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报道
报道
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研讨会纪实

  2016年9月5日,由中国佛教协会、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主办的佛教古籍保护与利用研讨会在北京龙泉寺成功召开,来自中国佛教协会、地方佛教协会、佛教院校及各大寺庙等47家单位的60余位负责人参加了此次研讨,围绕佛教古籍的保护与利用两方面展开热烈讨论,为今后佛教古籍保护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合作基础。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国家图书馆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国家宗教局业务一司佛教处调研员颜玉科,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办公室副主任王雁行、主任助理王红蕾,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李际宁,武汉大学教授刘家真等出席了此次研讨。

  佛教古籍内容丰富、数量巨大,包括历代刊刻的各种版本的大藏经,以及官方、寺院、信众书写或刻印流通的各种佛教经典。如何保存、保护这些佛教法宝,使这些素来藏之秘阁的佛教经典得以化身千百、惠及众生,是摆在佛学界各单位负责人面前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难题。

  龙泉寺图书馆——打造“世界最大的佛学图书馆”

  只要参观过龙泉寺图书馆,就无法不对这座藏身于千年古刹之中的“现代藏经楼”感到惊叹。这座由学诚法师一手规划的图书馆不仅插架宏富,更是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完美典范。龙泉寺图书馆藏书十五万册,其中八成左右均为佛教类文献,每一本书都有条形码和馆藏章,防盗、检索、编目系统一应俱全。对于特藏文献,图书馆还配备了专门的恒定保温系统,使其在最合适的环境下得以很好地保存。据龙泉寺藏经办主任贤超法师介绍,除了国内出版的佛教文献外,龙泉寺图书馆还从印度、缅甸、泰国、斯里兰卡等地引进各种外文佛教文献,2016年还特意从印度采购了两大批英文佛教文献,以满足熟悉英语的僧众和学者的阅读、研究需求。打造世界一流的佛教图书馆——是龙泉寺主持学诚法师和龙泉寺藏经办、图书馆僧众的坚定信念。

  

龙泉寺图书馆藏书

  

龙泉寺僧人进行上架工作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龙泉寺图书馆还面向社会公众免费开放。自2003年图书馆借阅大厅对外开放以来,到馆借阅人数便逐年增加,此外,也满足了许多来自高校、科研院所等专家学者的借阅、咨询需求。在谈到图书馆的功用时,贤超法师肯定地回答,“让社会公众利用图书馆是图书馆最大的功用”。近年来,龙泉寺图书馆在佛学人才培养、宗教学术研究、佛法经典传播等方面做着不懈的努力。“现在看到的古籍都是前人留下来的,那我们现在留下来的书籍,也会成为将来的古籍。”正是这种质朴的想法,引导着龙泉寺的僧人们搜集今人文献、守护古人经典,以之为一项神圣的事业,矢志不渝。

  目前,各地佛学院兴办图书馆的热情都很高涨,如何凸显各个佛学图书馆的馆藏特色?是否可以形成不同宗派、类别的专题图书馆?如何通过有效的形式将这些资源组织利用起来,实现资源共享?——这些都是摆在佛学界各单位负责人面前需要解决的问题。办图书馆难,办一个理想的图书馆更难。学诚法师在谈及图书馆建设时,也希望各寺庙主持和佛学院负责人,能够对各自图书馆的未来发展有更深刻的思考。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佛学界图书馆建设应从基础做起,积少成多,终会成为弘扬佛教典籍文化的善行善举。

  藏不妨用——大藏经的整理出版与编纂联合目录的展望

  历史上,“藏经楼乃佛门重地、经书秘笈乃佛家至宝”的观念深入人心。寺院所藏的大量佛教典籍,常常藏之山林、束之高阁,轻易不肯示人,不仅对外秘而不宣,即使本寺院的僧众想要查阅,也往往困难重重,藏于用之间的矛盾可谓十分突出。

  在此次研讨会上,与会各寺院、佛学院负责人纷纷表达了对实现佛教典籍资源共享的迫切愿望,转变守旧思想、提高保护意识、加强交流合作,已经成为佛教界各古籍收藏单位的一致共识。

  

与会人员积极提问发言

  对佛教大藏经的整理研究、影印出版即是利用、传播佛教古籍资源的方式之一。历代刊刻的各版大藏经卷帙浩繁,其经、律、论三藏可以说是佛教各个方面的经验总结。整理、研究大藏经,不仅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梳理,同时也是佛教加强自身建设的有效途径。在研讨会中,龙泉寺图书馆就《龙泉寺大藏经》在体例、编目、版本校勘、版式设计以及音、义注释等方面进行了经验交流。据国家图书馆研究馆员、佛教文献研究专家李际宁介绍,除龙泉寺以外,目前各地有条件的寺庙、公藏单位和出版社也在进行各版大藏经的整理出版工作。各地寺庙所藏《永乐南藏》、《永乐北藏》和《龙藏》较多,相关整理工作业已展开;重印《洪武南藏》、搜集补充《嘉兴藏》零种等工作也已有序开展;国家图书馆也计划以馆藏《思溪藏》为基础,以合作的方式将其影印出版,使之化身千百,佳惠学林。大藏经的整理出版对佛法传承、佛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李际宁也呼吁各单位结束单打独斗的局面,在大藏经的整理编纂的上能够资源共享,互通有无,形成合力。

  

介绍《龙泉寺大藏经》

  目前,很多寺院、佛学院都建有自己的图书馆,在会上,不乏有人提出建立全国性佛教图书馆联盟,实现佛教典籍联合编目的设想。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将在佛教古籍和大藏经的编目上竭力配合。目前,在“中华古籍保护计划”的有力推进下,“全国古籍普查登记基本数据库”中已著录有38万余条古籍普查数据。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将尽可能公布佛教类古籍的书目数据和书影,为各佛教古籍收藏单位在底本比对、整理校勘方面提供帮助。

  

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北京龙泉寺方丈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也指出,中国佛教协会希望联合各佛教古籍收藏单位积极开展佛经数字化工作,“现代社会是互联网、大数据和数字化的时代。要有现代意识,利用好这个时代的特点、工具和平台,才能够把佛教古籍保护好,把数字化工作做好,大家的合作也才能更加有效。”

  

与会领导、专家及佛学界各单位负责人在龙泉寺合影

  研讨会上,大家还表达了对继续举办佛教类古籍保护相关培训班的热切期待。今后,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希望在国家宗教局和中国佛教协会的领导、支持下,联合各省古籍保护中心、各大佛教古籍收藏单位共同举办相关培训班,让佛学界人士也能够掌握科学的保护技术、系统的编目方法,让古籍保护事业在佛教界开花结果!

京ICP备05014420号  电话:(+86 10)88544317  © 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版权所有