文献31种38册(件),包涵珍罕善本10种11册(件)。其中宋刻十卷本《论语集说》,是国图馆藏最早的《论语》刻本。记载孔子家史的明嘉靖本《阙里志》,不但是该书有明确纪年的馆藏最早版本,还是孔府的家刻本。在“儒学外传”板块中,展出国图藏16世纪朝鲜大儒李珥的《栗古文集》(朝鲜刻本),日本光格天皇在位期间(相当于中国的乾嘉之际)的和刻本《孔子家语》,以及一部1688年印刷于荷兰阿姆斯特丹,由法国人比埃尔•瓦萨雷特编写的法文著作《中国哲学家孔子的道德箴言》,反映了孔子思想和儒家学说对于东亚文化圈乃至全世界的巨大影响。
四书章句集注二十八卷 宋嘉定十年(1217)当涂郡斋刻嘉熙四年(1240)淳祐八年(1248)十二年(1252)递修本 国家图书馆藏
清雍正间历代衍圣公及其族人领受朝廷赏赍档案
孔子博物馆藏
大戴礼记补注十三卷序录一卷(清)孔广森撰 稿本
孔子博物馆藏
玉虹楼法帖 清乾隆间拓本 国家图书馆藏
二是文献与文物相结合,珍贵文物首次出展。本次展览的展品除了国家图书馆和孔子博物馆精选的古籍善本等文献,更是联合展出多组珍贵文物。展出的孔府文物63种77册(件)中,仅国家一级文物就有19种23件,涵盖铜器、瓷器、竹木雕、玉石器、珐琅器、象牙器、书法绘画、印玺符牌、古籍雕版、档案文书等十几大类,尽显孔府“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的华贵、庄严气象。如清高宗弘历手书的“万仞宫墙赞”、明天启时期的象牙笏板、明代兽面纹掐丝珐琅五供、明代彩绘《孔子为鲁司寇图》等。所有实物展品均为孔子博物馆珍藏原件,其中明天启时期的象牙笏板、明代兽面纹掐丝珐琅五供等为国家一级文物,更是首次走出孔子博物馆,走出曲阜,向更多的观众展示孔子及其思想学术长久以来对人类精神发展的积极作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是孔府高等级文物第一次离开曲阜,进行大规模、系统性集中外展,充分见证了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曲阜市文物局的战略合作友谊。
清雍正黄地彩绘缠枝牡丹纹铜胎画珐琅五供
孔子博物馆藏
西周“侯母”铭夔纹螭耳铜壶 孔子博物馆藏
明竹雕荷蟹摆件 孔子博物馆藏
清嘉庆粉彩双龙戏珠纹高足豆
孔子博物馆藏
三是内容全面、重点突出。展览分为“孔子世家”“金声玉振”“杏坛设教”“开宗儒学”“诗礼传家”“万世师表”“保护传承”七个部分,从孔子的身世与生活经历,孔子哲学、政治思想的基本观点,儒家学说的发端、发展、外传,孔子作为教育家的理念与成就,孔氏家族的历史地位与家风传承,历朝历代纪念孔子、推崇儒学的重要举措,“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孔府文献的保护传承等方面,展现孔子及其学说对于中华民族绵延发展的巨大影响,以及当代文化工作者的历史责任。展览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资料,辅以珍贵文献和文物,使得观者对孔子及其思想学说、后世影响有了更为直观地理解和感悟。

国家图书馆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任韩永进参观孔府珍藏文献展
四是匠心打造特色展陈,营造古典观展氛围。展板采用中国传统色彩和纹饰,渲染出庄重典雅的整体风格。展厅中心区域特别采用了“万仞宫墙”元素,仿照明代曲阜城正南门,以此象征孔子学识之渊博高深,同时也营造出浓厚的历史氛围,使观众可以更有身临其境之感。
五是形式多样,活动丰富。本次展览在展厅中设置多媒体互动区域,同时在展览期间还将举办精彩的讲座和多场相关互动体验活动,更好地体现展览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统一。
此次展览是国家古籍保护中心跨系统开展“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重要工作成果之一。孔子博物馆前身为孔府文物档案馆,在2009年入选第二批“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及第一批“山东省重点古籍保护单位”。截至目前,包括宋刻本《皇朝仕学规范》、清孔广森稿本《礼仪器制考释》等在内的13部古籍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47部古籍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孔府档案在2016年成功入选《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其价值已在世界范围得到认可。2016年11月18日,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孔子博物馆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书,挂牌成立“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基地”,双方在孔府档案整理出版、古籍、碑帖普查修复等多方面展开全面、长期合作。2017年6月,《孔子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正式出版。该目录主要收录1911年以前的馆藏古籍,其中善本古籍106部、普通古籍4162部。

《孔子博物馆古籍普查登记目录》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家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记载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在建设家园的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今后,国家图书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与孔子博物馆将继续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的指示精神,结合孔府文献特色,做好孔府文献保护工作,将根植于曲阜的孔子文化推陈出新,为治国理政与社会发展提供历史智慧,激励当代中国人满怀文化自信走向世界、走向未来。
本次展览时间为9月28日至12月31日(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每周一闭馆进行展品维护),欢迎广大读者、观众持有效身份证件或国家图书馆读者卡免费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